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抗疫日记(摘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月19日 星期三
  第一次“举枪”
  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办公室 傅燕凤
  2月19日早上,第一天上岗。我和蔡宝瑞老师被安排在C区工作,主要是指导那些没有在“健康云”APP填报的旅客进行线上填报或线下手工填写健康表。
  “小傅,你来测一下这个同志的体温”,我正在低头指导一位旅客填写表格,旁边的蔡老师让我帮一位穿红色上衣的女同志测体温,我本能地拿起了额温枪,37.2度,低于目前规定的37.3度发烧标准。怎么啦?我有些疑惑。蔡老师告诉我,他之前两次测出这个同志的体温是37.4度,于是赶紧汇报,当班的女医生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了体温,37.2度,并询问了该旅客的过往经历,都较为正常,尽管如此,谨慎起见,女医生还是向120进行了汇报。不经意间抬起头,发现有工作人员带着4名旅客急匆匆地向隔离区走去,原来是东南出口的同志发现了A类人员……
  不知不觉到了换岗时间,听着接班的同志向我们道别、感谢我们的时候,内心一阵温暖。
  2月21日 星期五
  20分钟忙出一身汗
  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 蔡汉飞
  今天各地到达上海南站的旅客有28趟次5200多人,比我们第一次顶岗时核验的人数多了不少。
  刚刚接岗,从井冈山到上海南站的511位旅客开始出站。在火车上填写身份信息的旅客只有不到一半,许多旅客肩挑手提行李站在出口处一片茫然。我和万春一边喊着“拿出手机、打开短信”,一边赶紧将这部分旅客引导到C区,C区的压力骤然增大。
  在放行处,小杜和小赵就像“门神”一样,牢牢地把住“关口”。核验的手机短信必须是当天的、106开头由“健康云”发送的。有的旅客将生成的二维码给他们看,有的旅客把10086生成的短信给他们看,还有的旅客把截屏的信息给他们看,他们都认真核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一波下来,精神高度紧张,也练就了他们的“火眼金睛”。
  2月27日 星期四
  “旋转、跳跃”中的成就感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事处 朱琰菁
  这次执勤我被分配在纸质信息填报的C区,负责帮助旅客填写信息。还没来得及将桌面收拾利索,第一车旅客就已经涌出来。一时间桌边、身边围满了下车询问信息填报的旅客,这让到岗还不到一刻钟的我一下子懵了。
  根据工作指导以及自己对情况的判断,我们在一番“旋转、跳跃”的忙乱后,帮助会使用手机的旅客顺利获取了出站短信,对于手机无法获取信息的旅客,则详细采集了他们的信息并引导至下一关卡。看到旅客们收到短信如释重负的表情,听到他们一声声道谢时,我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为他们能顺利出站感到高兴。当我们送走第一批旅客坐下休息时,才发现喉咙都有些哑了。
  3月2日 星期一
  简单却不平凡的三个“小角色”
  上海市立法研究所 宋果南
   引导员——分流人群的指挥官
   第一次在南站执勤,我和组长张鹏一起,分流东南出口的出站人员,让手持正确短信的旅客从左侧出口出站,让未登记的旅客依据情况的不同进行扫码登记或者手工填报,让A类旅客前往A出口出站,减少人员的聚集和逗留。
   测温员——A出口的最后屏障
   第二次执勤,我被调往支援A出口。从A出口出站的主要是湖北籍旅客、从湖北出发或者途经湖北的旅客,以及手工填报信息的旅客。我是A出口的测温员,每一位出站旅客都必须通过我的精确测温3次。A出口的旅客比较容易焦虑,我不断地口头提示他们不必焦虑,请他们配合。
   小助手——旅客填写“健康云”的好帮手
   第三次执勤,我主要侧重扫码区域的工作,我一遍遍提示旅客正确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快地顺利出站。尽管嗓子已经发疼,但看到旅客手持短信一边出站一边朝我微笑道谢,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3月8日 星期日
  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市人大财经委办公室 钱 鑫
   志愿服务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一是要仔细且具备侦探头脑,破一下“小案件”,因为我们会时不时遇到旅客拿着手机图片的健康码、别人转發的健康码、过期的健康码、其他短信等来试图“闯关”。二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时会遇到旅客出站后把手机递给同伴,让同伴用同样的健康码出站,也会有人偷偷从拦绳“溜走”。三是要有耐心且镇得住场面。往往中午12点过后,多趟列车会在十几分钟内陆续到达,人流可能将近2000人,要一个个耐心地看验证码放行,对于“闯关”的还要劝导其填报,对于不理解的要作好解释,对于硬闯的还要坚决阻止。
   长时间穿防护服最大的影响就是不能上洗手间、不能喝水,口罩戴得时间久了,耳朵被勒得生疼,眼罩还会不断起雾,感觉整个人处于缺氧状态,有时候随着客流量的增大,一天下来喉咙也有点沙哑。想想前线的医生护士们以及大量的长时间作战的志愿者们,忍忍就过去了。
  3月6日 星期五
  这辈子见过最多的手机屏幕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陈 漪
   第一天上岗,心情忐忑又紧张。我和徐俊负责审核引导已经完成信息申报的旅客验证后出站。
   如果说,前一个岗位练的是嗓,那么,我们这个岗位练的就是眼。短信显示为B类的人员(即非重点疫区或经过重点疫区人员)可核准出站;一旦有A类人员或未申报人员流失出去,就是不合格的放行。我们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和面罩,视力和判断力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有时候为了看清,不得不俯身去看。
   几个小时内,我看到了这辈子见过最多的手机屏幕,有干净简洁明了的,有碎屏厉害的,有字放得很大的,还有用花体、繁体字的。随着审核过的人员越来越多,我们很快成了迅速而精准的熟练工。
  3月10日 星期二
  穿上防护服,我就是战士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事处 张世一
   今天是我在上海南站顶岗的第三个执勤日,返程客流逐日提升。我用上了妻子给的“秘密武器”——无线话筒,面对车站嘈杂的环境,可以大大提升语音指引效果,也让我已略显沙哑的嗓子得以休息片刻。
   中午12:30,一场大战悄无声息地到来,连续三趟列车到站,近2000名旅客瞬间将出口通道塞满,而此时,我的无线话筒却没电了,怎么办?只好放大嗓门喊。一波又一波黑压压的人流袭来,后来我迫不得已站上长椅手舞足蹈,眼要看、口要喊、手要指,直至将最后一名旅客查验完毕……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样也可以冲锋陷阵,一样也可以尽责担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5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