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时,构建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必要的目标,同时也是现代化教育下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而在我国初中现阶段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想要加强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做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其效率;其次,教师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将生物知识和实验有逻辑、有条理地教授给学生,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47-02
  引 言
  在我国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不能仅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生物研究,以养成其面对难题要点的解决思路和应对方法。为此,初中教师在课堂中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提高生物学习的能力及水平,为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同时,初中教师还应在课堂上结合生物学核心素养,综合促进学生知识探究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分组教学,保证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在以往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具体的实施,然而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实际效果却不是那么理想,存在一定的落差。但是,自从分组教学的教学方式逐渐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被运用和实施后,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及水平被逐渐重视起来,从根上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逐步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负责对各个阶段的进行辅导工作。因此,分组合作教学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化被动为主动,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以往对生物教学中产生过畏难、抗拒心理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尽情地发挥自身优势,与小组其他成员互补互进。
  例如,在生物课堂中展开教学时,想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一定的收获,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如在七年级生物《人的食物来自环境》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就第一节内容而言,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食物中含有的成分”和“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的重点探究后,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个人学习成果和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组织学习小组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物质能够在哪些常吃的食物中获得。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内容,在小组内大胆讨论、各抒己见,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针对小组汇报的学习成果,还需及时地给出评价和表扬。
  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活跃的教学氛围是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兴趣的重要前提。然而,现阶段很多初中学校的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习惯,课堂教学也是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也使整节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固有思想和枯燥的理论课堂,通过多元化的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从而愿意主动积极地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创设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从情境创设多元化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生物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为大家播放一段动画影片,内容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从发生到蓬勃,再到环境恶化后的消失。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刚才的情境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想要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思考和感悟,使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
  三、精益求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运用
  所谓理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对待事物和解决问题时,能够有明确的方向和充分的依据,这是人类思维表现的高级形式。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通过理解、積累和运用的过程来进行[1]。除此之外,生物课程的知识难点往往还具有复杂、精准等特点,只要根据现有的生物科学标准,就能够将其对错准确地判断出来。所以生物理性课程的学习过程还需学生立足生物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探究,对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有更深刻的掌握,为学生构建起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内在培养,保证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所提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课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整节生物课的要点和难点,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加深记忆。教师可以首先将“细胞核”设置为核心关键词,再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列出“染色体”“DNA”和“蛋白质”之间关系的发散性思维探究,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细胞核中包含的几种物质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精益求精的态度再次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将思维导图构建完整,将各个分支的知识点具体补充,帮助初中学生实现理性思维的培养。
  四、知识拓展,升华学生的社会责任
  在初中开展生物课程,除了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生物行业的人才做准备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价值,并能从心底对生命观念有更深刻的认同,做到在尊重自我生命价值的同时也要尊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角色代入法的教学方式,刚好能够符合教师的这一教学思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感知生命的难能可贵,从而激发学生将这份感知进行升华,并且变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道德情感方面的高尚目标。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向学生进行拓展。
  例如,在八年级生物课程《疾病与免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第一节“传染病”与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后,可以向学生列举近年来我国出现过的各种大型传染病,并将其危害以及每次爆发后造成的人员死亡率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意识到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如“禽流感H7N9”的爆发,仅仅只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接触了携带病原体的禽类,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自己身处疾控防疫工作当中,需要实行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案,到底怎么做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或控制疫病的传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升华。
  结 语
  总而言之,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生需要生物教师的逐步引导,才能形成对生物学科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应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才能使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并且,初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优秀人才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应当结合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背景,将生物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不断地结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为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高给予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石菲.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20):206.
  作者简介:陈群兰(1987.10—),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获得建湖县“教学能手”称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6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