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评价机制促进高中化学学困生有效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评价机制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根据学困生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其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也是分层教学的要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化,使人人成才成为可能。
   关键词:评价机制;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5-008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83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功能。评价学生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打个分数,排个名次,而是通过对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短期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的目的,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建立多元评价目标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基本上是唯分数论,这种评价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成绩差的学生游离于班级之外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困生。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的多元化,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并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在多元评价目标下,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在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是面向中等群体的学生,这样导致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而学困生吃不了,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而在多元评价目标下,教学目标是多级的,可以分为一级目标、二级目标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要求的目标,这样使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在学习时都能有所进步,使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能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而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一般是成绩好、分数高,而成绩好就是一好百好。而在新课程体系中评价的主体也呈多元化,不仅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变教师单一的评价活动为多主体参与的活动。在进行评价时淡化等级和分数,主要是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把自我反思放进评价体系中,通过综合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从而客观地去分析问题。
   學生的学习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决定的,很多学困生的智力都没有问题,其学习困难的根源也是多方面的,有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的,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缺乏学习技巧的,等等。解铃还须系铃人,面对学困生关键的问题,教师还是要打开其心结,找出主要原因。而在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自我反思意义重大。高中学生在很多时候看不清自己,通过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当学生真正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时,说明学生已经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能够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问题就是教师怎样评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采用开放的、多样的评价方法,可以通过访谈评价、问卷评价、作业评价等进行评价记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的优点、潜能和不足及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例如,有很多教师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法,在学生刚入学时对学生的化学水平进行摸底,做好记录,尤其是对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详细记录并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做好比较,定期查看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为下一步制订教学策略奠定基础。
   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用数据说话,比较精确、客观,不过,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的东西是难以量化的,这时候就要发挥定性评价的作用。比如,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用考试结果来说明就是定量评价;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应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从而给学生更多的信心,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的说来,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新课程标准》中对转化学困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新的评价理念下不断探索、尝试,使评价机制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的开放和多样化,并且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问题,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评价应该与时俱进。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合理评价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个体,激励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李雷.中学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浅析[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4).
  [2]黄安如.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张燕燕(1982.12— ),女,汉族,河北内丘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学困生转化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2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