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外籍教师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来,外籍教师队伍在国内各大高校中不断壮大。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教育资源的流动使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新的变革。外籍教师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如此快速发展的外教队伍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加强对外籍教师队伍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外教教育教学质量是有关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外籍教师;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3-0022-03
  外籍教师(Foreign teachers),简称“外教”,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外籍人士。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外籍教师从事与语言教学相关的工作,仅少数人从事非语言类的专业课程教学。20多年前,中国高校的外籍教师数量很少,是一种稀缺教育资源,主要用于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授课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涌入中国内地,活跃于大、中、小学各层次的课堂教学之中。他们中不乏专家、学者,授课内容也由原来的单一的外语教学拓展到更广泛的学科领域,这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我们看到外籍教师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补充,带来了国外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国内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面对前所未有的外教资源缺口,各学校和教育机构降低了外教人才引入门槛,且对外籍教师监管不力,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外籍教师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英语外教在教学中的特色与优势、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进外教教学方法、加大外教监管力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与管理优化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外教学资源互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一、外籍教师授课的特点与优势
   高校引进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主要来自美国和英国,少数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欧洲、非洲国家。在语言教学中,外教可充分发挥本族语言优势,结合本国文化与历史,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受。笔者通过对多位外教授课的观察与调研,综合相关文献,总结出外教授课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課堂气氛活跃,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多年,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除一些为数不多的国际学校、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小学、中学阶段接触到较多的外教课程外,绝大多数没有与外教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大学阶段,学生对外教授课的期待值较高,在主观上更易于接受和参与外教课程,课堂气氛相对活跃是自然而然的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是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外教的异域面孔、自身的语言优势、声情并茂的讲解,加之略带夸张的肢体语言都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注重互动式教学(形式)
   外籍教师多采用与学生相互对话、沟通、协商等互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并通过游戏、幽默、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和文化背景渗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相对于中规中矩的传统教学法,互动式教学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交际教学法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应用。因此,学生们常认为,外教的课比国内教师的课上得要生动得多,评价和满意度也较高。不仅如此,国内教师也能从外教身上学到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授课内容多元化,不拘泥于教材
   传播异国文化是外教在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外教授课的多元化。作为文化传播中介,外教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发现世界之不同,使语言习得的过程变为外来文化的认知过程,并深受学生喜爱。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背景的外教在授课方法和内容上亦有很多不同,但整体看来,外教在引发学生思考时多采用集思广益的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习惯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面对面地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讨论,鼓励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中情感态度好,考核严谨
   外教普遍具备服务意识,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沟通,常会以多种动作或夸张的表情让学生开怀大笑,整体上给人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印象。学生们对外教的评价也颇高,认为他们的课堂往往是充满激情、轻松愉悦的。除正常的期中、期末考核外,多数外教注重对学生的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进行考核,学生的总评成绩有明确的评分依据。在作业批改方面,外教能够做到认真细致,并及时反馈。
  二、外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外教授课有很多基于自身特点的优势,明显地区别于本土英语教师,但经听课、问卷、面谈等多种途径调查后发现,外教授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对于学生而言,在大学刚接触外籍教师时,更多的是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学生对外籍教师的要求并不高,随着外语教学要求的提高,学生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增多,那种新奇感、神秘感逐渐消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意识增强,对外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2]。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首先,很多来华不久的外教并不了解国内英语教学的情况;其次,在课程安排上通常没有考虑到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再次,有些教学经验较少的外教不清楚教学目标如何确立。因此,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目标游离于教学实践活动之外是外教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的反馈意见多是外教课内容分散,不清楚重点在哪里,不知道究竟要掌握哪些内容,不知道复习、考试从何入手等等。
   (二)教学缺乏系统性,主观性较强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涉及到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综合技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外教不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中国学生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怎样的具体问题,更多的是以讲述个人经历、本土风情的方式与学生分享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教学上缺乏理论性、系统性,习惯于任意发挥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受学时时数的限制,这种以语言输出为主的畅谈式的讲解已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与中国教师沟通不足
   近些年来,虽然各高校外教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相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来说,配备的外教比例还是很低的。学校分配给外教的教学任务相对比较重,课时量大。有的外教还需承担多门课程,无疑增加了备课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外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现时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其主力军仍然是国内教师,他们最了解当下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所以,与国内教师互通有无,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外籍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众多,需要大批外教,一时间留学生、旅游者、非英语“西洋”人均混入了外教行列, 他们中有些不仅没有“资格证”,而且没有基本的教学能力,有的带有严重地方口音甚至发音障碍,教学质量无从保障[3]。因此,在外教引进、监督和管理等方面如不加以把控,将会是外教引智工程的重大失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聘用机制不健全
   随着外教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加大了外教引进力度,外教数量不断增长。虽然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的规定》中有相关意见,但现实情况是,各用人单位往往根据自身情况,对外聘标准做出不同的调整,甚至与上述规定不符。其主要原因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外教存在大量缺口,不得不降低规定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外教来历、学历背景非常复杂,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外教更青睐于任教于较大的城市,而一些中小城市的外教资质更是严重不符合规定,甚至出现外教学历、工作履历造假等情况。
   (二)人员稳定性较差
   相对于国内一线教师,多数高校外聘教师流动性较大,聘期不稳定。一方面,由于聘请外籍教师本身具有阶段性,合同到期后聘任即终止。同时,有些外教本无意在同一座城市长期逗留,来华任教只是其游历的一部分,因此不会选择在同一所学校续聘;另一方面,有些外教来中国后发现在生活上有很多难以适应的地方,有的会选择提前回国,甚至不告而别。另外,有个别外教无法胜任课堂教学,被学生多次投诉,或课堂言论严重不当被要求“下课”。
   (三)缺少专业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通常情况下,外聘教师计划由用人主管教学部门提出,经学校批准后由高校外事部门和用人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招聘面试。多数高校未设有对入职后的外教进行相关培训的部门,因此,教学部门与外教的合作方式通常是,上什么课程由院系安排,至于具体怎么上、上成什么样完全被忽略了。对外籍课程疏于监督和管理也造成外教上课的任意性、主观性很强,讲课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解决。
  四、外籍教师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引进高素质的外籍教师是一种迫切的需求。同时,涉外事务无小事,学校涉外部门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如何实现外教人力资源配置的最大化,真正地补充我国现有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我们时刻要关注的问题。针对上述外籍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办法,旨在使外教人力资源结构和管理进一步优化,引入高素质外教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设立专门招聘机构,规范用人标准
   外教招聘不同于境内教师招聘,通常没有较为详尽的标准和规则,导致所引入外教背景和层次复杂,人员到位后出现各种问题,使学校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多數高校人事部门不单独负责招聘外籍教师,多是由国际交流处(部门)协同各二级用人单位联合招聘。因此,在用人机制和标准上,首先,需要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根据学科的实际需要,拟定用人具体方案和标准,做到人尽其才;其次,明确和规范招聘的具体过程与步骤,在招聘过程中,做到专人专办,标准统一,及时高效,流程规范。
   (二)发挥中、外教师各自优势合作教学
   以中、外教师相互协作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法。双方依据自身的特点各取所长,各有侧重、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建研究及教学共同体。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有不同的形式。如,就合作方式而言,中外教师可同时给相同的班级上课,也可给不同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如选修课);就相同或相关课程而言,中外教师可在课后以不同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再如,通过互相听课互提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另外,外教在ESP教学中也有中教所不具备的优势,外教都经过 TESOL 认证,并有两年以上英语教学经验。82.4%的外教不仅有语言教学经验,还有其他专业的教学或从业经验[4]。
   (三)建立健全外教培训机制
   对于本土高校教师而言,一个新入职的教师要经过岗前培训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方可上岗。也有很多学校采取导师制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指导新进教师。但对于外籍教师培训这一块却是空白。一方面,外籍教师相对不稳定,流动性大;另一方面,培训外籍教师需要更为有经验、有资历的外籍专家,这在现在看来比较难实现。因此,如何努力保证外教的长期稳定性,并由其中产生的优秀外教代表来培训新引进的外教可行性、可操作性大。同时,鼓励外教定期举行座谈会,相互交流和学习。
   (四)完善评估与监督机制
   评估与监督是保证外教教学的有效机制。评估要有针对性,一方面通过学生对外教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另一方面,通过测验、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再者建立健全外教培训机制还可由相关教师定期听课,考核其教学工作,通过评估小组结合多方面情况,对外教的教学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和评估,并采取激励制度,对于表现出色或科研成果出众的外教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充分激发外教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外教教学工作效率[5]。
   (五)加强人文主义关怀,促进外教队伍长期稳定发展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在外籍教师管理中要注意人性化,充分考虑到民族、宗教、传统等多方因素。一方面,制定各种管理和规章制度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对这些身处异乡的外籍教师来说,管理部门亦要加强人文主义关怀,让这个群体感受到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国情怀,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让外教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是留住他们的关键环节。在一些重要的中外节日中,学校可组织外教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共同庆祝。并通过定期与其沟通,全面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
   高校引进外籍教师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讲求高效高质的教学服务,这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新的问题和挑战会不断涌现。在积极引进外籍教师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是基本原则。同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资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外教引进的数量与质量。在教学和管理上加大力度,为外教发挥个人才能提供更好的平台是促进外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于莹.义务教育阶段中、外籍英语教师动机策略对比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84.
  [2]王保田,梁作丽.提高高校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探索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84.
  [3]王敏丽.中外合作办学与外籍教师管理问题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49.
  [4]依涵.专门用途英语(ESP)中外教师合作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12):66.
  [5]黄明珠.高校聘请外教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7(3):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19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