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信堂扬州评话《杨香武三盗九龙杯》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梦媛

   摘 要:《杨香武三盗九龙杯》是扬州评话大师李信堂先生仅以手稿保存未曾出版的扬州评话话本。话本以杨香武盗宝为主要故事情节,宣扬下层社会江湖侠客惩恶扬善的侠士情怀。其言语妙趣横生,内容生动形象,极具当地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雅俗共赏,作为扬州评话业内文学作品极具研究意义与传承价值。
  关键词:扬州评话;杨香武;数字化整理;艺术价值
  一、扬州评话与《杨香武三盗九龙杯》
  (一)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属于说唱曲艺中评书或评话这一大类别,南方沿海叫评话,北方和华中地区称为评书,其最大特点在于没有音乐伴奏,没有节拍,多用家乡方言进行表演,通常题材为奇闻异事、江湖侠义故事,篇幅一般很长。艺人坐在桌旁说书,以敲击醒木为开始,伴有丰富的动作表演和面目表情。
  (二)李信堂与《杨香武三盗九龙杯》
  李信堂从小和父亲李洪章学习说书,后又师从王建章、王筱堂、王少堂,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他的表演博采众长,形神兼备,情意相贯,张弛有度,代表作有长篇评话《水浒》《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等。《杨香武三盗九龙杯》这一话本是李信堂三代人的艺术与智慧结晶,极具传承价值,但并未公开出版。该作品一直广受大众喜爱,主要是因为话本中所描写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当地建筑特色栩栩如生如同历史再现,这其中很多细节包括历史遗迹都值得后人考证与实地调查,同时对话本自身的语言特点进行评注也很有必要。
  (三)《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由来
  李信堂先生的经历和學养比较独特,他六岁学说书,十三岁过海,说了多年《彭公案》之后,才转入王派《水浒》。《彭公案》系列的艺术影响挥之不去,他还进一步把《彭公案》改编成《杨香武三盗九龙杯》。这一改动,在立意上较原作提高一步,在审美情趣上则反映了李信堂先生个性化的选择。这就是注入幽默诙谐乐观的趣味,褒贬评价寓于风趣故事之中,形成特殊的调笑风格。在《彭公案》原书中,杨香武三盗九龙杯,是出于对黄三太的羡慕和嫉妒。他是一个轻功很高但是心胸不宽的人物,是书中一个配角。而李信堂改编的杨香武,责怪黄三太没有绿林骨气,于是三盗九龙杯,给黄三太出难题,聊示惩戒。这样的故事氛围真实轻松,杨香武主动出击,但是并没有血海深仇,或者逼上梁山的无奈,这只是一种惩戒。李信堂先生把这描述成一个武林怪杰对各种达官贵人、自以为是者、得意洋洋者的戏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语言由此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喜剧效果也非常强烈。杨香武这个武林怪杰,被描绘得仿佛乡下怪老头,穿戴打扮很普通,还总是自己背着个包袱。他又瘦骨嶙峋,好像一阵大风就能吹倒。这副模样很不起眼,有地位的人看不起他。他到王府去找熟人,但是一大群门官挺胸叠肚、鼻孔朝天,不让他进去,也不给他通报。杨香武的性格被塑造成愤世嫉俗又带着冷幽默,喜欢恶作剧,言语阴阳怪气的样子。这样杨香武碰到“上等人”及其狗腿子,经常会产生各种冲突和戏剧性,产生很多笑料,冲突的结果基本是杨香武占上风。上面这个情节的结果,或者是王府里的重要人物知道杨香武厉害,亲自迎接出来,给那群不长眼睛的门官一些尴尬,或者是杨香武自己有特殊办法进去,把失职责任留给门官,让听众觉得有趣又好笑。
  二、内容与对比研究
  (一)内容研究
  通过阅读评书版《杨香武三盗九龙杯》了解整个故事来龙去脉:清代康熙年间,河北才子杨光之子杨香武自幼习武,身怀绝技,贺号“赛毛遂”,行侠仗义除暴安良。黄三太打虎救驾,御赐黄马褂,杨香武心中不服,夜入宫中,盗出九龙杯,不料又被人盗走。杨香武二次盗回九龙杯,送回宫中。索亲王不信杨香武有此绝技,他三盗九龙杯,使得索亲王心服口服。故此为“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手稿的录入。
  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李先生自己着力打造的杨香武其人,并不是按照传统的英雄形象来刻画。杨香武打扮土气,干瘦干瘦,像貌平平。但是详细描绘中,杨香武又给人深刻印象——“这个人多瘦啊,就像瘦得三根筋攀着一颗头。不过,瘦虽瘦,这双眼睛有神,黑珠子漆黑的,周围雪白的,一点斑点都没有,眼珠子好似铜丝穿就一样,滴溜溜滚圆乱转。”这一形象和我们想象中的英雄人物差之千里,更突出了评话艺术的滑稽、活泼的色彩,引人入胜。
  其生动的地方性语言的表达方式更作为书中一大特色,人物间多对话,例如:“贤徒!不要难过,赶快回去看望你的父亲,请医调治。”“师爷!小徒不仅是为父病难过。”“那你还为什么流淚?”“小徒是为的前途。”“此话怎讲?”“因小徒是弟独子一个,如回去父亲病好不了,如家父有不测,小徒就不能分身回来同恩师学艺了。我学艺未成,前途就没有了。小徒为这两件事才难过的。”“哈……好!”黄三太一听心里叫好,年轻人想到前途哭下来,有出息的,就怕为吃穿哭下来,就没出息了。“贤徒放心,你只管回去,替你爹爹治病,你父亲痊愈最好,如有不测,就不要你分身来学艺,我到山东去找你,教你的武艺。”此段话中,基本为两人的对话,并无其他旁白注释,通过语言我们便能得知二人的师徒关系以及人物性格,徒弟恭敬有礼,尊师重道,满怀理想抱负,黄三太侠肝义胆、重情重义,对徒弟也有心栽培、关爱有加。同时,语言的生动描述更容易让人产生画面感的联想,通过语境构建情景再现。
  (二)横向对比
  同题材不同形式文学作品对比。在研究评话的同时为了对故事情节本身加以透彻的了解我们阅读了相关文学作品,《杨香武三盗九龙杯》作为《彭公案》里不可缺少的重要情节,李信堂的评话作品把这一情节细化放大,形成另一种风格的艺术作品。由于李信堂先生的经历和学养比较独特,他六岁学说书,十三岁过海,说了多年《彭公案》之后,才转入王派《水浒》。《彭公案》系列的艺术影响挥之不去,他还进一步把《彭公案》改编成《杨香武三盗九龙杯》。《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一节章回,更多的是作为情节需要的串联,体现文学价值,语言华丽,客观呈现故事,赋有文学色彩。而《杨香武》这一情节成为独立剧目是通过加入大量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情节剖析,并且以艺人评述为主,更强调主观意识。   除了生动的对话表达外,扬州评话中对事物的刻画也是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例如:“在山峰后面蹿出来一只猛虎,头一低嘴一张,尾巴一翘,望住康熙,泼牙舞爪,摆尾摇头,连声呼啸,康熙一吼,望住老虎,心直跳动,这只老虎那块来的,要死多大啊,像古牛一样,说它眼似铜铃,光闪电,虎尾如同竹节鞭,爪似铁戈牙似剑,全身毛发似金线,一声西叫惊人胆,吓得飞兽万兽惊,众百姓不得命了,人都朝外挤,挤也挤不出去,一挤人更乱,有的人都被挤得抬起来了。”这段话是对猛虎的形态描写,从局部到整体,没有直接写老虎的凶猛,而是通过对老虎的特征描写便能让人感受到阵阵威力,加上众人的反应作为侧面描写更烘托反衬出老虎凶猛逼人和当时情况的危急,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三)纵向对比
  南北评话对比的研究。涉及了解北方同题材“杨香武三盗九龙杯”评书版本,进行南北方语言特点比较发现,北方多以靠近普通话的“京片儿”为讲述语言,普遍大众都能听懂易接受,节奏适中,多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主,受众群体广。扬州评话在内容上更为细致精彩,同时还兼有艺人的评论部分,最重要的是其语言特色,用地方方言来演绎故事需要的独特尺寸,必须用方言讲述出来才能有想表达出效果的尺寸。这种方言式的评话演绎艺术形式在与其对应的方言区演出效果特别好,而这样的艺术形式很难离开本乡本土也成为了扬州评话扩散发展的最大掣肘。在遇到这样的问题后,规范和细化李信堂先生手稿中专业性词语或特殊方言成为我们主要集中精力攻克的问题。
  三、《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课题以评话艺术家李信堂《楊香武三盗九龙杯》手稿为研究对象,对扬州评话和李信堂先生的艺术特点及其艺术价值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让更多人认识到扬州评话这一艺术奇葩应该在怎样的社会条件下传承、发展和创新,使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数字化录入不单单是将其手稿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呈现,其中涉及方言文字的求证转换,从扬州评话的起源入手,在表演成份和要素,原始资料的查阅,语言语法的结构,叙述的交流形态,及口头性与书面性的双向研究上对手稿加以完善与抢救,激发大学生创新和发扬平民文学、民间曲艺的意识。
  李信堂在总结自己的艺术人生时强调,扬州评话得以传承的背后,最大的秘诀就是“常说常新”。“常说常新”是李信堂一生的追求。扬州评话在经历了自己的发展和辉煌之后,正面临着传承、创新和发展等诸多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李信堂严肃认真地指出,扬州评话要想再次复兴,必须创新,也只有创新才是出路。李信堂反复强调,评话是老百姓的艺术,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深入观察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扬州评话创新的生命。
  在扬州评话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民风习俗元素的融入,不仅让故事更加真实,更让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扬州评话中。对于普通市民,“民俗风情自然融入他们的生存环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东西就统一在民俗风情中”。乡土文化、民间礼俗在普通民众精神生活中,既是必须了解的社会生活知识,也是一种娱乐需求。
  《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话本抢修整理不只是对评话界内作品丰富度的完善,更对当地地方文学研究和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作为本次SRT项目内容,我们将继续投入对手稿的录入整理,使《杨香武三盗九龙杯》作为扬州评话中一重要经典话本得到其应有的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董国炎.李信堂先生评话艺术特色初探[J].江海学院学报,2009(2).
  [3]李燕.扬州评话《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文化与艺术价值[J].艺术百家,2017(5).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6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