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寓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木雕艺术之所以传世千古,除了令人称绝的技艺外,还与其文化寓意分不开。千百年来,佛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在木雕作品中交织,使得原本平凡无奇的木头绚丽夺目,尽显生命的张力。现通过木雕中的山水画、吉祥文化、仙佛文化、戏曲文化探討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木雕艺术;文化;寓意
  古往今来,木雕艺术无不注重写意者。木雕就好比一部史书,反映着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木雕艺术的雕刻素材丰富,包括宗教神话、人物传记、历史典故等。人们将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寄托于木雕,于是有了仙佛传说;人们将各类生活场景融入木雕中,使得木雕极具生活气息;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刻于木材上,赋予木雕厚重的历史感。从浙江出土的鱼木雕,证明木雕这一艺术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木雕作品的雕刻题材变得更加丰富,出现了瑞兽、神话等题材。研究发现,此时的木雕作品多与祭祀、占卜有关。秦汉时期,木雕作品更趋于写实,特别是汉代出土的木雕作品中出现了猪、狗、牛、羊等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唐宋时期,木雕工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佛文化兴起,木雕艺术与佛文化逐渐融合。各类佛像木雕层出不穷,现今许多名胜古迹供奉的佛像木雕多源自这一时期。元朝,受统治者的影响,木雕中加入了一些蒙古、西域地区的元素,狼、鹿、熊、老鹰等逐渐成为木雕的新元素。明清时期,木雕技艺的发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许多木雕作品已经由庙宇供奉逐渐发展成为室内陈列的艺术品,达官显贵无不以木雕为贵,此时的木雕作品逐渐生活化,出现在建筑、家具中,生活气息较为浓厚。
  我国的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各有不同,各地木雕作品在风格、写意等方面也有差异。(l)徽州木雕中浓郁的家文化和商文化。从寻常百姓的窗格到宫殿庙宇的房梁,都可以看到徽州木雕的身影。徽州木雕艺术特立独行,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镌刻在色调沉稳的木头上,展现出徽州人对忠孝仁爱等传统道德的尊崇。明清时期的微商经济实力雄厚,以木雕为贵,每逢亲友结婚生子,多以木雕的衣橱、雕花床赠之。(2)莆田木雕中浓郁的民俗文化。妈祖文化是福建等东南沿海一带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古往今来,以妈祖为创作元素的木雕作品不计其数。莆田木雕以精微透雕闻名于世,在莆田木雕艺人的刻刀下,妈祖既有观音的慈悲,又有巾帼英雄那种飒爽英姿,做工方面装饰华美,明快清新。(3)东阳木雕的山水画意。东阳木雕艺人借鉴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的特点、运用比例压缩、错觉等浮雕技艺将祖国美丽的山河风光雕刻在木雕作品之中,常常给欣赏者以“画从雕刻中来,人在雕刻中行走”的艺术体验。(4)宁波木雕的彩色世界。与其他派系的木雕相比,宁波木雕多了上彩、贴金等工序,绚丽的金色尽显奢华、富贵。(5)剑川木雕为白族人的精神寄托。剑川木雕这一少数民族木雕艺术,以云木雕花镶嵌彩花大理石,配以梅花、狮头等纹饰,古色古香,韵味十足。(6)鄂南木雕——戏曲神话的载体。这一来自华中地区的木雕艺术借鉴了“鸟书虫”的艺术表现手法,交替使用浮雕、圆雕和镂空雕等技艺。在匠人的刻刀下,亭台楼阁、花鸟虫兽等景物栩栩如生,给欣赏者营造了妙趣横生的戏曲场景。(7)潮州木雕——建筑的雕饰艺术。潮州木雕与潮州的建筑文化密切相关。在经过精雕细琢之后,再以金漆画写意。潮州木雕所构造的场景多取自于戏曲舞台,所呈现的画面繁而不乱,人物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传统木雕艺术中蕴含的文化寓意。
  一、木雕里的山水画
  我国幅员辽阔,秀美山河众多。古代的诗词歌赋多与山水有关,诗人多通过赞美山川河流等自然风光,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木雕艺人也是诗人,以刀代替笔,集山川之秀美,草木之灵气,赋予木雕作品唯美的诗意和诗人的浪漫情怀。木雕艺人多采用浮雕、镂空雕、叠雕等技艺手法,由浅及深地将人物形象、远山近树等勾勒出来,层次感鲜明,整个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山水画木雕场景丰富,但是木雕艺人仍旧非常注重每个细节的刻画,小到树木的枝叶、河水的波纹,大到房屋结构,无不体现木雕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江河流动”寓意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兴旺的人丁,以“山峦”寓意靠山,以“船桨”寓意一帆风顺。山水画木雕带有厚重的中国风,每个细节都透露出木雕艺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木雕艺人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和美好期盼。
  二、木雕里的吉祥文化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龙为吉祥图腾,各类木雕作品中都有龙的身影,“龙”是古代统治者为了展现自己高贵的身份所幻化出的一种形象,以其作为木雕的纹饰,寓意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尊贵的帝王气息。狮子、大象、貔貅等在匠人的刻刀下,栩栩如生,或置于家中,或藏于房梁,又或者奉于寺庙,寄托了人们对平安、财富的渴望。石榴、葡萄、松子、枣子这一类植物多籽,以它们作为雕刻元素,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百合、鸳鸯常常喻指夫妻,寓意百年好合,白头到老。此外,“梅兰竹菊”四君子也常常被木雕艺人人格化,出现在木雕作品中。以“菊花”寓意至纯至洁的情感、归隐山林的情怀、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以“竹子”寓意自强不息的气概、谦逊的品格、节节高升的仕途;以“梅”寓意坚韧不拔的顽强品格;以“兰”寓意兄弟手足情义、矢志不渝的爱情。
  三、木雕里的仙佛文化
  在漫长的封建统治岁月里,人们常常通过塑造一些神话人物来寄托自己的心灵或者反抗现实,在大众眼中,这些神话人物有驱邪避害的镇宅之用,这点在木雕艺术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木雕中的仙佛人物众多。在民俗文化中,有女娲、后羿、火神、水神等一系列角色;在道家文化中,以八仙、王母、玉帝、太上老君等为主;在佛家文化中,有表情严肃的达摩,亦有开怀大笑的笑罗汉,还有威风凛凛的文殊菩萨、送子送福的观音。此外,在木雕艺人的刻刀下,木雕中还常常出现了一些妖魔鬼怪的形象,这些妖魔鬼怪的外貌特征与贪官酷吏丑恶的嘴脸极其相似,木雕艺人多以此来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
  四、木雕中的戏曲文化
  戏曲是我国古代人民最为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三国演义》《西厢记》《贵妃醉酒》《红楼梦》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戏曲题材。戏曲中人物也常常作为木雕的雕刻素材,如关羽,在木雕作品中,多以威严、正义的形象呈现在大众眼前。又如木雕作品《贵妃醉酒》,还原了戏曲《贵妃醉酒》中杨贵妃似醉非醉的形象,可以说木雕是对戏曲人物的静态刻画,从而留给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
  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就地取材,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艺手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和时代的文化特征寄存于木雕之中,将中华文化传承了下来。正是因为各类文化的浇灌,木雕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作为木雕手艺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先辈精湛的雕刻技艺,还要汲取木雕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创作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进而丰富木雕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辉.浅析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文化寓意[J].雕塑,2013 (1).
  [2]李良斗.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美与时代(中),2013 (9).
  [3]陈华生.木雕工艺“四性”探析[J].大众文艺,2013(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