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BOPPPS模型在Android程序开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BOPPPS教学模型出发,分析该模型的特点及优势。结合Android程序开发课堂教学,以事件处理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详细分析模型中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方式,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关    键   词]  BOPPPS;Android;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64-02
   一、BOPPPS教学模型介绍
   BOPPPS教学模型由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ISW)创建。经过应用实践,BOPPPS模型被证明是一个“有效果” “有效率” “有效益”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1]它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教学设计为特点,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目前,全球共有四十多个国家,超过100所大学实施BOPPPS模型。[2]加紧对该模型的思考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
   BOPPPS模型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6个阶段:导入(Leading
  -in)、目标(Objective)、预评价(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评价(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3]
   导入阶段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将要教授的课程内容。目标阶段从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要求和水平。预评价阶段主要用来测评学生当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便于巩固既有知识水平,也为后续的教学过程提供依据和指导。参与式学习阶段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主要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后评价阶段主要是测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总结阶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提炼,学生反思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得失或者为下一次课做铺垫。[2-3]
   二、Android程序开发教学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移动端应用程序开发已经成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大热点。Android是市场上主流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市场对Android移动端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有着较大的需求。在五年制大专院校中开设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优化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同时可以积极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Android程序开发属于专业技能课程,综合应用性强,几乎涉及所有计算机类课程的概念和知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知识迁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3]许多学校已经开设了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探索,例如项目化教学[4]、翻转课堂[5]。这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课程特点,相关教学方法突出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不强。具体表现在学生在程序开发过程中不能举一反三,遇到问题、错误,不能自主解决。因为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知识体系繁杂,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伴随着教学的推进,应该让学生逐渐掌握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能够自主解决的能力。
   三、基于BOPPPS模型的Android事件处理课堂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Android程序开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比较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学习。Android体系庞杂,课堂教学无法涵盖各个知识点。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知识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基于BOPPPS模型的Android程序开发课堂教学,明确可达到的学习目标,突出参与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强调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提升理论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结合BOPPPS模型,以Android事件处理课题为例,尝试探索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将要教授的课程内容,这一阶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氛围。好的导入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还能使学生把学习知识当作一种自我需求。
   Android事件处理课堂的导入,可以采用向学生提出一个与前导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的方法。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学习的是Android应用程序静态界面的设计,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程序的界面不可能只是静态的,它应该是可以对用户的操作(如点击)作出反应的动态界面。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真实的程序例子或是结合学生日常使用APP的经验来说明这一点。要达到这一效果,光有静态界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进而引出本次课所要讲授的知识——Android事件处理。
   (二)目標阶段
   目标阶段从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要求和水平。目标应该明确具体,提纲挈领。Android事件处理课堂的目标阶段定位如下。认知目标:了解事件处理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掌握相关语法结构。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中的合作精神。技能目标:掌握Android程序中的事件处理方法,理解事件处理运行机制。    (三)预评价阶段
   预评价阶段主要用来测评学生当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便于巩固既有知识水平,也为后续的教学过程提供依据和指导。主要的预评价方式有:提问、讨论、作业、随堂测试等。
   Android事件处理的教学内容包括类和对象、接口的实现两部分,所以预评价可以针对这两部分来进行。类和对象部分,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Java语言中类的定义、对象创建的语法格式,然后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目标是使学生加深理解类的概念、类成员的作用以及通过对象实现功能的方法,掌握类的定义和创建对象的语法格式。接口的实现部分,学生必须理解接口是一种抽象类型,是抽象方法的集合,实现接口就必须重写接口中的抽象方法。教师同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接口实现的语法结构。
   (四)参与式学习阶段
   参与式学习阶段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主要是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根据教学曲线调查研究发现,开始上课时段和临下课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课堂中段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而这时恰恰是教师专注进行课堂教学的主体时段。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段唤回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课堂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正因为如此,BOPPPS模型的特点是在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引入参与式学习,该阶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质效。
   Android事件处理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师生问答、小组合作的参与式学习方式。
   事件处理需要两个对象:控件对象和事件监听器对象。创建这两个对象需要有相应的类:控件类和事件监听器类。其中控件类是系统自带的,不需要程序员定义,可以直接用来创建控件对象。而事件监听器类需要程序员定义,并且要让此类实现事件监听器接口,重写接口中的抽象方法。有了这两个对象之后,再让控件对象绑定事件监听器对象,就能实现Android事件处理了。这一系列知识要点可以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师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所有知识点。这种师生问答形成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组内成员对程序代码的编写进行分工,最后将分写的代码整合,进行程序测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BOPPPS模型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增效策略。这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参与式学习阶段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及时唤回学生注意力,有效提升理论知识教学的质效。
   (五)后评价阶段
   后评价阶段主要是测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对Android事件处理课题,可以通过实践练习的方式进行检测,教师设计一到两个按钮单击事件处理程序供学生练习。在本阶段同样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自主分工、充分讨论、相互监督、测试纠错、自评互评等环节。这样的测试设计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关注课堂、关注知识点、关注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普遍性问题可以进行全体讲解并进行总结提升。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后评价的结果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优化教学设计。
   (六)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提炼,或者为下一次课做铺垫。Android事件处理的总结内容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监听器接口的实现、监听器对象的绑定。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Android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教师在总结阶段反思教学过程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优化教学过程。
   我校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大专五年级开设了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教材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Android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总共44课时的课堂教学。笔者在运用BOPPPS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编程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能够自主解决一些程序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在学习中,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比较灵活地使用Android框架中的基本功能。这说明BOPPPS模型的确能够提升课堂质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纹霞.有效教学结构:BOPPPS之运用[EB].2015-12-15.
   [2]张建勋,朱琳.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5-28.
   [3]杨斌.基于BOPPPS模型的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8(5):144-146.
   [4]任硕果.“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10):95-96.
   [5]唐杆翌,卢桂馥.Android开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9):114-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