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森林植被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机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全球环境变化日益恶化的影响下,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保证植物稳定生长。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多选择生物防治措施,其是借助调节生态环境对病虫害进行预防与治理。阐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森林植被生物防治的物质基础,以及森林植被属于人类研究与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的基因库,以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森林植被;防治机理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就是在分析的前提下,按照不同植物具体的生长特性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合理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法,保证除虫防病的效果。在传统防治工作中,工作人员一般通过自身经验分析病因,大致推断植物产生病害问题的原因,方法存在一定弊端[1]。
  1   防治病虫害的原则
  1.1   生态防治原则
   对于病虫害防治,应该严格遵守生态防治原则,确保生态环境稳定性不会被破坏,进而促进环境稳定持续发展。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要从生态总布局的角度进行充分分析,充分了解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保证防治方案的合理性,进而促使生态环境更加稳定。
  1.2  控制和综合性防治
   在开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病虫害的拮抗体以及天敌物种等,将病虫害预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另外,需要积极应用多种防治手段,做到化学防治、植物检疫以及生物防治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对病虫害展开综合治理,保证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进而促使环境更加稳定[2]。
  1.3  分析客观因素与效益
   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该充分分析地域环境问题以及其他客观因素,需要借助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不会造成其他方面的影响。另外,需要严格遵循控制防治成本原则,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资金投入,促使防治效果能够满足预期要求。确定防治方法时,应保证生态平衡不会受到影响,进而提升防治效益。
  2   森林植被的生物防治物质基础
   此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一般将拮抗体、天敌物种等有益生物种群及其保护工作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同时将在相近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发生地的拮抗体以及天敌物种设定为成功意愿的基础条件。从生物防治需求层面分析,在相同或相近气候条件下,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的植被中才能够更好地寻找使用有益生物物种。另外,植被种类不同,其物种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对于热带雨林,其在陆地面积中比重仅为7%,然而其涵盖的已知物种在全球物种中比重高达65%,还有昆虫等大量物种并未被了解与分类。而我国东北森林是世界著名的温带森林,在温带地区中的生物种类也是最为丰富的,生物量平均密度高达93.47mg/hm2。不同地区森林物种数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多方面条件共同决定的。
   森林植被的土壤、地域气候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相对更加突出,在较为突出的环境条件中,植物生存条件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进而促使森林植被不断提高自身植物多样性,在植物多样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促使其森林植被更加丰富,涵盖草本、灌木以及乔木等生态学特征、生活型以及生长型存在较大差异的植物,其水平布局更加复杂,垂直结构更加庞大,促使环境资源的生物量、利用率以及生产力得到有效提升。而在森林植被生物量、植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的保障下,促使动物的食物资源更加丰富,使其栖息环境更加丰富,隐蔽场所更好,保证一些对环境有着极高要求的生物拥有稳定的生存空间。在森林环境十分稳定的条件下,使得生物朝着多样性方向发展,并且使森林植被更加稳定。同时,生物多样性也为生物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物种特性以及种间关系等属于生物防治的主要机制,从该角度分析,对于生物防治,其本质即为生态学防治。
  3   森林植被属于生防物种库
   对于生物防治,主要涵盖利用生物与天然生物2种防治形式,前者属于通过天敌物种引进手段开展生物防治工作,后者属于通过当地天敌物种开展防治工作。对于生物防治人员,应该深入研究当地物种,因为当地天敌物种能够充分使用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使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更加突出。因此,从生物防治需求角度分析,对于东北地区,需要保证自然植被面积不断增加。虽然各个类型植被的物种数量十分丰富,但对于所有的陆地植被类型,森林植被的物种数量最为丰富,同时森林植被的分布区域与一些高产农田的外布区域的气候条件有着极高的相似程度。因此,森林植被属于天敌物种以及其他有益物种的资源库,可以在病虫害拮抗体、天敌物种以及其他有益生物选择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同时能够为农林抗性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亲本物种以及基因,并提高根瘤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改良土壤。
   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生物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一些无法适应环境的物种逐渐灭绝,而新物种也在不断分化。对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物种的灭绝速率和新物种形成速率之间的差值。从此角度分析,栽培物种以及有害物种均处于变化之中。对于栽培物种,需要不断进行培育和选择,同时有害物种也在持续变化中。在新虫害以及新病害的影响下,就需要新的拮抗体以及天敌物种进行防治,而新物种的主要来源就是自然植被,在东北地区森林植被是主要的植被类型。由于新物种在升华过程中需要适合的生物基础以及自然条件,而森林植被的自然选择性强、环境稳定、竞争激烈以及物种丰富等,使之变成物种外化的主要场地。森林植被属于天敌物种以及拮抗体基因库,主要涵盖2层含义:①它是当前所有病虫害的拮抗体和天敌物种以及其他有益物种的基因库以及物种库。②它也是新病虫害的拮抗体和天敌物种以及其他有益物种的基因库以及物种库。
   在外来病原物以及害虫入侵后产生危害的情况下,应该在其原产地进行拮抗体以及天敌物种选择,即借助生物开展防治工作。而此种方式一般会由于引进物种无法进行自然定居以及种群密度较低等问题,对防治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对当地相似物种和引进物种杂交,一般杂交亲本同样在森林植被中寻找,培育适应性较强的物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该严格遵守生态防治、控制和综合性防治、分析客观与效益等原则。另外,森林植被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其能够为防治工作提供大量的拮抗体、天敌物种等有益物种,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为东北地区生态质量提供保障。
  (收稿:2019-08-21)
  参考文献:
  [1]王治国.论述森林植被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机理[J].现代园艺,2018(33):25-26.
  [2]郭金涛,刘承普.浅谈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的内容体系[J].农业与技术,2017(16):42-43.
  [3]房钢.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探究[J].种子科技,2018,36:254(08):109+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8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