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班主任怎样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从来都不仅限于学习文化知识这一教书的过程,还包括育人的过程,尤其是在学生年龄段小的情况下,更是要把育人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和各个科任老师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通过鼓励,惩罚,设定目标等方式为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同时自身也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教育,而家庭中也应该配合班主任巩固教学的成果,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16-02
  一、小学低年级的行为习惯教育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习惯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可想而知习惯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人的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能够让人受益一生。所以在小学的低年级教育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新课改后素质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自身年龄的原因,还处在学校教育的入门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学生还保持着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但是也因为他们自身年龄的限制,在学习上缺乏自制力,只能够靠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约束能力。同时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顺畅,学习的效率越来越高。
  除了在学习方面的行为习惯之外,一些生活上的好习惯也是小学低年级的学校教育要关注的一个方面。这个阶段是人一生中习惯养成最容易,也最牢固的一个阶段,所以此时帮助学生的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但是如果,在这个时期接受到了错的教育,培养了不好的习惯,那么在后续的生活中进行改正将会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这一阶段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且在各地区严格落实。
  二、小学低年级的行为习惯教育策略
  1.做好榜样教育
  在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过程中,效果最好,也是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榜样教育。当然,这个榜样实际上并不局限于班主任自身,还可以是其他小学生熟悉了解的人。让他们通过对榜样的学习,潜移默化地自发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班主任的以身作则。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最起码要与自己在课堂上提及的保持一致。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自身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对于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年长的人会下意识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三观。所以如果班主任等学生熟悉的人如果做出了与他们了解到,接触到的规则不同的行为,就会让他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产生混乱。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接过,如果班主任没有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疏解,帮助他们认识对错,而是单纯地强调自己和学生行为的标准不同,那么就会使小学生对班主任缺乏信任感和权威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造成极大的阻碍。所以班主任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良好榜样。
  除了班主任本身以外,榜样教育中的榜样还可以是各种名人或者是身边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人。学生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产生过度的质疑提问思维,所以名人的故事能够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理念和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和班主任要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合理地穿插名人故事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在心里埋下好的行为习惯的苗头,然后让它慢慢长大,让小学生能够受益一生。
  2.树立规则意识
  除此之外,在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让小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来约束小学生自身的行为,从而让他们逐渐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系。但是,因为小学生本身年龄的原因,他们本身对于规则和对错的概念实际上是十分模糊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按照动画片里比较过分的方式与同学玩闹的现象。他们在这个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所以班主任在帮助小学生建立规则意识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不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看,都要更倾向于鼓励式教育,惩罚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确保鼓励确实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不仅能够更有自信,同时也能够以更加积极正面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表现出来。而惩罚则是在碰到奖励解决不了的情况时,才会使用这种手段。并且在惩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师出有名,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惩罚,同时要怎样才能避免接受惩罚。所以班主任要牢記惩罚不是目的,让学生了解对错,知道规则才是使用惩罚手段的最终目的。
  除了惩罚和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具有层级式的目标,一旦学生完成一个目标,班主任就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是实用性的小物品,让学生知道做出正确的事情才能有回报这个道理。同时奖励和表扬一定要在班级内公开进行。让小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激起互相比较竞争的好胜心,有利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同时这样层级式的目标也能让小学生更在每完成一项任务的同时心里有一种收获感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式,班主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够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信心。
  3.家校结合方式
  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要关注好学校内的教育,同时也要做好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学生在学校中培养的好习惯能够在家中得已巩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在学校内同样的教育方式下,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往往是不同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同的性格而造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同的家庭教育导致。并且,学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在学校内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回到家里却没有得到家人的赞扬,甚至对此表示出了一种不太积极的惊讶的情绪,学生就会对此有所感知,并且长久之后,就会认为学校中学习的这些是不对的,不正常的,所以自然就会自己对此进行改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无论学校教育多么成功,最后在学生上的效果都会收效甚微。
  所以班主任要想成功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必须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他们配合学校教育,巩固学校教育取得的成果。家校结合的方式才是帮助学生尽快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模式。
  结语
  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一生,所以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班主任就要对此加强重视,尽量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同时也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榜样教育,同时通过一些手段为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让学生逐渐形成清晰的对错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判断的能力。同时,班主任也不能忽略家校结合工作,让学生在家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真正地实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让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丹,秦亮.论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9).
  [2]赵小平.班主任怎样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J].好家长,2016(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