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谭玲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有效地学习,促进自身的终身发展。本文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几个阶段阐述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并总结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学习能力;实践与探索
  网络飞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换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直面社会,加上其在学习上的固有特点,大部分人对书本知识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学习效率不高。另外,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最大途径。将知识与互联网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趋势。
  1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准备
  1.1 构建宽松的网络学习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会利用网络查找学习信息。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工具,方便学生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学习。因此,构建宽松的网络环境非常有必要,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2 丰富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将网络素材融入日常教学中,将互联网技術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开展教学。教师还应整合各种网络资源,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角色,不断学习教学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探索
  2.1 课前准备
  (1)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不知道从哪入手。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前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并明确学习目标,告知学生知识点,并列明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学习标准以及达到标准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信心。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要为学生编写学习辅导提纲,细化学习目标,明确指出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要求。例如要求掌握的重点、突破的难点、完成的练习以及完成时间等,让学生在提纲的引导下主动看书学习,真正起到辅导作用。
  (2)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索、研讨、交流,构建知识结构。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纲要,运用课本、参考书、网络资料自主学习。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地看书学习,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化网络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可能还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讨论或重点讲解,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2.2 课中强化
  (1)针对性讨论。通过课前准备,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直接略过;对于较为重要或者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通过前期学生的反馈,整理知识重难点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讨论。教师先将要讨论的知识点以发布任务的形式告知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将自己的观点及时传达给老师。通过此教师可以整合学生的学习信息,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
  (2)理论应用于实践。很多学生对知识点了如指掌,但一旦结合实践,就不知道怎么去操作和应用理论,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断层、衔接不上。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相应视频展示给学生,或者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视频进行演示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
  (3)实时测试。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基本能掌握相关知识点,但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例如智慧云平台,发布小测试让学生完成,让学生自我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平台可以看到学生的完成时间以及完成情况,以此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情况或者是否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测试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材料题。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视情况指导个别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践证明,测试能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点评。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将学生的讨论结果以及测试结果投放到大屏幕,教师分析学生易错之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个别学生的知识漏洞,有针对性地及时更正学生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3 课后拓展
  (1)补充资料。每门课程或知识点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很多学生没有思考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不能灵活应用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提供相关链接供学生学习,找出一些跟课程相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自我评价。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布置课外作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很多学生因为忽视了课外的复习、练习,不能及时地复习、总结所学的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可以起到强化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练习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3)课后交流。笔者经调查发现,当学生能较快解决学习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而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却得不到解决时,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放弃该专业所有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交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教师应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3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
  3.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
  由于学习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常对其非常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因此,学生能够较为合理地分配时间,按照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各个任务中的知识,甚至能做到超前学习。教师将激励机制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应用主要是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对工作、生活有帮助的软件应用较少。例如,有些同学不会发电子邮件,只会直接传输文件;Excel用得不好,数字计算借助计算器等。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提高了学生网络技能,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需要熟练操作利用各种软件和搜索引擎,根据学习任务中的问题,搜索相近或相关的知识,并能尝试应用。
  3.3 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中得到解脱
  传统教学中,课前点名、课堂练习、检查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网络时代,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轻松了解学生的到课情况,掌握学生课堂练习情况以及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实现学生轻松学、教师轻松教。
  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高职教育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变革创新。互联网技术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转变提供了路径,为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对此,高职院校需要不停地实践、探索与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洪志强.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252-253.
  [2] 刘影.“互联网+”时代高职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94-96.
  [3] 孙国忠.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7-9.
  作者简介:谭玲(1988—),女,湖南衡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税法,经济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