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离不开课程教学,而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之一,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环境,促进学生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然而,体育课程教学是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改善,不仅服务于学生,也服务于企业的需求,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更便捷,同时也使学生以后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团队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  校园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c)-0243-02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从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和服务学生为宗旨,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开发。
  1  校企合作下校园体育文化的意义
  学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及习惯等功能[1]。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协调能力而且教学的开展,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然后享受体育,对它产生兴趣,从而开始养成锻炼的习惯。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和企业共同承担教育任务、组织教学和实践培训等。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交往的能力,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走进企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1.1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并且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然而,体育竞赛能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在整个比赛期间,遵守严格的比赛规则,参与者的情绪、生理反应、意志力等的波动将持续整个比赛。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比赛节奏,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通过比赛学习到更多课本外的知识,步入社会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竞争,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压力,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和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这使得毕业后学生很容易快速改变角色并融入社会变革中[2]。
  1.2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体育运动。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就是要保证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好地帮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还要锻炼身体使之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现在的高职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要求更高,而体育运动能对这种需求加以正确地引导。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包含了体育文化,信息化时代的他们与出生在80年代的学生相比,目前,欣赏高水平的精彩比赛,关注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高职学生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能够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更好地使学生们有一个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
  2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众所周知,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不仅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身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必须拥有这三方面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下进行。近几年,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同时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也越来越突出,表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在不断发展。通过对文献的参考和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目标盲目性
  第一,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不够全面,并且存在着彼此忽视的现象。只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扩大社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没有足够了解职业病的专业身体素质的预防和治疗知识。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应用型人才,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生产一线工作,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身体素质和职业病的预防治疗知识;第三,过分强调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同时忽略了社会适应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然而,这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在体育教育的目标上。在目标层,忽视了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实际需求;第四,体育教师重视体育教学的表达,忽视了目标实施的形式主义。
  2.2 教学内容单一性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学生对当前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以及老师的教学态度的调查;第二,体育教学内容对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选择。通过对各种文献的调查,发现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延续了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主要是田径和三大球。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当的将内容多元化,表达方式可以娱乐化和潮流化,同时,也可以安排个性化的内容,对特定学生实施特殊化培养。   2.3 教学课程设置合理性
  第一,学校应为所有学生提供各种体育课程:它可打破原有的院(系)别、课堂设置;每所学校学生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数应不少于8个;接受同一项目的学生,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年;第二,普通高职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课程中必须课程的数量不得少于108学时,完成所要求的学分并满足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和评估奖学金的必要条件之一。;第三,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兴趣和专业(群)人才提供相应的体育选修课程。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如疾病、因伤和肢体残疾的学生,建立以康复健康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体育课程;第四,要把专业人才培养与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各类体育比赛、体育社团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纳入体育课程管理。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形成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2.4 教学评价片面性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十分片面,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很大部分受教学评价方法的影响。大多学校的评价只是形式化,而且内容都是片面的进行评价,只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技能,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体育精神。另外,都是按照标准进行考核,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2.5 教学条件保障性
  校企合作下,就业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最终目标,体育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并不高。在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馆、运动器材等体育教学设施根本就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正常使用需求,同时,缺乏体育教师也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开展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3.1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体育课程教学
  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文化,而人的发展却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校园文化也包括了很多种文化,而现代体育课程主要是学习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讲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培养体育精神,使学生拥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同时,高职体育课程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具有基础作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一定要有体育课程教学作支撑。
  3.2 体育课程目标的形成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建立新课程体系。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非强制性教育环境文化,它的途径是通过学生和教职工运动习惯的氛围,让学生欣赏体育的魅力,宣传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内化为对体育深刻地理解,从而在行动上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4  结语
  (1)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为了更好地将校园体育文化与企业结合起来,有必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结合企业文化进行联合教学,打造高职院校特有的体育项目,并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2)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应该提升校园管理者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师生相互间的配合,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慣,并且提高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3)通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渗透。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学目标及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根据企业需求改进体育课程,形成良好的氛围,就业后,能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及更快的融入到企业团队中。
  参考文献
  [1] 朱懿奇.高校体育选项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67-68.
  [2] 顾志平.浅析体育运动对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10):76-77.
  [3] 闵学凯.北京农职院机电工程学院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 贺宝华,杨子民.高职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J].运动,2012(4):82-83,76.
  [5] 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260-12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