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翟清云 牛东东

  摘 要:该文介绍了采用农业生态防控、物理防控、生物农药防控等多种草莓病虫害防控绿色农业技术,确保生产出优质安全草莓,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圖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081-03
  草莓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随着需求量不断加大,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一味地追求高产出、高收益,往往忽略了农药残留等带来的危害,造成品质下降、口感变差。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农业部认定的“国家农业和科技创新集成示范基地”,与中科院相关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多年来在果蔬绿色防控技术方面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本文结合示范推广实践,对总结出的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生产提供参考。
  1 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
  设施草莓病虫害发生贯穿整个生长周期。灰霉病多发生在花期,18℃~28℃适合病害发生;白粉病在20℃左右侵染严重;病毒病主要发生在重茬地块,通过粉虱等虫源传播;炭疽病和红中柱根腐一般在多雨季节、低洼地等条件下蔓延较快,可在较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黄萎病多发生于连作地块;另外细菌,真菌性叶斑病和菌核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蚜虫、螨类害虫、粉虱、蓟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在设施栽培下可周年发生,其中斜纹夜蛾在9月中下旬危害严重;地下害虫以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发生普遍。
  2 设施内环境调控
  2.1 光照 光照作为影响设施草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日常除了需要经常清扫冲洗大棚膜外,还要尽量通过揭盖保温设施来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苫等覆盖物要提前揭开,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下午可适当延迟封棚。另外,在连续阴雨雪天,棚内光照满足不了植株生长需求,应采取安装补光灯等措施来补充光照。
  2.2 温湿度 温湿度在草莓生长发育阶段有所不同,扣棚增温后要满足不同时期植株所需要的适宜温湿度。因设施栽培草莓开花结果连续不断、交叉进行,在现蕾后白天应保持24℃~28℃,夜间6℃~8℃,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草莓的开花结果。设施大棚内应通过植株铺设黑色地膜和麦糠等措施来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杂草丛生,减少病源,确保植株健壮生长,棚内以70%~80%的相对湿度为宜。
  2.3 气体调控 为达到草莓优质高产,可通过设施内释放二氧化碳来实现,提高光合作用,使草莓提早10d左右上市。具体操作方法是采用小苏打(即做馒头用的碱面)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相同量的磷酸二氢钾,2种物质在水中发生反应会释放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来释放二氧化碳进行调控。
  2.4 肥水 主要采用水动注肥泵精准灌溉系统结合滴灌配套使用,注肥比例精确,注肥均匀。在前期温度较高时,应在下午冲肥浇水,温度较低时在上午进行,尽量避开阴雨天。需要注意的是,在温度较低时,应先提高设施内温度再进行浇水施肥,然后加大放风量进行排湿。草莓生长周期长达将近10个月,应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植株早衰而影响产量。一般在植株成活至覆盖黑色地膜前后冲施大量元素平衡型肥料2~3次,从覆盖地膜后至现蕾,每隔10d左右随水冲施腐殖酸和大量元素平衡型水溶肥,花前7d需停止浇水;开花后,每15d左右冲施1次大量元素高钾型水溶肥料,促进果实膨大着色。开花结果期结合喷药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酸水溶液等叶面肥,提高单果重和含糖量,使口感更佳。
  3 绿色防控
  3.1 农业防控
  3.1.1 品种选择和培育壮苗 选用抗病性强、口感好、早熟、产量高的草莓品种,采用土壤肥沃、高海拔、高纬度异地育苗方式,可选用组织培养的脱毒无病苗或上年越冬的健壮苗繁育,避免植株带病繁殖,进而获得优质壮苗[1]。壮苗应选择具有6片叶以上、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叶柄粗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保证顶花芽分化完成,同时单株鲜重应在25~30g。
  3.1.2 土壤消毒 定植前1个月左右,施腐熟的干鸡粪45t/hm2(也可适当减少15t/hm2干鸡粪用量,增加矿物源腐植酸使用量3t/hm2,减少地下害虫及病原菌的带入量),选择夏秋高温季节,在播种定植前20d以上进行。清园后,撒施农家肥等有机肥以及30~50kg的石灰氮,深翻旋耙土壤,然后盖上塑料布并进行大水漫灌,密闭大棚增温。在密闭大棚几天后,选择晴朗天气,棚内可按每m3  4g硫磺和8g锯末的比例放置,锯末间隔2m堆放摊平,上面撒上硫磺,于晚上7点左右倒入酒精点燃,封闭10d左右后完成消毒,然后打开放风口进行通风,再次翻耕土壤整地,晾晒7d以上即可移栽定植。起垄前,再撒施600kg/hm2复合肥和75kg/hm2硝酸铵钙。
  3.1.3 实行轮作制度 应选择多年未种过草莓的田块作为大棚草莓的生产本田,前茬最好是豆科、油菜等作物,尽量避免与茄科类作物连作,预防土传病害以及灰霉病等共同病害的发生。
  3.1.4 合理定植 草莓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大行80cm,小行40cm,深度在20cm为宜,要求畦面平整。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中上旬至10月初。定植时,株距15~20cm,行距25cm左右,密度为12万株/hm2左右。草莓苗栽植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土壤表面平齐为宜,保证“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应立即浇定根水,并在植株成活前保证垄面湿润。移栽时要将茎的弓背朝向垄沟,保证花序和果实尽量着落于地膜上,减少灰霉病等病害发生,提高果实品质。
  3.1.5 植株整理 设施地草莓扣棚后,室内温度逐渐升高,植株迅速生长,会出现较多的匍匐茎和分蘖,应及时去除,防止养分流失,保证养分集中供应主茎,使迅速萌发的顶花芽抽生出健壮的顶花序,促进草莓提早开花并生长出优质果实。此外,要及时清除老、衰、病叶以及过多、过弱的花序和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最终生产出高品质的草莓。   3.1.6 田间除草 草莓定植成活后,在11月份左后会覆盖黑色地膜,此时应将草莓苗整个抠出地膜,防止垄面上杂草生长;垄沟则一般铺设5cm左右厚的麦糠、菇渣等用于除草[3]。也可采用药剂除草,如可用10%精喹禾靈乳油40~75mL兑水30kg进行喷雾。
  3.1.7 清洁田园 应保证棚室内干净整洁,将清除的病叶、杂草等及时带出棚外进行清理掩埋,减轻病虫危害。
  3.2 物理防控
  3.2.1 隔离和驱避 设施草莓栽培所用的塑料薄膜主要是实现避雨栽培,提早上市,棚室所用40~60目防虫网可防止虫害侵袭,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中小棚地面覆盖银灰色地膜,或在大棚四周悬挂15cm宽银灰色膜条,可用于驱避蚜虫等虫害。
  3.2.2 色板诱杀 蚜虫、蓟马、粉虱等害虫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不同害虫对颜色的趋性原理,购买或自制色板进行诱杀,其中蚜虫和粉虱可通过黄板诱杀,蓟马需蓝板诱杀。具体操作方法:出苗后,在植株上方30cm处悬挂450~600张/hm2色板,色板的数量可根据虫害危害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不同色板可单独悬挂于行间,也可以2种交替悬挂,待害虫粘满后及时更换,达到诱杀害虫的效果。
  3.2.3 灯光诱杀 棚内可悬挂波长为585nm的LED水盆式杀虫灯,全天候持续开灯,用于防治白粉虱;另外,每hm2可挂15个频振式杀虫灯,接虫口距离地面为100~150cm,可在晚上9点到第2天早晨4点的时间段开灯,效果较好。
  3.2.4 信息素和糖醋液诱杀 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可选择水盆式诱捕器或者干式诱捕器,在诱捕器里放置科云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等不同性诱剂诱芯,每hm2挂15个诱捕器,挂放在离地面80~100cm的位置,做好田间虫害监测预报。糖醋液诱杀可结合性诱剂使用,盆内装上糖、醋、酒、水按1∶4∶1∶16的比例混合好的糖醋液即可,每hm2悬挂15~90个即可。性诱剂每月更换1次诱芯,糖醋液需每周更换,每天应检查诱捕到的害虫并及时清理,根据需要酌情进行药剂预防治疗。
  3.2.5 饵料诱杀 蝼蛄和地老虎对草莓产量危害严重。可以先将羊粪、牛粪、兔粪、马粪作为饵料厌氧发酵30d,棚内挖5~6个长30cm、宽30cm、深20cm的坑,将发酵好的饵料放入坑内,可以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3.2.6 草木灰液治虫 清早植株露水未干时将筛好的草木灰撒施在叶片上,蚜虫会因呼吸孔堵塞而窒息死亡,每隔3~5d撒1次,连续2~3次即可;也可按1∶5的比例将草木灰和水浸泡24h取其滤液进行喷施,在防治蚜虫的同时,可以补充钾肥。
  3.3 生物防控
  3.3.1 病害防控 灰霉病和菌核病可选用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500~8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750倍液喷雾;白粉病可选用2%宁南霉素水剂260~400倍液、1%蛇床子素水乳750倍液喷雾。利用4%科云新奥苷肽水剂750倍液可防治草莓病毒病、兼防细菌真菌性病害[2],木霉菌对灰霉病效果明显。利用S-诱抗素可诱导植物抗性,预防病毒病的发生。炭疽病和叶斑病可选用56%氢氧化铜水分散微粒剂500~700倍液喷雾或灌根。以上药剂每隔7d喷施1次,收获前10d左右停止喷药。
  3.3.2 虫害防控 斜纹夜蛾可选用200亿PIB/g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1000倍液喷雾;甜菜夜蛾可选用30亿PIB/mL科云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50倍喷雾;棉铃虫可选用5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50倍喷雾;利用玫烟色拟青霉防治粉虱。蚜虫、粉虱和蓟马可选用3%除虫菊素乳油800~1200倍液、0.5%苦参碱水剂8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螨类害虫可选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0.5%苦参碱水剂100~300倍、25g/L多杀霉素悬浮剂150~250倍喷雾。如扣棚后,可通过黄板诱杀和LED灯检测粉虱和蚜虫的危害情况,通过释放丽蚜小蜂、瓢虫、赤眼蜂以及悬挂瓢虫卵卡可有效防治粉虱、蚜虫等害虫。用尿素、洗衣粉和水按照4∶1的比例喷洒植株,可以减轻蚜虫、螨类等害虫危害。
  3.3.3 地下害虫防控 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可用0.2%苦参碱水剂540~810mL/hm2灌根、2.5%鱼藤酮乳油700~800倍液灌根、23×108~28×108活孢子/g绿僵菌粉剂2kg/m2撒施;移栽定植后,将昆虫病原线虫和s-诱抗素随水滴灌至土壤,也可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4]。
  3.4 科学用药 目前可采用超低量喷雾施药装置,减少用药用水量,尽量避免药液损失浪费,喷雾雾化效果好,植株喷洒均匀细致,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明显提高,节省人工,降低成本。此外,应注重药剂之间的复配来提高药效,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农药而产生抗性,在合理的间隔期内用药,防止药害发生。
  参考文献
  [1]吉沐祥,姚克兵,王建华,等.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6(9):148-151.
  [2]GB41/T 1044-2015,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S].
  [3]候纯旺.长丰县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4):78-79,138.
  [4]冯振群,翟清云,卢清.河南大棚西瓜环保节源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6,29(9):49-50,58.
  (责编:王慧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4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