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康复花园中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康复景观是最先兴起于欧美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园林的新型景观模式,其倡导构建“健康”和“疗养”为理念的治愈性空间。以植物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中外优秀的康复景观案例。在综合考虑人的感官、地域特色、气候等因素下,从康复花园的角度去探索植物在特定空间上的布局形式。为今后在康复花园中,运用植物打造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景观空间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康复景观;康复花园;植物造景
   近年以来,以康复花园为代表的康复景观开始在国内兴盛起来。康复花园作为一种“舶来品”,虽然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已经日趋成熟,但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其应用与研究都还在初级阶段。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及景观心理学家Mooney曾指出,从景观中体现健康元素,是自古有之,纵观古罗马及古希腊的园林到中世纪的修道院花园都可从中窥探出康复景观在欧洲文明中的发展历程[1]。中国虽然没有像欧洲那样在中世纪就对康复花园有那么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寺观园林或私家园林中还是能体现出古人从环境中找寻健康之道的理念。
   以康复花园为代表的康复景观是通过非侵入性的治疗机制转化到实体性的景观空间中来。将自然或人工化的景观展现在受众群体面前,使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环境带来的乐趣[2]。康复花园的治愈手法就是通过植物对于人感官方面的刺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治愈病患非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
  1   康复花园中植物景观的作用
  1.1   概述
   康复花园(Healing garden/landscape),又被称为益康花园,是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一种园林设计类型[3]。康复花园涵盖4个方面内容:面向弱势群体,以康愈为目的,以植物为主要素材,以交互为介质[4]。康复花园是旨在为病患提供一个多向的景观体验和社交活动,减轻甚至消除病患者身心障碍,从而使感官、生理、智力以及社会功能上达到较好的状态水平,最后使个体达到最佳生存状态为目的地综合景观场所[5-6]。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灵活元素,能够创造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将园林景观中的山石比作皮肉的话,那么植物就是覆之于其上的毛发。植物除了具有塑造变化多样的景观空间作用外,在对人身心健康的保持与改善方面也有着不可小视的效果,康复花园中植物景观构成的适宜空间,更是对于促进病患的康复和减轻其心灵上的创伤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植物景观所营造出的疗养空间
   相关研究证明,作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物之一,氧气分子具有很强的亲电性,能够优先形成空气负离子[7]。负氧离子含量高的环境对于人有极大好处。许多植物的根、茎、叶及花等器官能够分泌一种叫“植物杀菌素”的物质,如丁香分泌一种丁香酚的化学物质能够杀死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杀菌功能是碳酸的5倍以上,有预防传染疾病的良好作用[8-9]。此外,植物还能吸附粉尘、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等。康复花园中合理的植物搭配可有效地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分泌杀菌物质,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清新的户外活动场所。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噪音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较为突出的影响,给人类的中枢神经和精神状态都造成了压力,出现精神不济、易疲劳和抑郁症等症状。而植物本身是一个多孔隙结构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消音作用。根据实验表明,汽车噪声穿过12m宽的法桐树叶层到达三楼窗户后,可减少12.5dB[10]。此外,绿化区域与周边温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冷热空气的相互交错,形成了轻微的风,使人神清气爽。
  1.3   植物景观空间带来的心理效应
   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可以营造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垂直空间等不同的空间类型,并且有植物围合的空间给人以自然柔和的感觉[11]。以著名的佩雷公园为例,其以有“天花板”和“墙”而闻名于世。公园是一个典型的街边公园(口袋公园),空间的适宜尺度有效创造私密性的场所,而私密的空间往往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安全感、温暖感。在康复花园中,便常运用高大的乔木构成的围合空间,形成了垂直形式的私密场所。同样的,开敞以及半开敞空间又可开阔人心,有发散心中抑郁的作用。合适地运用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便可让使用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1.4   植物景观给人带来的感官变化
   人通过感受器官感知世界。康复景观的使用者与普通人相比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往往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其在某些感官上有异于常人的感知力,而植物景观在视、听、触、味、嗅觉等感官刺激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色彩对人的心里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如红色等暖色调给人以热情、活力的感觉,冷色调则能让人冷静、舒爽。园林植物的花、果、枝、叶等结合季相的变化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再通过视觉传达给人,给人形成不同的心理暗示,或带动情绪,或放松身心,作用显著。罗杰·乌尔里希在他的压力治愈理论中曾提到,通过测定身体生理变化,实验者在观看自然风景的3~5min内出现了压力水平的降低的情况[12]。
   植物除了从视觉上给人以冲击外,植物所散发出的味道,植物与环境所产生的的声音,植物的纹理结构等,都能对人的感官造成强烈影响。面对不同感官需求的景观使用者,植物的多样性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康复花园中的植物设计要求
  2.1   从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考虑
   包括康复花园在内的康复景观,最为重要的是要具有人文关怀。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舒适的环境是康复景观的设计前提,因此,必须要从使用主体及人的各方面进行考虑。
  2.1.1  基本的生理需求。康复花园使用者多是身体或者心灵受到创伤,因此使用者的康复是康复花园的最主要功能。使用者在康复花园中除了接受环境的实际疗养效果外,更多的是像普通人一样感受自然,放松身心。通过使用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营造出色彩斑斓的视觉园;利用风等外力引起植物沙沙作响的听觉园;运用不同枝叶材质,让人接触到不同质感的触觉园;或能使人闻到不同花果气味的芳香园。在按上述需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对植物的特点加以选择,如石楠虽然其具有艳丽的色彩和盛开团簇状的洁白花朵,但其开花时散发出的腥味却让人望而却步。另外,像夹竹桃、曼陀罗花、冬珊瑚等其叶或果都带有一定毒性,这些植被在环境中都要谨慎种植。   2.1.2  针对性的心理需求。康复花园的使用者往往心灵脆弱,情绪消极。因此,在康复景观的设计之初就该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性,以增强景观设计的互动性,实现使用者内心的满足感。从当前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来看,其植物的配置多是用来被动地接受人们的观赏,尚未形成人与景观交互的效果。在后续的康复景观植物设计中,可通过引导使用者参与栽培植物、看护植物等园艺活动,让使用者参与到景观创造中来,一方面适量的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另一方面使用者还能在活动中感受到植物生长的变化,愉悦身心,对自己创造的成果也更有亲切感。而在园艺活动区域内除了种植一些观赏植物外,通过栽种水果、蔬菜、香草这些经济植物更能带动使用者的参与兴趣,利于活动的开展。
  2.1.3  差异化的个体需求。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户外活动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常常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同的人群活动空间,对于植物的配置也是有需求的。如对于活动障碍的人群,可相应设计一些方便供轮椅使用者接触、观赏和感受的植物景观;在儿童的活动空间内要种植色彩明艳的花朵和植被,不仅吸引儿童到此游玩,还能缓解儿的心理疾病;老年人活动的地方,则要考虑落叶植物以及隔音效果好的植物,一方面满足老年人喜欢晒太阳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它们一个安静的休息空间。
  2.2   从空间结构上看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景观设计的本质是需要设计者植物创造适合使用者使用的空间,在康复花园设计中,通过植物所创造的空间,也无外乎普通园林中空间营造的几种类型。但是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使用群体不同,这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使用者所需要的活动空间。而在空间设计的同时,还要充分关注不同空间类型的合理规划。在实际的环境中,植物要不断生长变化,其形成的空间也会随之改变,例如造成原本开放或半开放空间向着半封闭与封闭空间的转化。所以,植物创造空间时,首先要分析植物的生长特点,色彩属性等配置特征,而在后期管理中,也要根据植物习性进行合理的修剪或植物的间伐移除等,保证植物空间的稳定性。
  2.3  从植物生长因素角度出发
  2.3.1 土壤条件。植物生长需要其生长环境给予充分的配合,植物立于土地之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营养等多来自土壤之中。水分是组成生命的基础,也是植物生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过涝过旱都可能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植物景观的破碎,影响使用者的观赏和使用效果。土壤中适量的氮、磷、钾等物质可满足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生理需求。而土壤的酸碱程度也是植物能否顺利生长必要条件。所以在选择植物前,要对现状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壤分析,结合土壤条件选择符合条件的植物。
  2.3.2  气候条件。植物生长离不开气候条件的支持,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原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气候环境不同而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淮河到秦岭一带是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淮河南北温差巨大,造就了植物种类的巨大差异。常见的四季变化中最突出的也是温度的改变,而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的温度条件不同,我们无法精确到每时每分,但是选择乡土植物是解决温度影响最好的办法。其次,光照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所以在配置植物群落时要注重不同植物的需光性,尤其在中下层植物的选择方面,耐阴性是考虑的重点。
  3   结语
   当前,生活的快节奏导致年轻人及中年人生活压力过大,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淤积于心,无处宣泄,极易造成抑郁、暴怒等极端情绪。老年人则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学习无法交流,导致孤独、难过等负面情绪。面对人们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康复性景观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和寄托感情的绿色空间。
   从植物配置方向着手,分析其在康复景观中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手法,为以后的中国式康复景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在的康复景观发展还不够完善,其发展理念需要被大众认可,以健康理念为根本的康复景观能提升使用者对康复景观的信赖感,这需要我们的建设更加科学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户外活动空间。
  (收稿:2019-09-30)
  参考文献:
  [1]帕特里克·弗朗西斯·穆尼著,陈进勇译.康复景观的世界发展[J].中国园林,2009(8):24-27.
  [2]叶俊飞.治愈性景观设计——以台湾新店市大丰公园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Tyson M M.The healing landscape; Therapeutic outdoor environment[M].Madison,WI:Parallel Press,2008:4-12.
  [4]Westphal J M. Hyperbole and Health:Therapeutic site design[J].Benson J F,Rowe M H. Urban Lifestyles:Spaces,Place, People. Rotterdam:A. A. Balkema,2000:11-14.
  [5]雷顏华,金荷仙,王剑艳.康复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园林,2005(1):29-36.
  [6]康伟.设计结合医疗——现代康复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7]秦俊,王丽勉,高凯,等.植物群落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303-308.
  [8]雷一东.园林绿化方法与实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9]雷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祁云枝,谢天寿,杜勇军.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构建[J].中国园林,2003(10):31-33.
  [1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2]Warmer S B,Jr.Baron J H. Restorative Gardens:Green Thoughts in a Green Shade[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3(306):1080-1081.
  [13]魏微,刘克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构成与应用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5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9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