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渗透与传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要注重从日常教学中发掘传统文化的渗透契机,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丰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开展经典阅读,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的无痕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深挖语文教学内涵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串起了华夏文明的颗颗明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彰显出语文教学的魅力和特色,同时也与素质教育相呼应,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民族文化凝聚了华夏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包含了人生哲学、民俗宗教、道德修养、文化经典等,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师要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自由徜徉,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感悟修身立德的道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作用,汲取其中的正能量,用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
  一、深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在这些古诗文中,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涉及民俗风情、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的解读,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侧重对知识点以及考点的讲解,对这些古诗文中所潜藏的传统文化缺乏有效发掘,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缺憾。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助力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深挖传统文化内涵,以此作为渗透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时,教师除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讲解外,还要增加对作者辛弃疾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历史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忧国忧民之心,理解作者在北固亭这个特殊的地点“怀古”的心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辛弃疾在暮年之时仍怀有壮烈无私的报国之志,这一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
  二、注重文化渗透,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先进思想的渗透。我们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要有去芜存菁的意识和能力,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渗透到学生心中,这样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思想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例如在《师说》一课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师”与“学”的深刻内涵,并对文中核心句进行深刻理解。在封建社会“天、地、君、亲、师”有着无上权威,但是韩愈不但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而且还大胆提出“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今天看来没有叛逆性,但是在唐代这可以说是“离经叛道”,就是这样的“惊人之语”,却契合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有利于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和观点,而不是在学习中人云亦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教学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
  习惯。
  三、丰富教学手段,优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的口头教育中,而是要依托全新的教学手段,让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更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同时也和现代社会有一定距离,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在多媒体辅助下将抽象的精神、文化、内涵等具象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主动接受并传承。
  譬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道把这篇课文改编成小剧本,由学生来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学生练习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秦代的民俗、政治等要素,向学生讲解当时的人们怎样着装、有哪些礼仪、身姿仪态有哪些特点等,这些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兴趣,主动去搜集相关素材,并将其融合在小剧本表演中,这样的形式不但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在无形中起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作用。[3]
  四、鼓励学生多读国学经典,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需要从教师引导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而阅读国学经典则是拓展学生传统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其推荐相应的国学读本,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每周抽出一节早课的时间组织“经典诵读会”,在学生朗读经典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想、心灵感悟等,说一说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具体认识和收获。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读本,如《论语》《孟子》《楚辞》等,也可以为学生推荐具体文章,比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可选读小節)、《天工开物》中的《作咸》《舟车》等文章,了解中国古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科技,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渗透传承的拓展与延伸。
  结语
  在文化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有着特殊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法,充分发挥语文课堂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文君.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8)
  [2]孙启向.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01)
  [3]曾娟.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8(03)
  作者简介
  胡薇(1982.11—),女,汉族,籍贯:四川省眉山市,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