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邪,他们对这个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有不少的小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厌学”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我结合农村家庭教育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如改造农村校舍,改善教育手段,在部分地区实行远程教育。应该说,如今的中国农村教育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远远强于十多年前的情景,教育应该呈现繁荣景象。然而, 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却日益增多。为什么呢?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与老师的管理和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教育基础条件差,众多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导致学生对在学校学习失去兴趣,觉得上学学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痛苦。
  一、农村学生厌学原因
  (一)家庭的原因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心理甚至人生具有重要影响。就在我所家访的家庭中,有一位家长曾这样说:像我没有读过书,不也照样生活吗?”还有一个家长这样说:“我们出去打工四五千一个月,也就上了个小学。现在有的大学生工作才二千多一个月。”甚至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说:“先去读着初中,等能办身份证了就跟某某出去打工。”有的孩子看到别的比自己还穷的家庭的家长都送孩子去打工,到外面打工多好、多自由。心中对家长有很多不满,导致学生根本就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而只是抱一种混日子的态度,有的甚至混一半期或一年就不想混了,直截辍学。在广大的农村,很多学生家长在外打工,于是出现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很大的隔阂,父母认为只要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他们忽略了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所起的重要作用,导致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心。
  (二)学校及老师的原因
  第一,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学校就是单调的学习,环境、活动场地不优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学生管理存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上,由于安全条件差,“严”的多,“宽”的少,课余、课外活动时间少,且死板单调,不能生动灵活,让学生心理上无法轻松愉快,从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多大的兴趣。 第三,教师观念陈旧。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老师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尖子生而轻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 第四,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老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是否爱学习的主要原因,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或一个不好看的脸色,就会成为学生厌学的导火索。记得我们学校某个班的一名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经常不听老师讲课。原因是他在一天的语文课上搞小动作,并且还弄出很大的声音,干扰了老师上课,这个老师马上把他请起来,站到教室后面,还说:“你笨得个猪,你不知道耽误别人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吗?这么多同学的时间让你白白的浪费了,以后我上课你就在这里趴着。”自从受了这个老师的批评后,这个学生就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每当上这个老师的课,他就趴在课桌上睡觉,他不听课也不做作业,久而久之,这门课的成绩可想而知,再也没有好起来。
  (三)社会原因
  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拜金主义盛行,“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漫延。 ⑵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校外一些营业性娱乐场所及网吧的吸引,非法图书、音像制品的泛滥,使中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中去,例如上网吧玩游戏等,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而产生厌学。(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1.智力因素
  在边远山区孩子的智力也参差不齐,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偏低。
  2.缺乏信心
  学生基础不好,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学习起来就会越来越吃力,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3、人际关系差。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是内向性的学生,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内心孤独。他们在学习中缺少交流学习的机会,缺少学习生活中的乐趣。4、教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他就会经常去问他问题,同他交流。如果老师喜欢某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努力的学习这个老师的课程。
  二、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如此多的厌学原因,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有效的解决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义务教育法》,让我们这些边远地区的家长真正从内心接受不送子女入学是违法行为。其次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读书是为了学好本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谋生打基础。再次要通过举办家长会等形式,宣传教育子女行之有效的良好方法和男女平等思想,让家长们破除重男輕女的思想,积极送女孩入学。同时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子女,对子女不能放任自流。最后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作。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始终把师德建设置于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培养教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情感和责任意识。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各种渠道,营造一种氛围。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教育。通过平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杜绝简单粗暴等现象,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对教师产生敬慕的感情。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说教在学生那里就会掷地有声,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