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建筑行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行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决定建筑工程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两方面。因此,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完成高质量建筑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    键   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210-02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也对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在施工技术方面不断发展和改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行业对质量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变革。本文首先就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怎样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保障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施工。
   一、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施工质量关,将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现在日常监督和管理日程中,时时刻刻不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环节使用的不同技术进行控制和
  管理。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地域比较广,当在工程中遇到承载能力不足的软土地基时,就需要应用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来提高承载能力。首要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来选择应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因为软土地基的可变性大,往往使建筑公地地基失去稳定性。因此,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是当了地基处理技术来减少地基土的变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到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挤密砂桩法、置换法、化学加固法等,通过前期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的软土地基类型进行前期分析,来应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实现稳固地基的目标。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和工程质量标准来进行精确的模板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案中,需要对模板的轴线、标高、表面平整、尺寸、模板裂隙、隔离剂涂刷、模板结构的牢固程度等都进行明确的设计要求,以符合模板工程的整体需要。在模板工程施工中,模板使用材料的选择对模板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模板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模板工程的外行、安全、进度、质量和成本。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高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混凝土工程量增大。整个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连接,形成上下纵横交叉联网。高层建筑工程的模板设计和使用模板的材料选择就更为重要,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三)钢结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建筑的种类有几种,主要是轻型、高层中型、钢筋混凝土组合、大跨度等。因为钢结构是工厂规模性生产出来的,且兼具施工简单、快速等特性,钢结构建筑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是钢结构因为自身的特性,在建筑工程中也存在缺点,其中最严重的缺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会导致火灾的发生,给在建工程带来毁灭性灾难。鉴于此,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工程设计中的具体要求,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钢结构原材料的選择上要注意选择钢铁性质较好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焊接、吊装的施工工艺,对塔吊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树立“安全第一”的施工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占很大比例的工程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要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所以,需要对科学的计算水泥和水之间的比例问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对水泥标号的管理,因为当水灰比列相等时,抗压强度越强,标号就越高,便于水泥标号管理工作的开展。总而言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保证混凝土是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的具体要求来生产;二是在不降低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根本上来讲,要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主要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提高生产稳定性,为混凝土工程节约成本。
   (五)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的一环,在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前提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因此建筑结构中防水施工的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洗手间、浴室、厨房里等每个楼层的防水性能都达标,建筑公司在材料采购方面要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运用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适用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重点关注屋顶女儿墙跟脚部位、屋面拐角部位等容易出现漏水的地方,仔细检查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完工以后,后期的漏水情况出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进行,在采购防水卷材时要亲力亲为,对卷材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会出现。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一)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各个专业进行彻底的了解,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专业的工序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有明确认识。这样才能根据工程的施工方案来综合管理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个专业。在工程施工进行前,要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召集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各专业人员就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细致的沟通和交流,梳理施工的正确流程。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问题,可以及时地同设计院沟通,并要求设计单位对图纸进行更正。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在制订完成后,要上报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管理工作在遵照图纸的前提下,也要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掌握,从而保证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二)建立健全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只有在工程施工中建立健全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首先,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施工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监管施工质量、工作程序及操作措施,只有完全符合了安全标准后才允许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工作;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要按照制定好的规范制度明确安全监理的责任内容和相关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如施工质量责任监理及事故报告处理监理等,各门各部各尽其责,以专业的素质将建筑施工质量监理责任落实到实处。只有施工人员都能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将规范制度内化于心,将安全生产知识和法规、安全技能、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才能更好地落实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管理者要做到不徇私舞弊,在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导下形成良好的监理意识和职责权限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三)加强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
   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能够通过下面两方面来实现:(1)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技术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变化,施工技术该如何选择还是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所以,施工人员只有在细致地分析了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才能选择适当的工艺;(2)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心要放到对施工材料的把握和管理上来。主要是通过对施工材料定期的抽样检验来确保施工材料都能够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用到的设备和器材要由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工作,通过正常规范的保养来提高设备使用的效率和使用年限,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四)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集体参与,才能够实现现场施工管理的效果,所以,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国家的施工安全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排除一切的安全隐患,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来进行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同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良好保障,需要在施工前对全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在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后,才能进行施工工作。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才能让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效果不断完善,也降低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五)重视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問题是项目施工的前提问题,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应该在项目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工地安全管理问题上主要是禁止施工人员乱搭电线并注意防火安全。施工上主要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戴安全帽、安全带、正确脚手架搭设等。施工企业还应该定时聘请专业电力人员,对施工地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做有效排查,及时检修和拆除不安全线路,确保电路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要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以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单位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更加科学地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控制,树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形象,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目标,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成本,使建筑工程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邵帅.基于HALL三维结构的绿色建筑多阶段管理方法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3.
   [2]王敏,秦旋,莫懿懿.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绿色建筑挑战因素差异性和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4(12):130-138.
   [3]张建平,刘强,余芳强.面向建筑施工的BIM建模系统研究与开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等: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等,2010:6.
   [4]李相荣.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于房地产项目管理信息化[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