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实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教学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解析,而不盲目于惯常定位。这就能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处。就教学内容如何解析谈谈看法,并以此为根据链接到课堂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思维层面之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思维发展
   评价一堂课的优与劣或者得与失,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落实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发展學生的思维能力。文章就以课堂教学内容的解读为依据,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选准标准,解读内容,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教学内容这一视角而言,对于课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权衡好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也就是说,我们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很多情况下则表现为每一个教学环节所要达成的分目标或者说是阶段性的目标,这一点必须明确在心。
   2.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呈献给学生怎样的知识结构,更为主要的是我们又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怎样的课程观,而课程观一旦形成了,对学生后续学习特别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意义重大,这一点的影响显而易见是深远的。
   3.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能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术,并进而通过这些技术如何去解决实际问题呢?也就是说怎样把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并加以在生活实际之中运用呢?这一点就直接点到了笔者在这篇论文所要着重阐述的问题——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科学训练,叫醒意识,提高发展学生思维的协调性
   提到思维,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是一种活动,而且是一种高级别的认识活动。当然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说思维的过程特点、角度不同,分类当然就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思维到底都有哪些种类。
   就我们初中语文课而言,要进行思维训练的种类表现在很多方面。就思维的指向性来看,一种是从分散到集中的方式,我们多数教师在平常教学中经常采用这一种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其缺陷集中体现在它的重复性或者说机械性。相比较来说,如果我们在课堂之中能适时适宜地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发散思维训练,这无疑就能使学生的思路大开,能够唤醒他们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知。
   教学《敬畏自然》这一课,为了达到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笔者设计了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这一活动共有三个步骤。步骤一:学生自读课文。具体要求是:(1)时间方面上的要求:时间要做到宽裕、宽松,原则上要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两遍自主阅读,这一点很重要;(2)任务方面上的要求:读第1遍,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思考;读第2遍后,这就需要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比如要写下自己的感受、自己是如何理解的又是怎样进行评价的。步骤二:出示挂图。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所选图片主要是神秘莫测的美丽宇宙和大自然。步骤三:汇报成果。学生汇报成果时,教师要进行尽可能多的鼓励,不仅是数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所涉及的思维亮点进行倾向性的鼓励。
   这样的设计,遵循了一个教学原则,这一原则就是打破孤立,活动方式比较多,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细胞,让学生的所有活动建立在有利于发展思维之上。不难看出,这些活动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既有“多向指向一点式”,还有“从个点生发式”,这样就能让学生的聚收思维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同一时空得到发展。
   三、深度钻研,大胆质疑,提高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衡量学生是否真正地学习,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就是学生不应该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接受者,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思想。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平时语文教学时,我们在对学生提出阅读任务的要求时,一般都是不要求做过深的理解。其实,这样做有失偏颇。事实上,对于精读而言,我们就不能要求学生再去不求甚解。
   还以教学上文所说的课文为例子。我们要让学生求甚解,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地去钻研课文。这里有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疑难的地方能够做一番深入的钻研。为此,教师要找到到底哪些地方是学生不理解的、容易出错的。从平时教学实践来看,引导学生搞清楚一些句子的意思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是按以下教学方式进行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发问,然后自己给出答案,也就是去论证。例如,对于课文之中“我对……的认识即是……的认识”这句话的理解,答案就可以在上下文之中寻找。
   上述设计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质疑解惑问题。之所以如此提出,首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其次,教师采取灵活的方式,既有学生自主的思考,还有他们之间成对的交流碰撞;还有,教师的评价也比较开放,不拘泥于老一套。总之,这样一个环节,教师敢于放手,这就增长了学生的胆气,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勇于表达不同见解的勇气。
   综上所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堂在很多方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任务。为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深刻的认识,还要勤于付诸行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潜心于课堂教学的摸索,如此才能找到应对问题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徐传健.语文教学重在熟读[J].吉林教育,2010(11):76.
   [2]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师资建设,2016(5):16.
  编辑 王彦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3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