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郝欣

  摘 要:民族音乐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将民族音乐元素用于高校音乐教育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音乐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予以应用,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了解更多本民族的优秀音乐元素,学习和创造新的歌曲,使民族音乐元素得到传播。民族音乐元素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也是现代音乐文明的基础,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声乐教学;音乐教育
  1 民族音乐元素
  音乐元素是构成音乐艺术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音色、节奏、唱腔、和声等,民族元素包括民间手工艺、歌舞、器乐、绘画等。将民族元素与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民族音乐元素,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地飞歌》这首歌曲就包括了广泛的民族音乐元素。现在的民族音乐元素是指我国音乐家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其民族音乐元素也不同,由于地理因素,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大多高声粗犷,比如陕北民歌。南方的音乐则比较温婉动听,比如广西的民族音乐。[1]民族音乐的特点如下:第一,旋律感强。许多民族音乐都是人们口口相传传下来的,比如古代战场上的军歌,节奏感强,有利于鼓舞士气。第二,歌曲与舞蹈互相融合。民族音乐元素大都与舞蹈相结合,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风格一直延存至今,舞蹈的节奏感与音乐的节奏感是相通的。第三,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古代的诗歌形式很多,都通过演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比如《国风》。第四,带有民族特色。民族音乐有自己的民族唱法,感情真挚、吐字清晰,多数是以原声、真声来演唱,各民族的唱法都带有本民族的特色,比如苗族的飞歌就具有一定的娱乐性。[2]
  2 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民族元素加入音乐之中有利于促进多元化音乐文化的融合,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音乐是多种美学的结合,掌握多种类型的歌曲对学生的演唱或创作都有所帮助,可以培养多方面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3]在学习民族音乐的时候,教师或多或少都会讲到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和民族元素的组成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声乐技巧,掌握更多的民族乐器,拓宽音乐的眼界,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寻求民族音乐是守住民族音乐文化的根脉,学习民族音乐就是了解民族文化的开始。
  3 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单一。大多数的高校都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等形式的教学,老师不注重发声练习,对演唱的训练也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广度不够,很难在一首歌曲中分析民族音乐元素,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民族音乐元素的演绎。其次,高校还是比较注重西方声乐的教学。高校看重钢琴、吉他等西方音乐元素的教学,观念上对民族音乐元素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设施、音乐设备不健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由于民族音乐的推广不够,许多民族乐器的掌握也有难度,高校在民族音乐这一块的教学中出現短板。[4]
  4 如何应用
  4.1 观念上重视民族音乐元素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根脉。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族音乐,以诗歌的形式进行传唱,比如《汉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人民顽强不息的精神,这些宝贵的文化经过世代相传已经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5]在高校音乐教学期间,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在观念上重视民族音乐元素,鼓励开展研究这类方向的课题,积极带动全体师生参与,加大前期科研的经费投入,鼓励老师进行调研研究,深入挖掘民族音乐元素,并分享研究成果,从整体上提高高校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水平,促进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专门开设民族音乐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和教学,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4.2 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高校音乐老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多种民族乐器和民族知识,我们都知道和声是民族音乐的重要唱法之一,在教学上可以多加以应用,老师也要加强对和声的练习和研究,可以组织讨论小组进行学习讨论,互相交换教学经验,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由于民族音乐节奏较慢,现代的民族音乐应该加强它的节奏感,适当加快速度,适应新的音乐形式,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歌曲进行改编,调整其中民族音乐部分的节奏感,更方便学生学习。老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从多方面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元素,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魅力。民族音乐元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琵琶、昆曲、竖琴、二胡等。[6]电影《十面埋伏》《霸王别姬》都运用了民族乐器,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结合电影等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拓宽知识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单一不变的,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习难度更大的民族乐器,对于没有基础或者基础差的学生,则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和教学,不可一概而论。
  4.3 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老师除了单一的一对一教学之外,还可以开展小班教学,成立课题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分享自己民族的地方民歌和有民族元素的歌曲。在演唱的教学中,应该把民族音乐元素吸收过来,运用特殊的发音来解决女高音气息不足的问题。比如壮族的对山歌形式就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和民族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的创作中也可以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同时,老师还应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进行教学,采用幻灯片等形式或者对电影中的民族音乐进行片段讲解,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来源。在民族乐器的使用上也要多元化,让学生能够演奏琵琶、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并与西洋乐器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演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古代乐器发出的音色十分有限,因为往往只是由几根弦组成,表现出来的风格也比较单一,二胡的音色比较绵长、竖琴比较灵动,由于民族乐器存在这些缺点,需要与钢琴等西方乐器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更加动人的音乐。老师还可以进行情境教学,比如围绕民俗(泼水节)进行一个过渡的教学,由一个个单纯的碎片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7]教学中可以设计以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采茶舞曲》、藏族的采花节为一个游戏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可以了解民族节日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中的民族音乐,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音乐学习的边界。
  5 结语
  民族音乐有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质,有利于传播传统艺术。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音乐教育形式,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音乐知识。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都强调了为传统文化赋予新内涵的重要性,可见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加强,所以高校的音乐教育也要改变过去忽视民族音乐的教学模式,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现代化的音乐教学中,使民族元素与西方元素有效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及音乐教育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张宝国.探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9.
  [2] 梁慧珠.探究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间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9.
  [3] 丁姝.浅析民族音乐元素在影视音乐中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9.
  [4] 刘婧.论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9.
  [5] 吕媛媛.民族音乐元素在试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秦山学院学报,2019.
  [6] 梁慧珠.探究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作曲技法间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9.
  [7] 王爱林.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感统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北方音乐,2017.
  作者简介:郝欣(1982—),女,吉林四平人,本科,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3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