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百元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础和教学整合。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为注重对小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也提升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教育从来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其还包括对人思想品德层面的教育,即育人,在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育人比知识教学更为重要。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其中传达出的作者情感,感悟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生字学习、文学常识学习、思想品格塑造、文化修养提升等,例如可以从《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体会父爱的伟大,从《观潮》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等。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将阅读教学视作生字学习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设置以及相应的拓展,没有起到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沉闷的课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给学生带来了压抑感,影响小学生天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失去兴趣和期待。综上所述,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也导致其有效性不足,无法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不同年龄层的特点。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小学生,其认识能力以及情感感知能力不强,如果开始就介入阅读教学的情感内容,很多小学生无法感同身受,会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小学生带入课文或者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这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功底,自觉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和文学素养。在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中,能够给小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相对于传统的且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学习人教版《升国旗》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这一课的生字“中、五、立、正”,还需要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祖国的自豪感。为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选择在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升旗仪式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升旗仪式中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好地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欢表达的年龄段特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国国庆阅兵以及登月成功等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创建一个较为庄严神圣的课堂氛围,然后邀请两名学生扮演升旗手,模拟升旗仪式。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下,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对祖国的自豪感,实现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情感的教学效果。随着“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望着国旗,我们敬礼”的琅琅读书声,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也能够强化他们对国旗的尊重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会映射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加强家校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途径。小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是其与小学语文教师相处时间的几倍之多,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阅读习惯培养中的“主阵地”地位,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实现学生阅读教育,给予小学生潜移默化的阅读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目标,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读物,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有着严重的手机依赖症。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也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尤其是阅读习惯的培养,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小学生阅读的持续性。为此,教师可以号召家长放下手机,关注学生阅读成长,能够陪同学生阅读推荐读物或者观看相应的影视资料,例如《爱的教育》的阅读,家长在陪同学生阅读过程中,也能够引发思考,反思自己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还可以与学生展开探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这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提升很有帮助。通过家校合作以及家庭教育形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能伴随学生一生,对学生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三)提升阅读感染力,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富有感情的阅读,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感染,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需要教师在朗读或者带领学生朗读时,提升朗读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实现一定的角色带入或者情感带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观潮》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情境创设和朗读两种手段,将学生带入到钱塘江观潮的情境中。“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读到这里,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展开想象,想象钱塘江大潮袭来的情景,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如临其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揣摩字句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例如《观潮》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起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里为什么要用比喻呢?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四)联系生活实现读写结合,注重学生品格培养
  联系生活实现读写结合,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品格的培养,对于其有效性提升大有助益。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讲述或者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主题写作,在写作中体悟父亲对自己的爱,加深对父爱的理解。通过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的推敲,体会父亲对阿曼达深沉的爱,也感悟父子之间的信任。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说过什么记忆深刻的话,同时感悟父亲承诺的重量。在读到阿曼达让同学先出来时,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也是一个教学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或者进行角色代入,假设自己是阿曼达会怎么做。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章推敲和精读,能够不断挖掘教学的切入点,由此引发对学生思想品格的教育。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融合生字识记、情感培养、品格素质提升、写作技巧学习等多项语文教学目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类教学。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存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问题,需要我们从家校合作、课堂情境创设、读写结合以及情感共鸣等多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提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唐亚平.信息化校园背景下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2).
  作者简介:刘科利,1978年生,女,湖南桃江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