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对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解释与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改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 会计准则 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会计准则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企业的会计准则作为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之一,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会计准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制定者能够考虑到会计准则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那么颁布会计准则所遇到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也有利于准则的实施。
  1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其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造成的证券市场的混乱和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促进了会计准则的产生。对于会计准则,西方国家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过程。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会计术语委员会在第1号《会计术语公报》第16号指出:是所采纳的或宣称的一般法则,当作行动的指针、行为或实务的一个确定的基础。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会计准则,但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人们发现这些原则并不能满足企业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准则的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可以从1984年美国学者P.H沃尔金巴克《会计原理》中得到体现。他认为:公认会计原则这个术语具有一种会计指导方针的广泛涵义,从最基本的观念、准则直到详细的方法和程序,它包含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每一方面的原则。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诠释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不仅包括公认的处理会计实务的指导方针,还包括关于处理会计实务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即会计准则不仅具有指导性,还需要具有操作性。因此,会计准则应该是规范会计信息生产和传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标准,是对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方面的规范。
  作为契约组合的企业会与各种各样的契约主体发生联系。契约要求这些契约主体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而会计报告是对这些契约主体义务履行情况的考核依据。所以,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有影响。Willian 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认为:尽管存在有效市场理论,但不同的会计准则还是能影响公司价值。会计准则虽然对会计确认、核算方法等做出规定的同时,留给企业管理层一定的职业判断与会计方法选择的空间。而这种选择的空间提供了不同契约主体自利选择的基础。因此,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各契约主体博弈的结果。
  2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因素分析
  我國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不同。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也有别于西方国家。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在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投资者,他们能够确定每种证券的真实价值,并据此做出最佳的交易决策。信息能够在证券价格中快速、完全地得到反映,而这些信息所引起的价格调整也是恰当的。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弱式有效的资本市场证券价格被假设完全反映包括它本身在内的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资料;半强式有效的资本市场的证券价格完全反映所有公开的可用信息;强式有效的资本市场证券价格完全反映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公开信息)。根据有效市场的理论划分,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弱式有效的状态。资本市场的证券价格仅能反映历史的信息。因此,证券市场市场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作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问题上,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即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规则导向下对会计业务的处理需要遵循既定的规则,但只要符合规则即可,规则具有明线检验的作用。因此,在规则导向下,存在着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的现象。同时,由于规则制定具有滞后性,新的业务的规范不能及时得到保障。因此,规则导向受到了很多的批评。原则导向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遵循既定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规则。原则的制定比规则要简洁,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要求较高。但是,原则导向可以减少在规则导向下的利润操纵的现象,同时对于新出现经济业务的处理提供了参考准则。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原则导向应该更能适应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的需要。
  3结论与建议
  我国的会计准则明显具有弱显性和宏观性的特点。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在市场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安排、契约因素等方面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分析的影响因素,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度和环境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定[J].会计研究,1996(02).
  [2] 王跃堂.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8(08).
  [3] 曲晓辉,陈瑜.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3(01).
  [4] 杜兴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及对策探讨[J].会计研究,2003(07).
  [5] 刘峰,王吴庆.从FASB第141、142号准则制定过程看会计准则的性质-兼论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J].财会通讯,2004(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