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模具专业模具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模具综合实践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课程设计教学标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开设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核心课程之后,通过课程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模具产品设计、产品加工制造、模具装配与修配、产品注塑成型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理解和认识课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模具制造;综合实践;实践教学;模具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76-0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为了满足模具制造行业专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个专业,专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道德,同时掌握本专业过硬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最终能够胜任模具设计、模具加工与制造、成型工艺、CAD/CAM技术等专业岗位。
   一、课程设置要求
   根据机械制造企业调研数据分析,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属性,通过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确定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设计以工作過程为导向,以典型任务驱动设计教学项目、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安排以典型任务为中心,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具体职业能力目标如下。
   (1)机械加工设备知识:掌握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2)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能从生产批量、材料、形状结构、精度等方面分析确定工艺方案。
   (3)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和计算知识:能正确选择模具结构类型,进行模具零件结构设计和计算。
   (4)注塑模具制造知识:掌握模具加工方法和特点,能制订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包含热加工、常规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掌握检验方法。
   (5)注塑模具装配:掌握模具的装配特点与修模方法。
   (6)注塑模具试模。
   二、综合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
   模具制造综合实践课程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精心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中的一门专业通用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之后,在具备一定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课程。
   现有课程体系中,更多的人才培养方案力矩点集中在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很难形成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和把控。要想学生高水平地完成毕业设计、适应企业的人才需要,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置相关的课程和专项技能训练,适应人才培养新模式尤为重要。鉴于此,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对2018级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交叉、碰撞来提高学生知识整合与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综合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程建设思路
   设置综合实践课程时,考虑以下三点:
   (1)避免关联知识简单、机械拼盘与混合;
   (2)照顾知识间横向联系;
   (3)实践课程环节中形成知识主线、采取主干带动枝叶的形式。
   据此,我们将课程设定为基于产品设计与加工制造全闭环的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在其中内嵌模具产业的具体生产流程,为学生提供接近全真的职业化情景。通过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 integrated learning),学生能够打破课程间的界限,将关联课程的知识拼接起来,形成对专业的系统认识,进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对专业认识和职业去向认识的立体感,因此难度任务适中,便于学生能够完成。通过模具生产的全过程实践训练,使学生能轻松地将知识点建立联系,完成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融合以赛促教与工匠传承
   (一)通过技能大赛形成以赛促教的新模式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工艺是最近五年模具专业的比赛项目,该项目比赛流程规范,考核专业知识贴近企业需要,能够选拔出模具高技能人才,因此比赛得到了全国职业院校的追捧。
   模具技能大赛的目的是引导全国高职院校关注模具行业技术应用发展的方向,促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够按照模具生产制造全过程来实施教学改革,加快模具行业的教育发展速度,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更好地推动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建设。
   在研究模具技能大赛的文件前提下,依据已有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模具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融合模具技能大赛相关要求,重组和构建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完备的模具综合实践环节课程。课程教学项目设置依据模具企业操作标准和技能竞赛标准,围绕真实的工作场景、岗位分工,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项目的真实性和创新性,以实现大赛项目与教学项目的真正融合。
   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学场所与设备设施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模具技能大赛项目内容入手,按照“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将各个重难点与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有机结合,力求简单实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把课堂教学从“填鸭式”变为探索性、训练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与模具技能大赛组队尽量一致,将学生以3~5人分组,通过任务实施和训练来引导学生,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模具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为后续参加模具技能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匠精神的培养
   模具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经验要求高的行业,因此师徒技术传承很关键。通过校企合作,聘请模具一线工程师为学生讲解模具结构、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模具装配试模等内容,在学习中做好行业技术初识,做好工匠精神培养。
   1.以市场为导向
   在对模具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目标。
   2.以能力为本位
   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双证”教育主线,將实践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本功、专业技术、综合提高训练项目,一步一台阶,有效提升。
   3.以工匠精神为核心
   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在实践教学全过程,将提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使工匠身上具备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创新等优良品质,作为从业者要立足本职工作,专心致志地做事,把其做精、做到极致,方能成为企业所需的工匠型人才。要培养模具专业工匠型人才,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技能,要把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让学生有践行工匠精神的意识与习惯,从而为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模具综合实践课程是系统性对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检验。学生通过综合实践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闭环的练习与检测,对教学效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培养当代制造工匠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占山.把工匠精神刻入职校学生的心中[N].中国教育报,2018-06-19.
   [2]陈凤.基于“匠人精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8).
   [3]李传伟.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9):75-77.
   [4]陈志平,刘赣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应用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5]王静.“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1):105.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