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教学中如何诠释生命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生命教育是个体在社会生存与生活中以自我潜意识的单向思维呈现生活之美、生命之贵的一种认识美、体验美、讴歌美的过程。在AI技术与网络大众传媒语境纷沓而至的新时代,英语教学应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使英语语言富有时代气息,又赋予人文情愫,用语言美、文本意凸显文字之美,重塑个体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情境融合,帮助学生体悟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学生个人情感在生命教育中得到重塑与发展,能实现学生个性的解放与张扬。
  一、深挖文本语言,品味生命真谛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交流为基础,进行传情达意、思想交流与碰撞的人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交際性等特点。英语学科侧重交流,学生阅读文本语言,透视文本深意,揣测作者内心情感,感触英语语言文字美韵,最终理解生命之本质,挖掘生命之内涵,珍惜生命之短暂,学生重塑大众情怀。
  英语教学应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品味文本深处所镌刻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对自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进一步的理解,了解生命之源,生命自我救赎之艰难,生命蜕变与革新之漫长。生命之美不在于个体永世长存,而在于生命旅程短暂,薪火相传,延续中传承人类文明。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真谛,才会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生命产生敬畏,才会增强学生自我生命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将短暂的生命旅程与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相结合,书写自己不平凡的奋斗旅程。
  二、注重情感渗透,建构真情实意的课堂氛围
  新媒体介入的英语课堂虽然为课堂创设了多姿多彩的语言交流情境和学生模仿样板,但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一种虚幻的、缺乏真情实感的虚拟情景,谈不上真情流露。有的教师自我情感宣泄不能自拔,始终沉浸在自我陶醉与自我表演的“独角戏”中,课堂严重缺乏情感移植和情感渗透,学生成为了独立于课堂教学的“看客”。
  在执教“Spring”过程中,我借助新媒体制作了“云在山顶飘,鱼在水中游,鸟返翠林间,小草随风摇,泉水声淙淙,雨露润花开”这样一段视频,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体悟春天大自然的美,尤其是鸟啼、泉水淙淙、花开声音相映成趣,融为一体。春天的美深深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我引领学生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Spring”(英文版)之后,让学生朗读自己关于春天自然风光的语言描述,大部分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心目中春天的五彩缤纷。可见,真实情景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让每位学生都融入课堂,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英语课堂教学以知识传递为引擎,以情感移植为手段,以师生互动为方法,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文本知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转换,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育人与立德同步实现。
  三、利用新媒介,搭建学生生命教育桥梁
  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新媒介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网络电视等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排斥新媒体无异于固步自封,自缚手脚。社会新媒介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拓展了每个人的生活空间,更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介的诸多优势进行生命教育。电子新媒介步入人类的生活圈,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学生在“四观”层面出现严重偏差,具体体现在他们对生命个体张扬的亵渎,对青春年华无节制的挥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新媒介帮助学生厘清个性张扬与病态心理,真善美与假恶丑等之间的区别。作为施教者客体与受教主体都应紧随时代步伐,以全新的视角,变通的思维,创新的方法进行自我生命再教育。社会新媒介教育与生命教育是践行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英语教学中引入社会新媒介,才会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摆脱时空的束缚与禁锢,使自我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只有超越生命时空的有限性,真正深悟生命存在的深邃意义,才能使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达到最高境界。
  生命教育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以实践为基础,在“自然认识,社会建构,精神培养”三个层面不断自我完善与逐步整合的过程。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层面承担着历史性任务。广大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媒介,多变的教学技巧,使英语文本熠熠生辉,引领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珍贵与有限,让有限的生命在美育点缀下,光芒四射。
  作者单位   陕西省彬州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