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层出不穷,使得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水平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界的作用和地位就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能否有效应用水平较高的新技术对食品进行安全水平的检测,就成了一项业内的重要议题。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食品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技术;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检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1
  以PCR检测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技术,正在改变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现状,它们不仅安全有效,且能够以新的食品检验角度,来定义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1]。因此,对这些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途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其在我国食品安全界的应用水平[1]。
  1 PCR检测技术
  PCR检测技术作为近年来最常见的一种新兴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其又可以根据其所加入的引物数量的不同,分为常规的以及多重的PCR检测技术[1]。我们先来说说常规的检测方式。首先需要准备一定的引物,并在其中加入事先准备好的DNA模板,在两者充分地混合之后,再在其中添加适量的聚合酶并进行催化。随后其DNA片段就会不断地得到扩增,并随着其周期的增加,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在这个过程中,食品当中原先存在的各种菌类都能够被有效地检出,甚至能够达到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检出率。由此可见,这一技术十分适用于我国当前的食品检测需求。除此之外这一PCR技术也有一项多重检测的方式,其与常规检测的区别仅在于,进行这项检测的时候,需要在其中加入更多的引物。且经过了多项实践研究的证实,相较于常规的检测手段,此类检测方法更能够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尤其是能够为检测站节省不少的步骤,从而降低检测成本[2]。但是与此同时,其也存在着敏感度不高的问题,需要获得实践的不断补充,以此來提高其全面的检测水平。
  2 生理生化技术
  这一技术在实践中又有代谢学技术的称号,这和其主要的检测原理息息相关。具体到其检测过程,主要依赖的是菌体代谢的产物作为判断的依据,以此来评估食品当中微生物存在的情况[2]。现阶段这一技术有多种具体的类型,其一是ATP生物发光法,其二是微量生化法[1]。第一种所使用的原理如下:由于在所有的活体生物当中,都普遍存在ATP这一物质,因此,只需要计算所采集的样品当中这一物质的浓度水平,就能够借而转化为对其中的活菌数量的大小的计算。接下来,只需借助光度计这一设备,就能够进一步确定其中所含有的菌体的数量。根据其流程我们也能够发现,相较于前面所说的PCR技术,这一技术便利性较强,且可以用于较为紧急的食品检测当中[2]。其次,微量生化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一种物质,那就是微量放射性标记物。借助这一物质,其就能够对菌体生长过程中所消耗的放射性的二氧化碳进行标记,以此来评定出食品当中所存在的菌体的数量大小[2]。经过实践的考验,这一技术不仅有着令人瞩目的准确度水平,除此之外,其检测速度也不容小觑。
  3 免疫学检测技术
  在多种多样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当中,免疫学检验技术手段一直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2]。其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主要借助的还是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当中的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必然会出现的特异基因。其只要借助抗原和抗体之间必然存在的某种特殊反应来对这一特异基因进行检测,就能够取得显著的检测成效。而作为这一技术的代表,免疫磁性球法历来受到重视。其一方面具备了免疫学的特异性,另一方面也兼具了固化试剂的特点,在这两者的共同支持下,形成了快速和准确的检测方式[3]。当应用了这一技术之后,我国的食品检测事业也能过获得较大的水平的提升。而在当前各类送检的视频样本中,采用这一技术进行检验的,除了肉类之外,还有水果蔬菜等等。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带动了相关的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其中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更是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以PCR为代表的新技术更是引人注目。本文就当前流行的三类新技术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4]。
  参考文献
  [1] 冯秋芳,崔   虹,吴芳媛,等.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32):20.
  [2] 陈雯雯,段文峰,刘   洋,等.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5(1):121-126.
  [3] 刘昊炜.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流通技术,2016(10):41-43.
  [4] 郭   慧.论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No.203(12):126-127.
  本文编辑:吴 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3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