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和推进措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措施
  文章編号:1004-7026(2019)11-007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1  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
  1.1  粮食作物占较大比重
   当前我国的农业结构中,粮食作物仍占较大的比重,许多高效的农作物布局不合理,没有做好布局优化工作。根据2015年某市农作物播种情况,蔬菜等经济作物比重仅为23.8%,其余全部为粮食作物,农业结构有待优化。
  1.2  农用地增加值低,土地效益不高
   毕节市农用地平均增加值较低,土地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毕节市的农用地农林牧渔增加值比贵州省平均值低344.9元,这是由于毕节市农林牧渔的比重较低。二是毕节市种植的粮油作物品种较差,种植成本较高,传统粮油作物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三是毕节市高效蔬菜品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无法满足市场的优质、多样性等需求[1]。
  1.3  调整意愿不强
   毕节市的农作物种植主体仍采用小生产种植模式,主要是由种植人员老龄化、兼业化等原因造成的。
  1.4  农产品加工出口水平低
   毕节市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缓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和发展速度较慢。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足,无法为毕节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发展空间。
  2  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
  2.1  调整目标定位
   在“十三五”期间,毕节市每年递减2.6万hm2的低效粮食生产面积,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到4.6万hm2。根据农业结构调整,预计到2020年,毕节市的粮经比例由7.4∶2.6调整到5.9∶4.1,并且将稻麦的主产区种植规模比重提升到70%。
  2.2  遵循的原则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将蔬菜、粮食等作物种植在合适的地区。二是根据市场效益、市场购买力等选择作物,坚持效益导向。三是增强创新驱动,将新型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种植中,使农业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障农户的经济效益。
  2.3  调整路径的选择
   结合毕节市的农业生产情况,将农业路径调整确定为5个方向。第一,因地制宜,壮大立体式、复合式经营模式,推广农牧、农渔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第二,利用高新技术建设高效设施农业,促进供种转向供苗。第三,开创特色农业产业,如菊花、水生蔬菜、火龙果等。第四,依托地理及农作物优势,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第五,强化农产品工业化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3  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措施
  3.1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将毕节市的沿海地区打造成外向出口产业,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依托水资源优势,深入研究稻田、水生蔬菜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加大秋冬季节农业设施的投入,同时建立休闲观光农业景点。
  3.2  着力培育新型主体
   加大新型主体的建设和投入,要将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发展新动力,逐渐形成新的农业生产主体。为新型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使其在农作物生产、销售等环节中都能获得专业化的服务。
  3.3  重点建设调整载体
   根据农业生产载体调整要求,重点围绕3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带。二是构建一镇一园区体系,扩大农业园区的覆盖面积。三是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保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4  全面提升科技投入
   加强农业机械应用能力,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使用高新技术培养新品种,将新的种植技术使用在农作物种植中,不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农友.优化农业结构 全面提质增效[J].农家致富,2015(6):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1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