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常规组(n=15例)和研究组(n=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安全性较高,效果更佳。
  【关键词】美托洛尔;用药安全性;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综合征,根据其病理特点可分为右侧心力衰竭、全心衰竭以及左侧心力衰竭[1]。而较为常见病因主要包括心肌炎、高血压、肺原性心脏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等。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多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降低疾病风险为主要目的。因此,本次研究将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及安全用药性进行探讨,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常规组(n=15例)和研究组(n=15例)。常规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区间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8.64±3.79)岁;研究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区间在51~74岁之间,平均年龄则为(58.37±3.55)岁。对两组患者资料予以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抗感染、利尿以及强心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托洛尔口服(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1)治疗。初始剂量为1天2次,1次12.5 mg,治疗1周后,增加药物剂量,1天2次,1次25 m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将其疗效分为显效、好转以及无效三个指标。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且心功能得以明显改善表示显效;症状、体征有所变化,心功能改善不明显表示好转;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表示无效。治疗效率等于好转率和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 果
  研究组疗效率93.33%,常规组疗效率72.33%,研究组明显比常规组高,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主要是因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综合征,多诱发于老年群体,易对患者心肌功能造成严重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现阶段,臨床上采取的利尿以及扩张血管等治疗,效果欠佳,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不利于疾病预后,无法促进疾病治愈。因此,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该疾病十分重要。
  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能够起到降低心脏损伤度,延缓病情的恶化,防止心律失常的效果。同时,该药物对于β1-受体具有选择性阻断作用,以有效阻断儿茶酚胺,起到改善神经内分泌激活过多的效果,防止儿茶酚胺损害心肌,有助于改善心功能,使心肌供血得以恢复,且长时间内应用还可有效逆转心肌重构[3]。此外,该药物口服1个半小时以内,血药浓度能够到达峰值,对交感神经兴奋起到抑制作用,以有效减少患者心率。并且能够延缓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起到改善心功能5效果,进而提高左室功能分数[4]。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高,数据具有较大差异(P<0.05)。由此结果显示,美托洛尔相比于常规治疗,疗效更加确切,且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对于疾病治愈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榕华,郑桂英.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3):363-365.
  [2] 李玄芳,胡   飞.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8):52-53.
  [3] 佚   名.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2):43-46.
  [4] 佚   名.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7):41-42.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1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