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畅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成本逐年增加,特别是我国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后,人才愈加成为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关键点。在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如何破解人力资源困境,以此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这些值得深思。本文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管理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事业单位的目标是为人民提供更快捷、更贴心的服务,其不以盈利为目标,事业单位运转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部分事业单位的运转资金来源于自营。事业单位和普通公司相比,事业单位人员可堪比公务员,因此其工作压力较小且稳定,内部缺少竞争压力,正是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安稳性也导致其易缺少危机意识,工作积极性较低,种种原因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较差。就目前发展形势而言,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其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其工作流程较为复杂,这些都是事业单位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事业单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内容,事业单位多为政府等服务机构,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人民谋福祉,业务核心便是“服务”,这也由此可见人员在事业单位中的重大价值。事业单位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改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保证员工发挥所长,以此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还便于事业单位开展有效管理,积极发挥“服务”宗旨。
  (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可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以此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發展,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架构,形成内部职员的融洽办公氛围,畅通内外部沟通渠道,进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传统
  事业单位属于政府类服务机构,其经营方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传统。例如,我国股份制企业和上市企业,由于其部门不同拟定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章程,但是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条例中,其缺少完整的人力资源架构规划,无法满足统筹规划的需求,甚至缺少系统的员工培训计划,也尚未对事业单位今后人力的发展方向做出计划,这也导致员工缺少后续培训机制和晋升机制,员工对个人职业前途规划多半处于迷茫状态。与此同时,我国股份制企业已经开始绩效考核机制,通过业绩、能力等全方位考核员工的业务素养,并将绩效考核和工资挂钩,对其进行一定的奖惩措施。但是反观我国事业单位,其多半延续传统的考核方式,在评定职位时多半遵循“论资排辈”的现象,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单位内部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现有激励机制不完善,执行效果不佳
  我国事业单位为了提供员工工作热情,增强其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往往增加工资以此进行激励。但是我国多数事业单位依旧使用传统的薪酬激励机制,并且绩效工作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这就导致员工无论“干多干少都一样”,员工积极工作无法在工资中得以体现,员工消极怠工也没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员工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出现抵触的情绪。与此同时,我国虽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自主权,但是事业单位目前依旧存在集权较为严重的现象,领导权力往往高于规章制度,存在单位“一把手说了算”的情况,这也导致其人力资源改革无法真正取得实效。
  (三)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少有序规划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更偏向于个人利益,这也导致了其人员冗余的问题,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甚至会流失一部分优质的员工。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员工依旧遵循以往的办公习惯,按照上级指示办公,工作缺少创新力和规划,员工工作效率较低,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执行能力较差。最后,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缺少明确规划,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渠道不明,这也导致了其往往只专注于项目类型,而忽视了公益性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人员往往专注于经费较多的项目,而忽视了公益类项目,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平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缺少有序的规划。
  三、我国事业单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研究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才是事业单位运转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将原有的人事操作转变为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
  第一,事业单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凸显对员工的人文情怀,主动关心员工的实际需求,对一些身体抱恙的员工可适当安排工作,保证休息时间和工作时间的相互协调,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第二,事业单位需积极挖掘员工潜力,每个人都具备优点和擅长的工作。事业单位的工作核心的为民服务,因此事业单位可将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按照个人员工特点有序分配工作,提高员工工作热情。
  (二)建立健全职工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事业单位若想破解人力资源管理难题,首先需打破“大锅饭”的现状,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不可“一视同仁”,事业单位可依据岗位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等拟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制定细化可实施的考核指标,并将考核标准精细至每个岗位。例如,事业单位在拟定考核指标时,可将优惠政策适度向一线员工倾斜,针对每个部门的差异拟定绩效考核指标,按照“业务量”“投诉量”“劳动程度”等进行划分,每月每季都可开展评比工作,对于分数较高的职工设定较高的绩效工资,以此鼓励员工努力工作。对于分数较低的员工,降低绩效工资,以示惩处。
  第二,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后,还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强化事业单位的员工协作精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绩效评估等方式强化激励效果。与此同时,单位设定的激励机制可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长期奖励和短期奖励相互结合,利用劳动保健、带薪休假等奖励方式,保证职工的前途和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联系在一起,实现人才的“引进来”和“留得住”,提高员工对单位的认可和忠诚度。
  (三)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后续培训课程
  1、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事业单位在人们心目中较安稳,且发展前景良好,成为多数人员的择业目标。部分事业单位在选拔时表示以重点院校为首要考虑,这种做法也直接将责任心强的人员拒之门外。因此,事业单位在今后招聘时,首先需拟定人才选拔标准,以责任心、工作能力作为选拔标准,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养,保证选拔的员工符合岗位需求,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2、强化后续培训课程
  事业单位若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还需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特别是负责财务的事业单位,由于国家税务财务政策常常更新,因此更需不断强化培训效果,保证员工的知识储备能胜任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同时还可适当增加实操课程,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五、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实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人员作为承载工作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国事业单位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新形势及时解决,以此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为民。
  参考文献:
  [1]杨军.转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李松晓.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河北企业,2019(04):124-125.
  [3]徐永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韩海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现状及有效措施的探究[J].经济师,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0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