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与乐队之间的相互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初期的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和文学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梦幻和诗意,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舒曼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其才华集中体现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于1845年创作完成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舒曼音乐创作巅峰之作。本文对《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钢琴与乐队之间相互结合的创作特征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在作品的演奏要点上作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与乐队;结合
  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既保持独奏乐器中心地位贯穿全曲的宗旨,又加强了乐队在全曲的重要地位,使主题素材在钢琴独奏与乐队的对话中发展。这一处理不仅成功地展现了独奏者与管弦乐队相辅相成的一面,也体现了舒曼求新、求异、求个性的创作思想。这部作品的乐队部分不仅为独奏乐器提供了很好的伴奏,突出了钢琴的音色,给予其美好的支撑与衬托;更重要的是,乐队在很多时候也承担了旋律的演奏,与独奏钢琴形成呼应与对答,使二者相互交融。如第一乐章中的呈示部结束处,主题旋律全部由乐队来演奏,气势磅礴地连接展开部。[1]在该协奏曲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出舒曼将钢琴独奏与乐队展开了美妙的对答,如在第一乐章的展开部,钢琴与长笛,旋律此起彼伏,出现在钢琴独奏与长笛声部。又如第二乐章中,主题一进入便大量使用了乐队与独奏钢琴的紧密结合;中段大提琴出现一段妩媚动人的旋律,与钢琴独奏相互辉映。由此可见,乐队部分承担了大量主题旋律的呈示,尤其是在第三乐章,乐队与独奏乐器相互呼应,连接紧密,给乐曲增添了一份紧张感,也使两者既互相交融,又不失钢琴这件独奏乐器的抒发与表现。经过上述对这部作品写作特点的分析,笔者对其整体风格的把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抒情、内敛、含蓄,富于幻想色彩以及戏剧性的表达;由衷、真切和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夸张、矛盾的情绪表达。[2]这种音乐情感体现了作曲家的内在性格:由于他对文学的喜爱,使他成为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音乐评论家,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了诗人的气质;具有幻想和现实的矛盾的统一体。[3]
  独奏预先演奏一段旋律拉开一首协奏曲的序幕,制定一种特殊的结构,更充分地介绍自己,以钢琴独奏形式揭开第一乐章呈示部篇章,这是舒曼在音乐创作上有别于传统形式的创新之处。[4]研究18世纪协奏曲的历史学家简·斯蒂文斯(Jane R Stevens)曾说:要确定独奏关系的类型,关键可能就是独奏在第一个独奏部分开始时的进入。乐曲一开始钢琴独奏的进入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拉开了篇章的序幕。
  连接部从第19小节开始至第66小节,钢琴主要担任着协奏部分,节奏密集,慷慨激昂。而小提琴作为主奏乐器演奏主部主题的旋律。钢琴与乐队反复奏出主部主题的主要乐句并进行对话,乐队领先钢琴两小节进入旋律,旋律承接紧密,使主部主题形成此起彼伏的效果,体现钢琴与乐队的对话。
  此处也体现了协奏曲的另一个本质特性——交融性,管弦乐队的特性是色彩,而不是质量、动力或者对话,是千变万化的色彩。通过把个别乐器提高到第二独奏的位置上,并且利用新的管弦乐素材在单独的乐章中(通常是一个慢板乐章),或者发生在乐章内的一个稍长的插入部中。单簧管一出现便使得独奏钢琴进入一段很冗长的对话中,这段对话几乎占了表现力丰富的第一乐章的整个行板段落。舒曼正需要由此产生交融的感觉,伴奏织体可以被看作是按照“轮廓—背景”的模式而进行的,独奏为轮廓,乐队为背景。
  在第一樂章结束部,舒曼用一种轻快的军乐替代原来比较温和的主题。钢琴显然包含在乐队的旋律中,乐队顿时变得健谈起来,相互述说着胜利的喜悦。
  在《a小调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乐队的配合是舒曼该钢琴协奏曲的特点之一,他保持独奏乐器中心地位贯穿全曲的宗旨,又加强了乐队在全曲的重要地位,[3]使主题素材在钢琴独奏与乐队的对话中发展。这一处理成功地展现了独奏者与管弦乐队相辅相成的一面。这部作品的乐队部分不仅为独奏乐器提供了很好的伴奏,突出了钢琴的音色,给予其美好的支撑与衬托;更重要的是,乐队在很多时候也承担了旋律的演奏,与独奏钢琴形成呼应与对答,使二者相互交融。所以,这要求演奏者既有优秀的演奏技术,更重要的是有敏锐的听觉,具备控制主奏与伴奏角色音色转变的演奏能力。[5]
  如呈示部第29小节处,钢琴前三拍仍担任主奏角色,在第四拍马上转变为伴奏,此时音量上必须渐弱,演奏时手指贴琴键弹,以达到弱奏效果,使乐队旋律突出来。在第31小节的最后一拍,钢琴回到主奏角色上,阶梯级进旋律跌宕起伏,变化丰富,手腕带动手指弹奏,指尖深触琴键弹奏,与前面的伴奏角色形成音色、音量上的对比。
  进入副部时,此处是乐队作为主奏,钢琴以流动的三连音分解和弦轻声为乐队进行和声衬托,高声部每两拍均有重音记号,但此处的重要无须太强,随着乐句发展稍作渐强即可,其力度要控制精确,弹奏时手腕带动地将分解和弦织体弹奏得流动、均匀。第77小节至第94小节处,钢琴作为主奏者,旋律在右手高声部上进行,此时应将双音力量集中在旋律音处,突出旋律声部的内在进行。在连接部中,钢琴作为主奏部分先行进入,右手虽然只有单音旋律,但情绪比副部更加激动,指尖应内在力量饱满地、歌唱地弹奏旋律部分,力量不宜过分。右手弹奏时手腕要有弹性,注意突出旋律。要求声音柔美,只需要p的力度即可。当展开部进入第197小节处,钢琴主奏部分出现了连续八度音组式的旋律进行,每两拍为一组旋律,弹奏时需注意触键切勿敲击键盘,以音组正拍进入的重音为首音,大臂力量自然带动此音组的进行,使音乐得以流畅进行,将情绪逐渐推向高潮。
  在第103小节至第107小节处,出现乐队与钢琴的亲密对话,此处乐队先作为主奏角色演奏旋律部分,钢琴在前八拍轻声为乐队伴奏,在乐队旋律句结束后马上紧接着亮出旋律乐句,演奏时要注意触键的转变,从轻贴琴键演奏转变至高抬指演奏,将旋律有表情地演奏出来,是副部中的演奏难点之一。
  尾声处,出现军队号角式的主题材料,乐队担任主奏角色,进入时在p的力度中斗志昂然地演奏主部主题材料,钢琴以军队进行曲式步伐为乐队旋律担任伴奏,其低音声部与乐队旋律相互辉映,演奏时应在每一句句首音稍加强调,右手贴键弹奏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织体,如同形容迈向光明胜利的步伐。随着乐思的发展,钢琴逐渐烘托出热烈胜利的气氛,最后与乐队齐奏四个强有力的和弦,从而结束全曲。
  舒曼不追求浮华的炫技效果,一切手法都为音乐服务。总之,《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经典的形式、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创作手法成为钢琴发展史中的艺术珍品。[6]整体上来说,舒曼唯一的这部钢琴协奏曲可称得上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精品,无论钢琴演奏技法,还是乐队与钢琴的相互合作都有创新的突破,为舒曼的创作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王茜.舒曼钢琴音乐的精髓——周铭孙教授舒曼专题讲座听后感[J].钢琴艺术,2006(8):29-31.
  [2] 于润洋.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J].人民音乐,1980(11):40.
  [3] 刘羽飞.舒曼钢琴创作的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9):23-24.
  [4] 约瑟夫·克尔曼.协奏曲对话[M].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12,27.
  [5] 黄田.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Op.54分析[J].艺术教育,2005(5):105-107.
  [6] 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