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充分关注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深入地参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不足入手,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并切实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小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05-02
  引 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集中众智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基于此,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教师着重考量的方面。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不足
  1.小组成员设置不合理,教师对学生了解和关注度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帮助,但不可否认和忽视的是,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不仅削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而且降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小组成员设置不合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度不够是重要原因[1]。具体而言,当前教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甚少,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小组划分。因为对各个学生的情况了解不足,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往往带有极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2.小组成员配合度不足,缺乏集体活动参与感和团结度
  小组成员配合度不足、缺乏集体活动的参与感和团结感,也是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一。当前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不足,这就直接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度不足,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不够,甚至团结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不仅不利于良好的同学关系的建立,而且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
  二、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1.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其强调的就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意义,这同样适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3]。教师要想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并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入参与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开展诸如袋鼠跳、接力跑等的实践活动,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特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2.合理进行小组划分,密切小组成员的联系与配合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势必要做好小组划分的工作,从而密切小组成员的联系与配合。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对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心理成熟程度等方面有系统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小组成员,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4]。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小组成员人数的安排,例如,“走进敬老院”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为一组;“小学生用眼情况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四名学生为一组。当然,在划分小组成员时,除了要考虑到人数方面的因素,教师还要注重男女同学的搭配,以便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
  3.丰富小学合作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集体性、探究性、可操作性
  丰富小学合作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集体性、探究性、可操作性也是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小组成员在综合实践活动时出现的配合度不足、团结度不够的情况,与实践活动的有限性具有密切关系[5]。所谓“熟能生巧”,教师丰富实践活动,可以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的增加也有助于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这对提升学生合作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实践活动的集体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才更有助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测评体系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划分小组成员是否恰当、实践活动的安排是否适宜、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配合度如何,这些都会影响小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6]。因此,教师要想切实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就要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测评机制。测评机制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生参与程度、活动安排情况、活动完成程度、小组成员活动总结报告等多方面。测评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而对学生出现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价值。
  结 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是关系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尤为关键。不可否认的是,當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升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直面不足,切实做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合理进行小组划分,密切小组成员的联系与配合;适当增加小学合作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集体性、探究性、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测评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必定能够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获得更大的进益。
  [参考文献]
  张福珠.小学综合实践课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讨[J].才智,2019(26):87.
  纪堪.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0-11.
  郭守红.小组合作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焕发光彩[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84.
  马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组合作的指导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33.
  唐静.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小组合作[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18-20.
  曾庆平.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组建及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5-16.
  作者简介:惠彤(1990.3—),女,江苏江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