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毛世和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合理,存在枯燥、模式单一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难以有效提升。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新探索,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特点以及实施原则,分析“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域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B-0093-02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模式单一,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从看、听、说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并且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自主性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一、“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特点及实施规则
  (一) 发展性特点及实施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主要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体性发展,并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体现出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认知世界,而且能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活的技能和规则。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受到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即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感兴趣,但是对于教材深层次的内容难以理解,就会对教材内容持有不同的意见。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处理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同时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也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解,从不同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互动性特点及实施规则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鼓励教师与学生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递,这体现出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互动性的特点。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一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和教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同时教师又是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关系,教师不仅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解,也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通过采取新的教学理念以及自由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自由讨论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满足知识探索的需求,从而改善师生关系。
  (三)多样性特点及实施规则
  “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不仅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也由原来重点由教师“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不再是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体现出了“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尤其重要,由于知识的多元化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所以在实施“视域融合”教学范式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学生,不仅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语文基础知识,也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由讨论的过程中探索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二、“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语言优美、意境深刻的文章,对学生语言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很容易在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中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将这些语言优美、意境深刻的文本提炼出来,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此,“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興趣。
  例如,《绿叶的梦》一课,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对童年时代丰富有趣生活的回忆,重点记叙了作者和同学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采集树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之情。对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针对课文的重点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 。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应用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就是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视域融合”教学范式,需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且相互尊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升语文感知能力。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互动和交流,教师可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以往的“死板”的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改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审美感悟能力。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以《夏夜多美》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夏天夜晚的美景,然后讲述关于星空的故事,或者让学生将自己知道关于星空的故事讲述出来,营造出浪漫的教学氛围,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内容的魅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 增强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对此,“视域融合”教学范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时,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增强教学的开放性,设定多元化的文本解读,让学生能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以《乌鸦喝水》这一课为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视域融合”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设定一个教学主题,即向学生提问:乌鸦看到一个装水的瓶子,应该如何在不打破瓶子的情况下喝到水?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找出课文中的办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判断,并大胆发表看法,说出自己是如何帮助乌鸦喝到水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踊跃发表看法,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敏.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
  [2]于洪祥.视域融合:理答问题的另一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17,(27).
  [3]倪凯颜.教学对话:走向视域融合的师生共长[J].教育视界,20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2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