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树芳

  摘 要: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技术创新,同时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也做出了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发展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将主要分析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发展创新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如工作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也是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若劳动者不具备完善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就无法成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第二层次是学术技能。学术技能是指人才的通用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第三层次主要指特殊职业技能和高级技术能力,其也是高技能人才最为重要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人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千差万别,因此,高技能人才与中、低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有所不同。技能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是完成任务的根本,所以一类技工通常从事体力劳动,而技术的发展会使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下降,该级别无法通过专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因此,低技能人才能力的形成并不在于其是否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二类技能主要是指技术含量为中等的技能形式,这种技能可通过职业教育获取,且无需长期培训。但是该类人员提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中级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明显高于低级技能人才。但与高级技能人才相比,其技能水平较低。中级技能人才的专业性相对较弱,但是其是劳动力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技能人才。
  三类技能人才是高级技能人才,高级技能形成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更高的时间成本。同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且专业性要求较为严格,该技能人才以生产实践为桥梁,这与生产组织形态和生产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说,高技能形成与职业教育培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类人才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高技能人才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高技能人才成长中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其一是职业前期获取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职业后期的技能积累阶段。职业前期的技能知识获取阶段主要集中于学校的职业教育,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职业教育中可更加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职业后的经验积累通常是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其也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内部促进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十分明显,其涉及到的主体较多,多个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协同合作意识,以增强人才培养衔接的紧密性。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要不断优化教师培训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内部环境,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选派教师下企业,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并在课堂中积极引入最新技术成果,从而达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
  其次,要丰富教师的来源。普通示范院校毕业生是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十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欠缺。若要更好地转变现状,就需不断丰富教师的来源,在企事业单位中引入专业知识丰富且实践能力较强的技術人员与管理人员,使其参与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政府应当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贯彻职业教育政策。学校内部也需奖励双师型教师。在评优和评先以及晋升等多个方面,将教师是否为双师型教师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校要以需求为基础培养人才,以企业生产规律设置课程,且课程设置需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形式,更加关注重难点内容,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并以市场变化为基础,凸显学生职业能力,转变教学方法和方式,改变教学的主要内容。
  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师生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实训中心拉近了教学与企业技术发展之间的距离,并且也实现了课程与企业技术的协调发展,构建了良好的职业环境,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推动校企合作,启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应当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带动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实训基地,践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在教育教学中,学校要与行业专家和企业工作人员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教学计划,同时评估教学质量,这样在校企联合的过程中便可全面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以此为基础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不断优化技能评价标准
  在人才培养中,务必高度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关注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要素,不仅要重视结果,还需关注过程。评价中应坚持师生结合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均在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若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需关注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反思,实现教师评价、学生反思和学生互评的有机结合,从而给出更为合理的分值。此外,评价中要采取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在给出学生的成绩前,学生需完成自评和互评,随后,授课教师和学校专业技术委员会可参照考核标准以及学生自评及互评概况为学生打分。
  四、结束语
  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有效改变现状,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多个机构应共同努力,联合出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潘伟男,邓水秀,张燕琴.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5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