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高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设计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弱项,教师教学的难题。而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解决“学”与“教”的矛盾,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古代诗文的美与韵味,在“耳濡目染”中爱上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根据古诗文文本的特点,要使群文阅读教学发挥最大的价值,其议题设计非常重要。因此,从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出发,结合五年制联大第二册第二单元古诗词单元,探讨高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方法。
  [关    键   词]  高職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28-02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试行)》总目标强调要增强学生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华古诗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凝聚着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元典”。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但是由于古诗文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意蕴内涵、独特的留白艺术和深厚的情感等特点,学生在历史时空、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等方面都与作者作品产生较远的距离感,加上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习惯等原因,对古诗文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和恐惧,这为高职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那么,教师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古代诗文的美与韵味,爱上古诗文呢?
   近些年,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学已逐渐兴起,并且已有了诸多的教学实践。作为新型的阅读教学法,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并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它有利于在有效的课堂内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阅读的精髓。在这一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要促使教学功能和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发挥最大的价值,关键在群文阅读教学和古诗文文本的紧密结合,即是对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组合方式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设计,也就是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设计。
   所谓议题就是教师进行选文的依据,是“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供师生共同讨论的核心话题。一个准确的、有效的、可操作的议题是一节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得以成功的核心所在。本文从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出发,结合五年制联大第二册第二单元古诗词单元,浅议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方法。
   何立新老师在《基于问题解决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尝试》一文中写到“群文阅读是一种‘结构化’的阅读,其特点就是有意识地将多文本‘结构化’”。“结构化”文本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将文本按照不同的议题创造性地进行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在高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对古诗文的选文和组合的教学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教材整合,确定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过程中能否合理选文的一个关键,也是选文的特点体现。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统整的教材观,也就是对每单元甚至是每册的课文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认识。在高职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写者都有一定的群文意识,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整合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很快确定议题。而这种整合可以是多篇整合,也可以两两对比,或通过寻找古诗文的共同点进行研读,或通过比较古诗文的不同点进行感知。下面以五年制联大第二册第二单元为例对教材进行整合确定议题。
   二、课内外整合,确定议题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课内古诗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课外的古诗文,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拓宽视野。引入课外的古诗文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与课内古诗文的篇目具有相似、相关联或相同性,能让学生发现诗词整合的线索,为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课外古诗文和课内古诗文的共同因素:或同一题材、或同一诗人、或同一体裁、或同一意象等。课内外整合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打破了教材的系统,拓宽文本的选择面,使文本选择具有灵活性,阅读视野也更加开阔,议题设计也更加多元化。
   (一)从诗文的主题内容角度确定议题
   诗文的主题内容是高职古诗文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从诗文的主题内容角度去确定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文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更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职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苏轼贬谪黄州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赤鼻矶)时所写。全词借古抒怀,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抒发了自己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的感慨。整首词词风大气,情感豪迈,虽有消极,但最终诗人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被贬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困境中的超越——苏轼在黄州”为议题寻找文本,如《前赤壁赋》《定风波》《浣溪沙》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词人贬谪之后的心态和心境的转变。
   (二)从诗文的意象角度确定议题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在古诗文中,意象不仅仅是一种形象,它更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诗人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而这些独一无二的情感造就了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包括承载历史的人文景物、渲染情感的自然景物、传递心境的言行举止。在高职古诗文教学中,意象是学生学习古诗文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高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设计可以从意象出发。例如,在《念奴嬌·赤壁怀古》的教学过程中“月”之意象为切入点,以“苏轼月之情怀”为议题选择文本,如《水调歌头》《永遇乐》《西江月》《前赤壁赋》等,指导学生通过比异感知理解苏轼不同诗文中月的意象。又如,抓住《雨霖铃》中“柳”的意象,以“杨柳依依,最难离别情”为议题,选戴复古的《清平乐·今朝欲去》、李白的《劳劳亭》、周邦彦《兰陵王·柳》等诗词入课进行求同研读,感受古诗人用“柳”与“留”之谐音表达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不舍之情。
   (三)从诗文的创作风格角度确定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它是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取代,教师不能仅从教材中的所有文本分类进行一个群文阅读教学,而是需要对教材指定的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和精讲的同时,选择同类型的课外文本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职第二册第二单元为宋词单元,教材选取了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必读诗词,他们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精读和细读的方法对以上四首词进行研读,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流派的创作风格,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同样的精彩’——看婉约派和豪放派”为议题进行文本的选择,如晏殊的《浣溪沙》、李清照的《声声慢》、岳飞《满江红》、张孝祥的《六州歌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创作风格的不同:婉约派词风温婉缠绵,旖旎动人,情感曲折,主要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豪放派词风粗犷而有英雄气概,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学生通过更多作品的阅读,对宋词的两种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标题、特殊字词、特殊句式、语言等多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寻找切入点,确定议题进行探讨学习,以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课内多篇整合确定议题到课内一篇带动课外多篇整合确定议题,再到内多篇带动课外多篇整合确定议题,增加了教学的层次性,也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设计是在一定的基础环节下层层推进的,首先要对教材中的古诗文文本进行精读,分析其文本的特质,然后根据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层面的选择;其次,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困惑与文本相结合选择议题的角度,并考虑其可操作性和探讨性;最后,从课程出发思考整个教学环节,使之每一个环节与设计的议题环环相扣,既主题明确,又突出中心。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职教学也是一个特殊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质和文本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需要寻找贴合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享受古诗文的同时,品味百味人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本文仅是高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起点,高职古诗文学习和群文阅读教学的“火花”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1).
   [2]王雁玲,张健,方东流,等.群文阅读之议题生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5).
   [3]付裕.“群文阅读”的课堂构建及意义[J].科学咨询,2015(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