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识教育背景下“生命脉动”课程的构思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命脉动”是上海大学在全面实施大类招生以及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开设的一门通识课。本课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本科学生基本生物学常识以及生物学的前沿研究进展,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生命知识框架和体系。生命脉动通识课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参观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命脉动  通识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b)-0185-02
  1  通识课简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早在19世纪初就被美国的帕卡德教授提出,然而通识教育一词引进国内大学校园并普遍出现还是发生在近年[1]。其实中国在20世纪中期也有类似通识课的概念提出,在当时,中国的通识课程被命名为共同必修科目。但究其实质,两者仍有较大差异,由于受环境、师资、教材等各方面的限制,共同必修科目的教学出现了许多弊端,导致通识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过近20年的摸索、实践与改良,当前高等教育中对于通识教育范围及内容已有了较一致的看法,但是至今对通识教育的定义还尚未达成一个规范性的共识。
  目前通识教育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以能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为目標,教授大学各个院系学生(不论文科、工科、社科还是理科生)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2]。通识课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上海大学于2010年冬在全校范围进行通识课程改革,并且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本科生大类招生,即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不再细分专业,而是按人文-社科、理工和经管三大类招生培养[3],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专长进行专业分流,之后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教育。上海大学这一课程改革并非简单的“1+3”的培养模式,而是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变革原有课程体系,扎实推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教育举措[4]。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区别于什么都学一点的普通常识教育,是一种更注重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与生活结合、以及如何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教育[5]。上海大学通识课程建构是基于应对国际社会发展新挑战、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战略号召、传承上海大学培育“全人”为使命,秉承已故校长钱伟长先生的教学思想,“拆除四堵墙”(学校和社会之墙,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育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面对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为教育改革目标。目前,上海大学已开设通识课程300多门,同时为了保障教与学的质量,学校教务系统每学期的教学评估均包括课堂教学考评和学生评教两部分,采取淘汰机制,力争给学生们提供一份优质的通识课程菜单[1]。
  2  “生命脉动”
  2.1 课程构思
  “生命脉动”课程采用与BBC制作的十集系列纪录片同名,该片用镜头去发现地球生命的缤纷多样和动植物的生存法则,展示了生命的进化过程:在极端条件下,生物体不断拓展行为极限。受该片的启发,本课程试图运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形象有趣的图片视频以及最新的前沿进展代替镜头,带领学生去了解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知识,增加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和框架,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全面地面对各种情况。
  因此,笔者所在教研小组通过全方面了解学生的所需所爱,并经过数月的构思筹备后正式向学校递交了“生命脉动”的开课申请,该申请顺利通过了学院及大学的审批,“生命脉动”正式成为了面向上海大学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之一。
  2.2 “生命脉动”课程内容
  “生命脉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万事开头难,所以为了开设这样一门全新的课,不论是授课思路还是内容安排都非常关键,需要反复斟酌。目前,国内高校还未有同样的课程开设,也没有相关教材可以借鉴,所以生命脉动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如此,课程的设置目标明确,即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体系为目的,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形成了课程构思的初步构想。此外,国内鲜有可以借鉴的教材和相关课程的开设,这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构思空间,避免因为借鉴别人的内容而局限了自己的思路。根据上海大学三学期制的教学安排,我们将本课程划分为10个章节,共30课时,分别从运动、饮食、节律、肠道微生物、衰老与人类健康等内容来介绍相关生物学知识,使学生理解人类健康的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于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医院常见检查报告基本信息的解读,使得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疾病与预防知识有全新认识,并通过具体的科学研究案例(如新的诊断模式的研发)使得学生了解未来健康管理模式的变革。本课程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调控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程还首次尝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辅助。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外,课外还组织学生参观生命科学学院,使学生对生命科学有更直观的了解。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团队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教师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教师组成,在课程讲解中加入了临床医学常识和生命科学知识,例如普通疾病的判断、基本的急救常识以及人类衰老与抗衰老的机制等。通过多元化的知识讲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极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课程内容既深入到专业领域,又回归于生活,由浅及深,又深入浅出。课程内容充实有趣、有用,不局限于传统课堂的单一讲授知识点,而是以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为目的,有效地将常识级别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体系,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3  课程教学实践与成效
  3.1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包括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占25%、第二部分是课外学习考核,占5%、最后一部分是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
  平時成绩包括出勤,主动回答问题,随堂测试,课后作业四大部分。出勤,是根据学生出勤情况来打分,共十次,每次一分。主动回答问题,一次4分,最高加4分。随堂测试,共两次,每次2.5分。课后作业,共3次,每次2分。课外学习考核,以参观感想的形式上交,认真完成均可得5分。
  3.2 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PPT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第一次授课是大班制,考虑到课程容量比较大,所以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授课方式,便于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事实信息,并掌握课程进度[5]。然而单一的讲授法学生不容易融入进去,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不清楚,所以辅以讨论法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带着学生参与进课堂中;再辅以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就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发散思维,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还会辅以视频教学法和参观教学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知识。每堂课后,都会提出与本堂课所授内容相关的问题,以确保学生可以更好掌握课堂知识点,并加以应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让知识不仅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有用的实用性知识。此外,课下还建立了班级交流群,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所需,并对后面的课程教学做相应的改善。
  3.3 教学成效
  该通识课教学目前已有5年授课记录,授课对象均面向全校在校本科生。通常情况下,该课程冬季学期、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均开课。历时5年授课,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情况十分乐观,历年选课学生中,大一同学约占30.0%,大二同学约占40%,大三同学约占30%。此外,学生对整个教学情况表示了较高的认可,5年授课以来,学生们对该课程评价均超过90分,同时大于70%的学生表示愿意或已经向同学推荐此门通识课。此外,每学期学校教学督导对该课程进行的听课考评,均给予了良好的评价与充分的肯定。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在学校的通识教育教学沙龙上,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已多次与大家分享通识课程教学心得与体会。
  4  结语
  本门课程已逐渐获得师生的认可,但仍有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区别于小班教学更能够使得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大班教学的特点是有利于普及通识知识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选课。本门课程早期开课是大班教学,通过上课时的录像和学生的反馈,在近两年开始穿插小班教学。一学年之内两种方式的交叉开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学。此外,之前本课程没有授课教材,教研室老师们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备课与教材编写与修订,目前本课程的教材已基本完成,以期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上完本门通识课程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 袁晓君,宋红生.通识教育背景下“植物与人类文明”课程的构思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50-1.
  [2] 张弢,翟红侠.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途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74-6.
  [3] 张丹华,邓春雪.上海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J].社科纵横,2013(5):156-9.
  [4] 佘燕芳.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学生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05-6.
  [5] 管丽莉.台湾通识教育与大陆素质教育之比较[J].学理论,2010(24):2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