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沈少民:鱼的诗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Shen Shaomin
  
   一条鱼
   我盯着盘子里的一条鱼看
   看着
   看着
   就看成了活鱼
   我再盯着盘子里的活鱼看
   看着
   看着
   就成了大海
   我再盯着大海看
   看着
   看着
   就看成了一望无际的盐滩
   ——沈少民
   这是艺术家沈少民所作的一首诗,他进而把这首诗转化成了“中国鲤鱼”展览现场。2019年1月12日,他的个展“沈少民项目——中国鲤鱼”在深圳华侨城燕晗高地404空间开幕。沈少民结合电子科技与仿真硅胶,将两千条鲤鱼置于一片白色盐滩上,装有电子起搏器的机械鱼微弱地呼吸着、挣扎着,在以假乱真的场景中,激发观众对于“中国鲤鱼”话题的思考。沈少民的创作虽然起源于一首诗,但他的动力还来源于“锦鲤”大众文化的热潮。中国鲤鱼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常借鲤鱼表达美好向往之情。2018年,中国掀起一阵“鲤鱼热”,“转发锦鲤求好运”成为大众热衷之事。然而,在自然界中,中国鲤鱼擅食微生物和水生植物,曾被当作“环保卫士“大量引入其他国家,用来净化水质。对于艺术家来说,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的当下,中国鲤鱼变为了一个穿越古今中外,牵连传统与当代的特殊意象。每个人都可以看作是这个时代之河中的一条鱼。
   在沈少民的构想中,鱼成为人的象征,展场则变成了社会的象征。“中国鲤鱼”展览从构想到呈现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展览白色主空间内,十七吨工业盐上铺展着两千条鲤鱼,而展厅外则是以“超市”方式成列的鱼罐头,罐头上印着“收藏证书”:中国制造,拉罐即欣赏,材料由机械、硅胶、塑料和电子组成,预示着这两千条鱼之后的命运,在盐的浸透下变成“咸鱼”之后,就会进入工业流水线,装进罐头,贴上标签,成为货架上的商品,暗示“中国鲤鱼”和“鲤鱼文化”的消费产出,甚至外贸出口。艺术家收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鲤鱼的报道,打印输出再切成碎片,罐头中的鲤鱼被包围再无法识读的信息碎片中,或是一种安抚,或是一种保护,有待观众品读。
   展厅中的十七吨盐,若换算成淡水,大约是一个中型湖泊的水量,两千条鲤鱼就是一个庞大物种的缩影。整件装置作品蕴含的工业性、消费性、戏剧性以及寓言性,都对观众形成一定的视觉联想与冲击,他们把作品想象为“一片被抽干的海滩和奄奄一息的鱼”。艺术家则有另一种看法,诚然,他可以选择呈现仿真鱼在水中游的场景,但鱼被晒在一片白色盐滩上的景象更能打破对于物种生存、规模的常规期望,引发视觉观感后的深思,“环境问题”“水资源”“食品安全”“移民浪潮”等全球性忧虑和社会问题都能被折射出来,这才是艺术家的意图。同样以鱼为主题材的装置作品,笔者想到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的《一百只鱼形喷泉》(2005),装置由悬于空中的九十七条铜铸鱼组成,包含鲶鱼、鲈鱼、白鲑鱼等,与沈少民不同的是,瑙曼模拟了鱼在深海中畅游的场景。但是,沈少民和瑙曼都通过鱼做比喻,比喻生存与死亡,比喻人类与社会。
   与大部分实验艺术家不同,沈少民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沈少民从一名艺术爱好者转变为一名职业艺术家,在澳大利亚他开启了对材料、装置和概念艺术的探索。2001年回国之后,沈少民做了系列装置作品,涵盖植物、模型和机械等材料。2006年他开始尝试“硅胶”系列,2010年之后,沈少民用硅胶创造出造型各异的物种,并故意扰乱人们对于物种规模的常规期望,形成了他作品独特的冲击力,如《永远有多远》(2011)、《我睡在自己身上》(2011)、《我摸到了上帝的声音》(2012),沈少民都运用了盐作为生命的意象。《永远有多远》是一位暮年的老女人,躺在白色的塑料沙滩椅上,一片沙滩由盐构成;而《我睡在自己身上》,在盐丘之上,一群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猫、狗、羊、鹅、兔、猪和鸡,躺卧在自己的皮毛或羽毛上面,如同睡着一般,静静地呼吸。沈少民作品中的生物,都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凝结住的生命,处于生死一线间,随时可能生还,也随时可能死去,引起隐隐的不安与担忧。2015年开始,沈少民发起了艺术项目“我是我自己的结果”,其中沈少民预设了自己死亡之后的事情。他认为,“生命统领并调和了人的精神与肉身。在思想与灵魂之下,人体相对也是一种物质,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把生命变幻无常的虚物质变成一种艺术物质。”艺术家邀请公众做方案“我是我自己.的结果”,只要和“我”有关即可,方案可以是文字描述、手稿、草图等,形式不限。每两年将征集方案做一次展览,并做成文献。
   沈少民的作品或许可以解读为悲观的,因为它们经常在讨论生存和死亡,但他的作品也是浪漫的,因为它们都与诗歌有关,艺术家说“诗歌是当代艺术最后的宪法”。沈少民的个展开幕当天,在燕晗高地404空间的天台上,七架无人机,将沈少民的两首诗《一条鱼》和《致爱人》书写在夜空中。诗歌是抽象的,从诗歌引发的创作是从抽象走向具象的过程,是及物的,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和大众文化的介入。
   當一条鱼,从一个诗歌意象,经过社会事件和现象的材料转换,变成一个大型的场景装置——十七吨工业盐上两千条鱼的挣扎以及准备就绪的成堆的罐头盒子——再转化成一首映照在夜空的诗歌,这时城市的夜空成为触媒与载体,传递着对现实的观察与想象,传递着诗歌与艺术作品带来的灵感与共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5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