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以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更好地进行地方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主题,以湖北科技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为例,分别从教学质量、非遗保护的高校实践和创作3个方面展开探索,希望能在地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考。
  关键词:舞蹈表演  教学  非遗舞蹈  课程建设  素材  创作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a)-0152-02
  Abstract: Foucusing on the subject of how to conduct the teaching of dance reform and practice in loc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better, take Hubei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expound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university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ance creation. Hoping to give reference to dance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on the path of reform.
  Key Words: Dance performance; Teaching; Intangible dance; Course construction; Material; Creation
  1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任务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舞蹈专业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更要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笔者在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2年的教学工作中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就目前的现状看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专业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綜合性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是在全面的人文和自然科学背景下发展的艺术类专业,舞蹈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依托于如此广阔的背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文和自然科学的优势,明确以培养有文化的跳舞的人为培养目标。一方面,技能的教学要回归科学,舞蹈艺术是一门身心艺术,对于身体,学生要经过认知—感知—运用3个阶段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常常进行以下教学反思: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身体、科学地感知身体以及科学地运用身体?本科4年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用身体表达的技能,在专业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上,应以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准确认知和理解为宗旨。另一方面,由于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容易重视技能教学,却忽略理论教学,又加之,相较于艺术院校的中专生,大部分学生的舞蹈技能基础在入学时几乎为零,所以更无暇顾及理论教学部分。比如,在中国古典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经常提醒学生说眼睛要有神。其实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学生的眼里没有神,而在于他们对中国古典舞文化底蕴的理解不够,才会导致舞蹈身体语言的表达空有其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反思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的心理建构是什么?理论部分的教学是否到位?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否融会贯通?而并非为了让眼睛看起来有神,便刻意做出有神的动作。理论课的开展与受重视程度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这一门类艺术的理解与认识,而理解得越深刻,身体表达越准确。因此,仅重视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学既要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又要不局限于“专”。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的结合,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与素养,也只有当教师具备全面的修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2  以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立为契机,做好非遗保护的高校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音乐学院于2019年6月成立了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此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充实推动我国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更为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借此良好发展之态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特色建设,同时做好非遗保护的高校实践工作,是舞蹈表演专业进行改革与实践的第二步。
  围绕鄂南民间舞蹈课程建设,把非遗的教育传承向专业课程延伸。可以从通城拍打舞、鄂南地区目前的5种戏曲、民间歌舞等多种鄂南非遗艺术形式入手,开展田野调查活动,让师生进入民间向民间艺人学习,找到“非遗”传统舞蹈作为课程建设的素材,从原生态拍打舞中提炼典型动作元素,从戏曲的角色中提炼身段动作元素,从民间歌舞中提炼动态元素,按照规范性、训练性、系统性、风格性的要求,整理教学组合,编写教材,实现从民间到课堂的转化,让非遗传统舞蹈为舞蹈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科学规范且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除此之外,建设鄂南特色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体系亦同样重要,围绕鄂南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地方高校舞蹈特色教育,展开课题以及项目的理论研究,定期举办民间舞蹈文化论坛和讲座,开展鄂南民间舞蹈进校园活动,积极探索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径,努力搭建鄂南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平台,发挥非遗在高校实践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3  以鄂南“非遗”传统舞蹈元素为素材创作舞蹈作品
  鄂南民间舞蹈的理论研究和舞蹈专业的教学研究,最终要以成果的形式回馈社会。为此,以鄂南民间舞蹈元素为素材,进行舞蹈作品创作,以舞台表演的形式传承鄂南地区的舞蹈文化,成为了舞蹈表演专业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鼓励师生双方参与,从鄂南传统舞蹈中提取素材,创编鄂南地区特色舞蹈作品,完成鄂南非遗传统舞蹈从课堂到舞台的转化。在教师参与方面,深入挖掘鄂南传统舞蹈文化的知识系统,加深对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再依照鄂南民间舞蹈语言的规律开展创编,如此才能秉承民间舞蹈的优良传统,亦完善舞蹈艺术作品的当代发展。另外,可定期举办教师创作作品展,激励教师把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创作予以表现,同时以身示范,更好地引领学生。在学生参与方面,开展学生工作坊,运用专业课程相关的鄂南民间舞蹈知识和创编技法知识,把田野考察中的所思、所感、所想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鄂南传统舞蹈的当代创编方式,建立起学生对于鄂南民间舞蹈从民间到课堂到舞台的整体认识观,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扎根于学生的常态学习中。如此,便可逐渐完善学院在鄂南舞蹈创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让非遗舞蹈真正地“活”起来,实现地方本土舞蹈的活态化传承。
  4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舞蹈教学,应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让学生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具备独立的思想和创新精神,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要注重挖掘研究当地特色民间舞蹈,在鄂南“非遗”的这片沃土上吸取养分,使我们的教学茁壮成长,结出饱满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江东.“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关于非遗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3):38-52.
  [3] 金秋.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舞蹈艺术教育与“非遗”舞蹈[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6-120.
  [4] 朴永光.解读场景中的民族舞蹈作品创作者[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2):46-51.
  [5] 曾婕,孟梦.立足区域,传承发展,放眼未来[J].舞蹈,2016(4):1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