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公路桥梁施工而言,软土地基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为了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加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将新型材料和新型工艺引入至公路桥梁施工中。本文通过阐述软土地基及其对公路桥梁的影响,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原则,对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9) 04 - 0117 - 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日益攀升,由此为公路桥梁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发展契机,并使得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规模及数量不断扩大。作为公路桥梁施工中时常要面对的一项问题,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与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有着紧密联系。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路面裂缝,塌陷现象频繁发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不断凸显,对公众出行及车辆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质量是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为了提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必须要提升软土地基施工质量,以为公路桥梁施工提供质量保障。由于软土地基表现出土质空隙偏大,抗剪强度不足,压缩性大等特性,由此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公路桥梁的施工难度。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以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由此可见,对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l 软土地基及其对公路桥梁的影响
  1.1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是指一些由淤泥或其他相关具有淤泥特性的软土相互结合形成的地基。通常而言,软土地基具有凝固性差、含水量高等特点,并且该种地基中含有大量的空洞。因而,软土地基的存在,不仅会使得地基牢固性受到极大影响,还会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带来极大威胁。
  1.2对公路桥梁的影响
  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倘若未对其开展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势必会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软土地基对公路桥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一,影响地基压实度。软土地基包含大量的松软土和松散砂,其中还存在诸多泥炭空隙,由此加大了地基压实施工的难度。公路桥梁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当结合软土地基实际情况,采用适用的施工技术以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压实,从而确保公路桥梁地基的稳定性,保障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1]。其二,影响路面质量。软土地基会降低公路桥梁施工的稳定性,大多情况下,虽然进行了压实等方式处理,仍然难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性及稳固性,所以但凡公路桥梁中引发软土地基下陷或坍塌等现象,抑或因为地下水冲刷造成土层空洞,为路面带来垂直方向的剪力,便可能引发路面硬化、断裂等问题,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其三,出现路面沉降现象。倘若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于软土地基上方,软土地基沉降整体时间相较于普通地基要长很多,并且,因为底层强度不同,软土層沉降水平不同,对于路面质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存在不少软土地基工程在建设很长一段时间后依旧处在沉降当中的现象,进而对公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
  2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原则
  对于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原则而言,首先,施工企业应当选取科学的勘查点及勘查方法,对软土地基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进行分析评价,获取软土地基施工现场的沉降性,承载能力,均匀性等相关参数,再结合现场勘查获取的各项数据信息,综合一系列因素筛选科学适用的施工方案。其次,施工企业应当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操作性,依托完善技术方式方法使施工设计得到有效优化,引入科学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标准及施工设计标准,提高对施工设计阶段软土地基施工方法的有效重视,开展好公路桥梁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最后,施工企业应当科学完备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对施工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予以有效处理,切实确保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方案的有序实施。
  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背景下,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应当紧紧跟随时代前进脚步,提高对软土地基及其对公路桥梁影响的有效认识,加强对国内外先进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学习引入,切实推进一系列各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可以将内容作为切入点。
  3.1 注浆技术的实践应用
  对于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而言,通常要采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及流程对地基进行硬化处理,以确保地基可承载相应负荷。而注浆技术便是一项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其通常应用于硬度不足的地段,尤其是在衔接部位,通过采用大量水硬性胶凝材质的原料予以浇筑,以实现对地基休整改良,进而达到固化的目的。如此一来,软土地基情况便可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还可建立起一个隔水层,进一步缩减地基所受地下水的影响,进而确保在公路桥梁施工时及公路桥梁建成投入使用时,不会引发塌陷等安全事故,确保行车安全。
  3.2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的实践应用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倘若具备良好的塑性指标,则可应用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选取石灰固化剂,借助石灰与软土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收获有效的塑化稳定效果。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地基强度及承载能力,进而防范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地基引发塌陷现象。与此同时,应用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还有助于降低公路桥梁施工成本,同时发挥这一技术操作便捷的优势。对于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的实践应用,首先,施工企业要配备空气压缩机、搅拌桩机等大型施工设备;其次,施工企业应当在软土地基上铺设砂石材料,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倘若地基表壳偏薄,则为了防范软土地基质量缺陷,应当于软土地基中加入砾石等原料,以确保地基强度;最后,施工企业应当科学调节掺灰量,确保该项技术的应用成效,对施工现场土样进行采集分析,实现对石灰掺入量的有效控制[2]。   3.3堆载预压技术的实践应用
  在开展公路桥梁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当开展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施工地基足够稳固、硬化,对施工现场开展预压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堆载预压技术便是在一系列预压处理技术中一项较为常用的技术。该项技术是借助超过设计荷载的载物对施工区域开展预压,通过强压以促使地基固结,进而提高地基强度,并确保在接下来施工、使用时表现出可靠的抗压性能[3]。结合不同区域地基的不同性质,所需堆载预压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而对于堆载预压时间的控制,应当以符合公路桥梁建设地基强度为唯一标准。堆载预压技术应用的原料为常见的路堤填土,不仅成本偏低,而且施工操作便捷,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施工企业应当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取适用的材料及技术,除去要有效提高路基抗压性能外,还应当尽可能缩减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3.4排水固结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
  在公路桥梁地基施工过程中,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一项较为常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其是结合地基排水自身固结特点,在软土地基施工中,预先在地基中安装塑料排水管及袋装砂,通过应用竖向排水体,以逐步提升建筑物自身重量,进而达到夯实地基的目的。同时,也可于施工前对施工现场予以加压,使软土逐渐固结,水分则通过缝隙不断流出,进而达到提升地基强度的目的。为了切实提高地基排水固结能力,应当将垂直排水柱设置于软土地基之间,由此可显著提高地基抗剪强度,切实提高地基强度。砂垫层法是将充足的砂石铺设于软土地基上方,借助填土荷载对多余水分予以排出,这一技术可实现排水固结与地基填筑的一并开展,并且不会对荷载构成极大破坏,进而实现在填筑时确保地基排水的目的。袋装砂井加固技术是采用符合施工要求的砂石装进编织袋中,然而借助专用设备将其装置进软土地集中,该项排水固结技术表现出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在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中得到广泛推广。
  3.5加载技术的实践应用
  软土地基出现下陷情况之前,可借助加载技术,以提高地基强度及承载能力,进而防范路面沉降等现象的引发。通常情况下,处理地基固结沉降的方式包括提高地基总压,缩减地基间隙水压等技术手段,其中,提高地基总压是依托提高地基总压,借助大气压力予以加载,进而达到地基固结的目的。倘若软土地基中上部出现有砂层,则可应用地下水排除法,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填土加载法的应用与荷载重量及沉降时间密切相关,在进行完路面铺装后,通过引入填土加载法可有效缩减路面沉降情况的引发[4]。为了更有效地确保地基载重量及稳定性,还可对填土加载法与缓速加载法进行结合应用。除此之外,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为了进一步明确路面沉降时间因素相互间的关系,应当对工程施工现状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管,以有效明确地基预载后的剩余沉降量,防范引发地基遭受破坏等现象。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多种多样,施工过程中所需关注的细节问题也十分多。为了切实开展好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的相关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及专业化技能,充分结合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科学适用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及施工处理手段,真正意义上保证公路桥梁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杰.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軟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 (29):82 -82.
  [2]赵浩,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2017,9 (18):100 -101.
  [3]唐秀萍.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7,43 (9):140 -141.
  [4]赵静,郭玉莉.试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 (6):140 -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