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成祎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在教学实践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程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微课特点,进行具体应用,以更好地促进高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微课乐趣一、微课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价值
  高中英语学习难度较大,好多学生因为缺乏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或本身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英语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微课即微视频教学模式,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借助短视频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趋向于系统化,并且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英语教学实际来看,英语微课深受学生欢迎,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英语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利用微课丰富英语课堂教学。高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性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英语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其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在微课中根据教学内容融入多种教学元素,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知识的系统化,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很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比如,面对英语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互助组,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来尝试制作微课,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之后让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利用微课增强教学的体系性。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体系性,在高中英语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构建英语思维,增强并充分体现微课教学的体系性。这样,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会感觉到英语知识除了抽象性之外,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高中学生学习能力尽管与初中生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样情况下,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网络。期间,英语微课就能充分地发挥自身作用,将抽象的英语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更加方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或学生英语程度的不同,来创新微课,将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实现微课教学的工具性和科学性。
  3.采取微课案例的方式构建英语语境。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英语语境的构建,良好的英语语境能促使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倾向于实践教学。其中,采取微课案例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提升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凸显英语教学的针对性。试想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思维,就离不开学生的具体实践,离不开教學案例做支撑。有效的教学案例的引用,可以缩短学生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一些生活案例的展示,便能很好地构建英语语境,让学生在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且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微课地位。因为微课本身受“微”的限制,许多较为复杂的英语知识点,并不能借助微课很好地得以展现。另外,英语教学目的就是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需要反复地练习,微课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要求。因此,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教师应做到合理、有效运用,不要喧宾夺主,否则,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微课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微课的制作目标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点,因此,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突出学生的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精心制作,以实现微课效率最大化。例如,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以促进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
  3.注重对微课教学实施评价行为。微课使用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微课之后的测评。在微课进行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微课内容,或让学生复述一下知识点,或让其回答相关问题,以增加学生对微课的印象,强化学生的听课效果。如果微课使用过后,教师不闻不问,定会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微课的确不失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值得广大教师注意的是,在看到微课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应意识到微课的局限性,教师只有从教学实际和学情出发,微课才能真正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琴.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