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数学 几何概念的直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几何概念是学生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依据,更是思维的起点,因此要让学生学好几何,应从概念教学抓起。为了更好地把握概念形成的过程,揭示概念间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直观教学是最好的选择。文章对几何概念的直观教学策略进行阐述,为几何概念的直观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数学;几何概念;直观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几何直观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室要布满图画,书本要配有插图。直观教具的呈现要放在学生面前合理的距离内,让学生先看到整体,然后分辨各个部分,并且要设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但很少重视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和管理。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因此,在教学中,不仅应注意概念与图形的结合,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并概括出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在研学后教理念升级版的指引下,结合实物设计“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的数学问题,设计出优秀的研学案;以研学案为载体,贯彻落实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实现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使过程走向成功”。
  一、源于生活,亦看亦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更能自觉地接受知识。学习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紧密地联系生活,特别是几何的学习,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应用,应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事物,将他们与所学的知识尽可能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实际意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复杂的数学知识也会变得清晰明了,学生更易于掌握,迅速理解要学的知识,为强化直观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是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导入,讲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定义和特征,学生要在完成这一节的学习内容后,能够做到对这些形体进行区分。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于是我们可以用魔方来进行教学;长方体有点像我们的教室、橡皮、文具盒等;圆柱体可以用水杯来类比;球体在生活中就更常见了,玻璃球、篮球、足球等都是球体。因此,在教学时既可以把具体的实物拿到教室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借助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在讲具体的实物时,可以让学生对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判断每个物体是哪种图形。继而过渡到图片,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从实物过渡到图片直观。
  每一个几何图形描述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多多联系实际,用常见的事物和知识点进行对比,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几何学习过程更加快速,从而达成课堂的预期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思想。
  二、知识迁移,亦思亦学
  知识迁移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几何概念的建立也不例外。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利用研学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几何概念教学,把几何概念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设计相关的研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如教学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倍数,也是一个固定的比值。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算出周长约是它直径的多少倍。也可以联系比的意义,理解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一个固定值。圆周率这个概念就是从旧知识中引申出来的。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观察操作演算,手脑并用。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经历圆周率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发现数学知识间的奇妙,体会小学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动手操作,亦学亦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活动,以此来获取和积累学习经验。对于抽象且复杂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可以适度的采用剪一剪、找一找、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方式揭示几何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样教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也轻松,真正实现研学后教升级版,构建高效课堂。
  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有一个概念是“半径是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初次见到这句话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很迷惑。在这时候,教师让学生自己在圆上画一画半径,并从中引导:“你是从哪里画到哪里的?”经过实际操作,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半径是从圆心画到圆的边上”,可能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并不那么准确,但经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印象深刻,教师再从旁纠正学生的数学语言,学生对“半径”这一概念形成就深刻得多了。
  通过操作活动的实施,通过动手画图,学生深入理解了几何图形的概念,亲身体会了解决问题的历程,学生在操作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内容达到主动去探寻学习知识的过程,揭示图形本质特征,培养了几何直观思想。
  总的说来,几何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一大重难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旧知进行知识迁移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刻理解几何概念,是策略课改的需求,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研学后教升级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姜涛,黄淑华.PATAT测评模型与测评方法[J].教育导刊,2013(12).
  [3]黄莹.直观教学,开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新天地[J].数学教学通讯,2016(07).
  [4]施雅惠.例谈几何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4(10).
  [5]谭剑平.直观教学让数学化难为易[J].教育家,2016(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5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