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普及程度不深,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德育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小学德育教育问题日渐突出,这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成为许多学校共同的认知。在体育教学上传授德育教育知识,可以为孩子们早期思想观的形成,树立正确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而体育课存在更是为此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是现教师广泛探讨和研究的话题,需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一、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困境
  (一)学校教育重智力训练,轻德育培养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仍是延续传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技巧的习得,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小学体育课堂里很少涉及道德教育的内容,仅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小学生自我意识薄弱,难以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学校营造出一种考试至上的氛围,忽视道德氛围的营造。学生普遍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优秀的学生,因而只关注自身成绩的好坏,忽视道德修养的提升。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因此,学校注重成绩的同时,也要把道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学校德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缺少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缺乏相应的德育课程,缺乏相应的道德师资队伍,缺乏相应的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也忽视德育教学这一关键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受到合理的道德教育,德育的影响力度不够广泛,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德育素养不高。学校环境不利于道德的传承和推广。校园内的基础设施缺少人文内涵,较少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学校周边的娱乐设施,如网吧等不利于高尚道德的传播。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一)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来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小学生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所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儒雅的谈吐来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竞争,提高竞争意识。“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每个小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进取心,都有强烈的竞争和争强好胜心理,体育的赛事和测试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满足他们合理竞争的心理。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为了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不可避免地會出现一些违规现象,这就需要德育的引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竞争中得到快感,在失败中接受教训,从而完善竞争心理,激发竞争的激情。
  (二)通过体育游戏教学来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上,单纯的体育理论教学是非常枯燥的,另外学生们也不爱听,大都是敷衍的态度,小学生就爱玩游戏,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教学法来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体育游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1.跑步接力比赛让学生分小组比赛,同时设置好游戏规则,不能串道,不能插队,不能推人。在接棒中肯定有人跑快跑慢,因为跑慢而输掉比赛的队伍,难免会抱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及时做好疏导心理,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仅仅只是个游戏而已,告诫他们胜败乃家常事,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比赛,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2.篮球比赛比较注重动作的规范性、标准性,如何传球,如何带球跑,如何守人,如何拍队员球都有其标准。因而在做此游戏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们详细讲解篮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就其规则进行示范,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其比赛要领,可以通过此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默契意识。3.拔河比赛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活动的游戏,因为这是一项持久战体育游戏,不过教师可以借此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耐力精神还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拔河比赛中,教师还可以教学生如何排兵布阵,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
  (三)在行为规范中渗透德育
  体育课有其特定的纪律和规范,而这些纪律和规范同样属于社会规范准则的组成部分,学生须在其约束下形成必备规范的意识,遵守相应的规则和秩序。体育课堂中的行为规范是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对学生养成良好品德习惯和作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体育课的行为规范渗透在体育课堂的方方面面。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利用体育课重视规则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和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例如,学生通过队形队列的严密训练能够认识到行为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道德作风和行为。纪律教育有利于学生对外在、形式化的规章制度的内在认同,而学生对于道德准则的内在认可亦是学生未来践行道德规范的重要前提。
  (四)通过课堂表现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具有大空间性,集体性、运动性等特点,使德育的理论能够与实践具体地结合。例如,接力跑、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需要运动员集体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小学生在进行这些项目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瓶颈性的困难,会有放弃的思想、气馁的表现、相互抱怨等现象,这就需要体育老师把德育的思想灌输给孩子们,引导孩子积极的情绪,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差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表现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尤其是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老师有天然的崇拜,良好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一种强化德育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绍花.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田径,2017(12):35-36.
  [2]王晨静.小学体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德育问题[J].学周刊,2017(34):150-151.
  [3]张杰.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