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中学生首次接触化学世界、探究化学世界的课程,它的教学在启发学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接触新的知识点、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工作。从初中化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初中化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的交叉融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的有效方法。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为了追求高分,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一些实验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验证相脱离,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容易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化学知识思维弱化,无法全面地完成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与现阶段强调的新形势下的素质教学相背离。因此,为了改善上述的不利教学现状,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当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对此,我们将浅谈一些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作为学生初次接触的科目,学生会感到有点陌生,尤其是遇到抽象的概念时,会感到学习吃力,产生消极心理。而且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还是以强调理论知识为主,将学生的分数作为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指标。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新课标明确规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初中化学的教学需要做出改革,丰富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得会,产生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目标,既要保证理论的教学,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课程教学。生活中化学现象比比皆是,将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现象引入课程教学,提炼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解释这些现象,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氛围,这样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每周课程安排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生活中化学现象,如冰的融化、水的结冰、湿衣服的晒干等,把这些简单的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由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或者老师主动引入与课程内容相衔接的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这些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验课程的主动引入。实验课程的主动引入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直强调的重要任务,但其重要性往往会被忽略,因此主动引入实验课程在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能够用实验现象来验证理论的知识点,老师应当主动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现象的奇妙,学校也要实时更新化学教学仪器,更好地为化学教学提供便利。比如氧气的性质,教师通过课堂上从制取氧气开始,边做边解释,每一步需要注意什么,时时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当验证氧气的性质的时候,先让学生猜想,查阅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实验展现氧气的性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也会更牢固。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现阶段许多老师还是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板书让学生感到枯燥泛味,知识掌握不牢固,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通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对每一个知识点提出一种教学方案,相互学习,相互改善,比如引入PPT动画、视频演示、增加传授知识方式的多样性等。教师上课的态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管遇上何事,进入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4.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学校的重点工作还是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而且还会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初中化学中的许多实验简单易操作,危险性小,接近日常生活,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可以多次开展,而且还可以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们大胆地提出猜想,通过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比如,课程中讲到的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药品,比如大理石、碳酸钠、碳酸钙、稀硫酸和稀盐酸,让学生们自由搭配,选择同一搭配的同学一组,开展实验探究,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保证实验的安全,最终通过相互交流,得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主要药品是哪一种搭配,再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得到最佳搭配应该是大理石和稀盐酸。这样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5.课后作业的合理化和有效化。课程讲授的知识毕竟时间有限,学生理解接受程度有限,课后的作业是必备的,是理解课堂内容、巩固课堂内容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课后作业的合理化和有效化是必须考虑的,不能一贯地布置重复性的记忆作业,反反复复抄写是不可取的,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效果安排学生课后主动去发现与课堂上讲解内容相似的化学现象,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写出自己的见解。比如,在讲完《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之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①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水循环这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相同吗?为什么?②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循环中的水指的是哪种微粒的运动?氧循环中的“氧”指的是什么?③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将自然界中水循环和氧循环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对比,得出这两大循环的本质不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又进一步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结合起来。同时又进一步检阅了学生对这两个循环的理解情况,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知识的整合和潜力能力。
  三、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初见成效
  目前,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引进上述的改革措施,包括生活化学现象的引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增加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等,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更加积极融洽,学习效果有了较大提高。教师在教学技能比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理论知识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这一些系列措施,实现了改革的初期目标。
  四、结语
  借助初中化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生活现象的引入、教学方式的改变、实验的主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课后作业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初步完成了我们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研究。在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学校效果得到提升,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我们改革起初的建设目标。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化学学习中会逐渐显露,学生对学习生活也漸渐产生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万寿.关于新形势下九年级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0):48.
  [2]赵桂英.对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探讨[J].才智,2014,(16):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