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海英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国家提倡全民阅读,提倡阅读经典,静心阅读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感动和仪式感,如蚌壳中的珍珠,因岁月积淀、文化的浸染而熠熠生辉。阅读要从娃娃抓起,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依据新部编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每学期阅读要达到20万字,阅读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至关重要。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照亮人生。要坚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063-03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学习的关键。学习语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积累大量的优秀的古诗文,要读有所悟,感悟表情达意的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采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交流阅读收获,积累语言,积累素材,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不断的课内外积累,也能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课外阅读量六年不少于140万字。”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注重语文阅读教学,要不断注入新鲜元素,从教学内外多种渠道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进而提出几种有效可操作的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热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一切课程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从起始年级起就对阅读充满兴趣,并从中收获阅读乐趣,从阅读中感悟人生。教师从学生入学起就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书籍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爱上学习。把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阅读乐趣。刚入学的学生因识字量较小,可推荐精美的绘本,每日抽空带着学生看绘本,感悟画面的美感、情节、道理,用简单语言说一说收获。随着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拼音读书,可逐步推荐读带有拼音的读物,故事一定要简短且有趣味性。为了提升阅读趣味,选择篇幅较短的儿歌、诗文、小故事,训练学生用手指指着字逐字逐句的朗读,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不拖调、不唱读,建立语感。逐步增加难度,由朗读变为背诵,提升读书积累成就感;齐读、男女生轮流读、小组赛读、赛背诵等阅读方式均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当学生因阅读兴致漸浓,每日将一个个蕴含深刻、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带到课堂上,由教师为学生讲故事,天长日久,慢慢放手让学生轮流为大家讲故事,教师为其指导、点评并激励学生将故事讲得好,则会影响更多孩子爱上读书;同时引导听的同学专注听,听后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此外,有效利用阅读课开展多种阅读活动,可以是整本书阅读指导,老师要甄选好书为学生上好阅读导读课、阅读推进课、阅读交流课,抓住精彩片段、经典内容朗读体悟,感受书中人物与情节,让每一位小读者与书中人物情景对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他们现在一听说什么书好看都纷纷主动去互相借阅,读后在课上积极交流;连课下也会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感兴趣书目,班级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厚了,阅读兴趣大大提升。为了提升学生感悟力,还可以将故事内容,具体故事情节,不同人物,不同事件发展过程,引领学生感知故事画面、思考故事人物、情节变化以及最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体会其的道理。每学期还会为他们甄选推荐题材多样,文质兼美的书目,要求孩子们每日书包里装一本课外书,有效利用早读、阅读课、班会,让孩子们学会凝神静气读书,依据书的容量,每日坚持读书,每个孩子一月阅读一本书时间很充裕,有利于孩子们读书后产生一些想法。每月月底会依据学生阅读情况安排一次阅读汇报展示,或是对整本书的感悟,或抓住一篇文章谈主要内容,或抓住书中一个人物谈理解。更加明确一点:阅读兴趣是需要一点一点培养的。现在学生一到校就能安静读书,读书的兴趣日渐浓厚;有好多孩子也因此更开朗,知识储备逐日增长,对真善美已有了自己的判断。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全副精神去做事。”通过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做到“我爱读书”。
  二、培养阅读好习惯、方法指导
  读书,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方向,读书越投入,越爱思考,善于积累,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让学生明确读书内容是阅读的首要目的。许多家长和孩子并不清楚怎样给孩子选择书籍,读什么样的书,读书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漫无目的胡乱读,终究也不会有什么成就。要使家长学生进一步明确:成才者必先从学习开始,而学习应以读书为之根本。因此在阅读指导上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读这本书。
  每学期制定详尽有效的阅读计划是必然的,选择适合本年级的阅读书目,将优秀书目推荐给学生,并组织各种读书活动,有效科学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引导他们静心阅读,读有所悟。
  (一)读法指导
  正确的阅读方法会让学生提升专注力,提升朗读水平,经过持久训练学生会变得温文尔雅,阅读课上让学生共读一本书,时而是故事书,时而是古诗书,教师只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指导,双手捧书,坐端正,眼离书本一尺远,字正腔圆放声朗读,做到既不拖调,也不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长句子时教师要加以指导,一遍读不好读两遍,好文章好段落多读几遍,有深度的文章可以在朗读后以多种方式交流读书心得。
  (二)读想结合
  读书使人内涵,思考使人深刻,交谈使人思辨。使学生懂得读书必须思考,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多开展读书活动。学生每天至少要保证坚持读书半小时,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获。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对所读书目有所思考,从开始的简单问题逐步过渡到有深度的问题,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怎样?简单说说故事主要内容,你喜欢这个角色吗?你对这个角色怎么评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可否给这个故事再续编一个结尾?一个问题也可以听多个孩子发表见解,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发散思维。多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不同类型的读书交流活动,如我爱阅读主题班会、讲故事大赛、好书推荐。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开展读书辩论会、表演有关读书节目、做读书小报、写读书心得,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读书质量,学会了选择有益身心的好书,学会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三)读写结合
  教育家徐特立主张:“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训练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的好习惯,一是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二是要培养学生善做笔记。能够依据课文的重难点提取文中关键信息,在文中圈画批注,能够依据老师所提问题准确地画出答案。读书也是一种创作,学生可以在书上做批注,也可以在读完文章后写读后感、摘抄好词好句。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而言,写好一个段落、开头、结尾不失为一种好的练笔方法,读累了,都可以在本子上画一幅相应的插图画,也为阅读增添了无限乐趣。
  三、读书提升品质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能举一反三。”语文课本文章毕竟有限,学生若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要多读书。教师在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的氛围和交流平台。室内外设置图书角,并设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倡导学生无声课间,畅游书海;教师也将好故事带入课堂,将有趣的故事、值得思考的故事、文质兼美的诗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美语言文字的熏陶。引导学生课外读各种类型书籍,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检验读书成果的同时,开阔视野,享受阅读趣味,提升读书乐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使人通晓事理,许多人生哲理不用多讲,自然而然懂得;读书使人目标高远,不在乎个人得失;读书使人见识不凡,卓尔不群;读书使人做事条理清晰,与人相处舒适自然。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读书影响着孩子们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体验乐趣,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梅花.浅议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4).
  [2]柳芳芳.小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4,(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