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随幼儿兴趣,支持游戏行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游戏背景
  读懂儿童,就要观察儿童,经过班上老师长时间的观察、讨论和总结,发现建构类的游戏更容易吸引幼儿,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将建构区设定为我班的重点特色区域,在建构区我教师们提供了灵活性、操作性较强的材料,幼儿进行自主搭建游戏。根据本月的主题《热闹的大马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马路的各种区域活动,建构区则是以搭建马路上的场景为主,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自己的回忆、想象、创造,设计各种建筑等。
  二、游戏案例
  《热闹的大马路》
  材料初备:
  区域游戏进行之前,我们先进行观察和讨论,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来设计马路边的场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投放了一部分较为简单的、低结构的材料,例如纸板、薯片桶、纸杯,另外还投放了木制积木和规则的乐高积木。(它有着固定的规格,且便于进行堆积、排列、组合等操作,可以构建出各式各样的作品,而不像玩具车、洋娃娃这类材料用途固定。)
  场景一:
  房子搭在马路中间,该怎么办呢?
  活动描述:
  星期三下午,伊伊、谢文芃、森森等小朋友选择进入建构区,他们准备搭建《马路上的场景》已有了前期的讨论,幼儿开始进行搭建,伊伊先取出一些薯片桶,她说“我用这个当做路灯”,森森将纸板一块一块连接起来,他告诉我这是马路,谢文芃和其他的小朋友开始用乐高搭房子。区域里的小朋友都开始搭建自己的东西,这时,听到森森说:“哎,伊伊,你把我的路都挡住了,我的路都没地方了。”原来伊伊和森森都选择了同一个地方在搭建,伊伊在森森的提醒下,将“路灯”挪了挪位置,突然,又听到“这是我的,还给我”。两个小朋友都想要同一个积木来搭房子。
  区域游戏的总结时段,我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讨论,我们今天的建构中,你搭建了些什么?怎么搭建的?房子搭建在马路中间会怎样?该怎么办呢?可以搭在什么地方?
  观察分析:
  1.幼儿的经验不足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建构先后顺序的意识。幼儿很自由的搭建自己想要搭建的东西,实际生活中的认知经验较弱,才会出现伊伊和森森两个不同场景搭建到一起,房子搭在马路中间的问题;另外,幼儿使用乐高搭建楼房几乎都是只用到了垒高这一种方法,马路边的建筑也只有一种类型的高楼。
  2.材料的单一
  幼儿以纸板为马路,薯片桶为路灯、少量的乐高来搭建房子。由于材料的数量有限,出现了幼儿争抢的现象;由于材料较为单一,所以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
  3.幼儿的交往较少
  建构游戏中的“建构”分别蕴含在物品建构、认知建构、社会建构这三个过程中,所以,建构游戏中的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小班幼儿的合作相对要少一些,幼儿喜欢一个人进行游戏,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意识不强,人际交往有待提高。
  教师支持:
  1.材料的支持
  足够的材料,多样的材料,幼儿才有更多发展和创造的空间,之前投放的材料多为低结构的,搭建较为局限,根据观察,发现幼儿对于乐高类的积木更有兴趣,所以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我们投放了更多异形的乐高,例如动物园场景的乐高;真实的情景促使幼儿更容易投入到游戏中,所以我将纸板更换成了马路的贴纸,;马路上的场景除了房子,还有绿化带等。根据幼儿的小肌肉发展水平和兴趣,我在美工区投入了超轻黏土,制作简单的小草作为绿化带。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现我们修建好了马路,房子,绿化带,但是却没有汽车,于是,我请小朋友带来自己喜欢的汽车,在修建好的马路上进行游戏。
  2.经验的支持
  基于建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过程的特点,可以将建构游戏定义为,个体通过有意识地堆积、拼插、排列、组合建构材料,并伴随或主动进行各种认知建构,以获得感性经验和心理满足,逐步实现社会建构的游戏。
  我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请幼儿共同发现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总结。请幼儿观察马路中间有什么,幼儿异口同声回答“汽车”,提出问题:房子是修在马路的什么地方呢?幼儿很快答出,是修在马路两边的,回应“马路中间有房子吗?”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得出经验,房子需要修在马路的两边。针对搭建的先后顺序,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先修路,将马路修好了再修房子;另外,我再出示了德阳一部分孩子们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例如:动物园、洋洋百货、文庙广场、上美广场、还有我们的幼儿园,发现马路边的建筑有很多不同的形状,有高有矮,有大有小,马路边除了房子,还有绿化带,引导幼儿通过多次的观察和回忆加强实际生活经验。
  3.交往能力的支持
  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上,人们很容易认为角色游戏有比建构游戏更大的力量,但实际上建构游戏同样存在让幼儿获得社会性发展的机会。社会能力较强的儿童与社会能力较弱的儿童在同一组进行游戏时,社会能力较弱的儿童将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观察与实践获得社会性发展。(建构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所以,我们在游戏时提出幼儿可以相互合作,幼儿之间的交往或是请求帮助“安安,你帮我把这个搭一下吧,我老是弄不好”,或是“陈俊燃,我们一起来玩吧”。当出现冲突的时候,教师给予支持认同幼儿情绪,幼儿共同解决冲突,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三、追隨幼儿兴趣,支持游戏行为——做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新《纲要》中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是观察者,适当的指导者,解决问题的鼓励者,也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通过观察和学习“读懂儿童”,根据中班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特点,反应出教师的支持性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效的支持策略促进小班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和探索能力的发展。第二,有效的支持策略促进中班幼儿个性的发展。第三,有效的支持策略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1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