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课堂成为“动感地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巧设情景烘托“动感地带”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向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断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创设真实且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教学乘法时先复习用连加连减的方法,然后提出:“如果数量多的情况下也用连加的算法合适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此问题一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干层浪,教室里立刻失去了平静,学生有思考的、探究的、争论的,人人都有了求知欲,人人都有了表现欲。此刻,我因势利导,引入新知,学生很快就进人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多种感官参与“动感地带”
  1.学会听
  “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听”就是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
  2.学会看
  “看”是学生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学会看,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3.学会做
  “做”就是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訣时我让学生动手摆,在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和动手,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听过的可能就会忘记,看过的可能就会明白,只有动手做的才会真正理解。
  4.学会说
  “说”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动口”交流中大展身手,在充分展示自我思想的同时使不同见解或意见在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这样学生就会因自己富有创见的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产生成就感。
  三、师生互动激活“动感地带”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用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除此之外,每次下课前5分钟我都会问学生本节课学了什么、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这样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有一个自我表现、自我考核的机会,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进发出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宽松、自由、开放、生成的课堂才是“动感课堂”。所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发展”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1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