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曌娟

   摘 要: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最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战略落实层面,其次则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育及养成。而带有成见则是中外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或教师最易出现又最难被发觉或规避的问题。要实现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一视同仁的客观公正是首要前提,其次,沟通作为人际互动的核心应当综合运用多種手段不断丰富形式与内容,最后则是应将心理学结合教育学实现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沟通机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沟通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与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谈论高深的学问,但与中等智力以下者就不必了。大教育家孔子将人的智力分等级的做法如今看来略不合时宜,但其能够明晰谈话对象智力水平的本事着实令人钦佩。这固然缘于孔圣人知人善任的大智慧,却也在于作为三千弟子师长者高超的沟通技巧。因为善于沟通,孔子才能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同时因人而异采取各具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可见,有效沟通对于教育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1.落实教育计划,提升教学品质
   有效沟通才更易于理解。能够理解学生的班主任才能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有的放矢。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最直接和突出的价值就在于落实教育计划并提升教学品质。
   基于有效沟通的班级管理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班主任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借助沟通得到的结果,班主任能够更加全面详尽地了解并掌握学生在智力发育、个性成长等方面的特性,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就能对学生多一分理解,从而选择更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做好引导工作。而学生也能通过有效沟通对班主任坦诚以待,以更高的认同度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帮助。显然,这对班主任和学生双方建立互信原则、形成互谅机制大有助益。而在这种更加和谐愉悦的师生沟通氛围里,不仅知识的传授更加顺畅融洽,而且既定的学校教育战略落实也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2.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在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小学教学决定了学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起点水平。受到极为有限的社会经验及人生阅历的限制,小学生受环境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学和大学。可以说,小学校园和班级的环境氛围对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接近于雕刻塑形的决定性作用。
   而在这其中,班主任更如同学生的第二家长,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实现着言传身教的教育目标。有效沟通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相对健康、正向的品格养成机制。即便学生天性中存在缺陷,借助沟通的引导与纠正,刚刚萌芽的缺陷也能逐步得以弥补。反之,如果长期处于低效甚至无效沟通的矛盾冲突状态,学生则会深受不被理解的苦恼所困。久而久之,原本应当被宣泄的负面情绪无法对外释放,只能转向内部消化。而小学生匮乏的知识与能力积累难以正确应对,不良心理堆积的后果就是对健康个性品格的腐蚀。长此以往,学生亚健康的心态或许会被压抑为病态。这不仅严重违背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初衷,也会埋下思想观念甚至意识形态的隐患。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常见问题
   先入为主的成见可谓是中外教育者最易出现又难被充分意识和规避的典型问题。每所学校每个班级中的学生都会被班主任有意无意地界定为先进生或后进生,这其实已经是成见的体现。然而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在个性品格中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已有认知。无益的成见甚至会导致天才儿童被判定为智力障碍者。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实例就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幼年时代极具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刚刚进入小学求学时,面对老师教的基础数学知识,小爱迪生刨根问底的天性展露无遗。然而,正是由于追问“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这个问题,爱迪生不仅被数学教师断定为扰乱课堂秩序,更被校长讥讽为“弱智”。于是,进入学校才三个月的爱迪生被勒令退学,从此开始了只有母亲陪伴的家庭自学生涯。
   天才和傻瓜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一步之遥。成见不仅极易蒙蔽教育者的双眼,更可能因此湮没了小学生刚刚启蒙的求知之心。可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提升与学生沟通的有效率首当摒除成见,以更加宽容和不设限的教育理念营造更加客观理性的沟通环境与氛围。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1.一视同仁、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第十六”)。不公平的财富分配会比贫穷更加可怕,不安定的国家环境比国民数量稀少更会导致政权颠覆。两千多年前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早已清楚认识到了公平对于政治的重要性,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中,推行民主法治就是要在更大程度上追求公平。
   可见,无论是从政治的宏观高度还是从学校教育的微观视角看,一视同仁、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在开展班级管理、实现有效沟通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理论上的形成和现实中的操作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课任教师,面对成绩优秀的先进生与功课落后的后进生时,甚至在无意识中就会产生差别化沟通。对前者会更自然地多用赞许,而后者却难免带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然而俗话说,若要成事便对事不对人,若要坏事就对人不对事。良好的沟通开端于理性客观。先进生不会完美无缺,后进生也不乏优点和长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只需要更多地陈述事实,根据事实推导朴素的道德哲理,既不让后进生未开口就先产生自卑,也不给先进生沾沾自喜的机会。
   2.多种沟通手段综合应用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技术的更新换代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渠道。曾经只有面对面的对话交流,而如今更有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沟通。在许多时候,不见面的沟通往往能够就一些敏感话题更深入地探讨分析,或者借助适当延时的信息反馈更易让被教育者心平气和地接受。
   因此,小学班主任不妨积极尝试多种沟通手段的综合应用。除了课上课下或主题班会上的直言不讳,利用班级群、朋友圈实现生活中不见面的交流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或出现言行不当等问题时,利用网络平台说说寓言、讲讲故事,再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这种更具保护性、保密性的沟通方式或许更加适应新生代小学生脆弱敏感的心理特征。
   3.运用积极心理学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愈发推崇跨学科的融合式发展,心理学正在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包括罗森塔尔效应和破窗理论等日渐渗透到中小学班级管理过程。班主任不妨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以更多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再以更具建设性的沟通疏导帮助学生逐渐远离负面情绪制约,由此在提升沟通有效性基础上培养学生更为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教育的起步阶段,小学时期受到的环境影响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会具有难以磨灭的印记。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从而以良性沟通创造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而要提升沟通的有效性,班主任不仅需要秉承客观公正的核心原则,也需要不断丰富沟通手段,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战略。这不仅是班主任提升班级工作品质和效率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更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刘燕峰.用鼓励点亮心灯: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教学激励策略探究[J].教师,2013(22):25-26.
   [2]支学干.青少年学生产生亚健康的主要成因及体育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06-108.
   [3]李贤荣.对现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代适应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97-99.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