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学生会职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学生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四自”职能是学生会自治性的本质体现。本文主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学生“四自”职能的履行现状,深入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并从捋顺供给主体法律地位、优化供给内容、丰富供给形式、完善供给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学生会“四自”职能发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会“四自”职能;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9-00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0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在我国,高校学生会是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生会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学生自己的组织,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引领青年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革,高校学生会在发揮“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四自”职能方面面临着舆情多变、青年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等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学生会采取“供给侧”改革思维,坚持以服务学生需求为工作导向,深化内部组织结构改革,以不断适应青年学生的需求。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会“四自”职能的履行现状
  高校学生会是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主体组织和有力抓手,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职责。但是长期以来,因工作内容单调、教育方法单一、“机关化’“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会“四自”职能的履行,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我管理存在弊端,改进自身建设、依法依章程推动工作的方式手段存在不足。首先,组织架构不够科学、规范。部门设置随意性大,各部门职责不清晰,管理框架行政化严重,运行活力不足,自主性较差,功能发挥不到位;其次,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会干部的产生程序缺少民主选举的基础,选拔机制可信度不高,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学生会章程等组织规范被虚置。最后,文化建设缺失,缺少组织内部的文化传承,影响了学生会的凝聚力和核心战斗力。
  (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足,内容和形式落后。表现在:首先,干部队伍层次参差不齐,队伍建设的体系化不足,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致使学生会成员在学生群体中模范带头和桥梁作用不明显,影响了“自我教育”的水平;其次,学生会自主开展工作的能力较差,被动接受工作任务较多,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明显不够;最后,自我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教育活动重“理论说教”轻“仪式体验”,在学生中的共鸣度不高,青年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不高。
  (三)“自我服务”的渠道单一,吸引力、号召力和工作有效覆盖面不足。首先,权益维护功能发挥不足,代表广大同学权力诉求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参与大学治理的程度不高;其次,服务对象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工作内容也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致使服务功能泛化现象严重。
  (四)“自我监督”不到位,监督体系不够系统、规范。学生会组织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组织监督上外强内弱,自下而上的监督太少,普通同学缺少对学生会的评价监督机制。同时,学生会干部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也不够健全,部分学生干部自律性不强,存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广大同学的倾向。
  二、影响高校学生会“四自”功能发挥的原因
  高校学生会运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深入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供给主体的主动性、科学性不足,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产品和服务。究其根源:第一,学校行政干预过度,致使学生会职能的发挥无法完全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第二,学生会自身的定位偏差。学生会自认为是高校管理部门的辅助者,自身职能定位不够科学明晰,严重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第三,学生会的根本制度一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程运行上略显繁琐,代表大会的选举流于形式,致使学生代表大会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二)供给环境不够优化,缺少对学生会职能履行的外部保障和支撑。首先,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学生会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尤其是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配套参与制度不够健全;其次,经费保障缺失是学生会工作自主性受到限制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学生会活动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活动开展的形式和规模;第三,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和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会参与校园事务管理的主体地位的发挥,造成了学生会自我服务功能弱化萎缩。
  (三)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不够丰富有效,严重影响了学生会“四自”职能的发挥。从供给内容上说,学生会提供的供给内容仅仅从形式,上满足了上级开展青年活动的要求,但并未真正,关注青年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活动内容缺少创新,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学生的需求。从供给形式上来看,学生会供给的服务、教育形式略显单一,没有把握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活动,活动缺乏针对性,存在同质化、低端化、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导致很多教育服务“产品”并不能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学生会“四自”职能发挥的实现路径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高校学生会”四自”职能发挥的实现路径,就需要彻底摸清青年的实际需求,将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会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增强其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一)供给主体方面,要捋顺学生会的组织定位和法律地位,提高供给本领,实现多元共治。   1.明确和理顺学生会的组织定位,厘清学校与学生会、共青团与学生会、学生会与学生、学生会与其他学生组织的关系,巩固和完善黨领导下“一心双环”的团学工作格局,明确学生会自身的核心主体地位以及对班委会的领导职能,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服务,形成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全面覆盖、互联互通的组织新格局。
  2.建立健全学生会干部培养机制,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学生会干部选拔体系,引入科学测评体系一管理学中的胜任力模型,建立学生会干部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和保障机制,为“科学供给”提供激励和保障。
  3.科学设置学生会组织机构,实现扁平化管理与项目化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按照“按需设置、合理优化、精简高效”原则根据不同领域设立不同的委员会,如设立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权益维护部、海外交流部等,以适应新形势下学团工作的新要求。
  (二)供给内容方面,要优化质量,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1.提高学生会“四自”职能供给端的质量,建立以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维护等为一体的既有丰富的理论又能密切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供给的内容体系,真正达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和提升其思想境界的目的。
  2.全面整合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建设好网络新媒体阵地,生成优质的线上教育“产品”,增强“四自”职能在线上的履行效果,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打造教育服务“产品”中的精品,以提高学生会教育服务的实效性。
  (三)供给方式方面,要做到分层分类,知行合一,切实提升工作的精准度、感染力和实效性。
  1.注重加强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分类指导,积极整合资源,做到精准帮扶,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高学生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活动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实现精准的教育供给,将“四自”职能落到实处。
  2.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转变工作方法,恰当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把握“用户至上”的原则,注重“用户体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重体验的教育服务模式,切实提高服务供给的实效性。
  (四)供给环境方面,要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健全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生会的法律地位,完善高校自身和学生会章程建设,彰显学生会的利益表达功能。坚持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建立操作性强的选举模式,搭建以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以民主选举制度、群众评议制度、事务公开制度等为基本支撑的制度体系,为实现高质量供给提供保障。
  2.注重学生会文化建设,积极挖掘学生会的内在人文精神,加强学生会内部组织文化建设,强化学生会的文化传承,实现教育环境的渗透。
  3.加大对学生会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学生会自主开展工作的物质支持,设立独立经费,专款专用,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为学生会提供高质量的供给服务构建物质保障。
  总之,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升学生会“四自”职能履行效果,既不能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也不能一味追求满足学生自然需求,而是要以学生会“四自职能”的最终教育服务目标和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探索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学生会供给端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为高校青年学生提供“引领性”“精准性”“有效性”的教育服务供给,更好的服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靖.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6(6).
  [2]张勇,潘素萍.论高校学生会组织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
  [3]何磊.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凝聚力建设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7).
  [4]刘立.高校学生会自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福州大学城高校的调查邱.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5]缪鸣安.浅谈高校学生会独立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
  [6]束安霞.高校学生会组织建设研究——以江苏省Y大学为例邱.扬州:扬州大学,2011.
  [7]陈金勇.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困境、问题及创新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8]高达.“三自”功能视角下高校学生会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