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白茅根的本草考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对白茅根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白茅根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对白茅根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进行考证与整理。结果:白茅根历代有茅根、茹根、白茅等别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innaeus)Raeuschel与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var. major(Nees)C.E.Hubbard的干燥根茎;产地逐渐由湖北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均产;历代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结论:药典记载白茅根基原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 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欠妥,建议参考《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对白茅根拉丁学名进行修订,并增加收录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Nees)C.E.Hubbard.作为白茅根的基原。
  【关键词】 白茅根;文献研究;基原;拉丁学名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3-0018-06
  Abstract:Objective To make comprehensive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Rhizoma Impe-rataeto provide the literatur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Rhizoma Imperata.Methods Throug-h consult ancient herbal works to researched the name,original plant,place of production,ha-rvest and processingof ImperataeRhizoma.Results Rhizoma Imperatae has other aliases such as thatch rhizome,implicated rhizome and imperata koenigii.The roots ofRhizoma Imp-eratae were derived from Imperata cylindrica(Linnaeus)Raeuschel and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Nees)C.E.Hubbard.The production area h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Hubeito all over the China.It is better tousefat,white,nofibrous roots and sweet taste one.Conclusion TheChP recordsthe source ofRhizoma Imperatais the dry rhizome of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 major(Nees) C.E.Hubb,it is not suitable. It is recommended to revise the Latin name with reference to Flora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FRPS)and Fl-ora of China(FOC), and to add 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Nees)C.E.Hubbard. as one of the roots of Rhizoma Imperatae.
  Keywords:Rhizoma Imperatae;Herbal Textual Research;Original Plant;Latin Name
  2015版《中國药典》记载,中药白茅根来源于禾本科植物白茅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其味甘,性寒,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1]。白茅根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同时也是常用畲药之一,用于治疗肝炎、风热班蛇(上感)、鼻血不止等病症。在我国岭南地区,白茅根也常用作凉茶原料,需求量较大。目前,白茅根药材来源广泛,全国各地均产,且药用均为野生采挖,尚无栽培种植,缺乏道地性产区及其判定标准。此外,禾本科植物辨识难度较大,导致白茅根药材混淆品、掺伪品较多。因此,有必要对历代本草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理清古今白茅根的来源和品种,为其正确的临床药用提供依据;同时总结不同时期白茅根的产地变迁,为开展其道地性研究、现代适宜区划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历代品质评价进行总结,为白茅根商品规格等级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支持。现分别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等方面展开考证。
  1 名称考证
  1.1 唐以前白茅根的名称考证 白茅根始载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2],称之为“茅根”,其中记载:“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其将白茅根列为中品,并有“兰根”及“茹根”两个别名。《易经》[3]云“初九,拔茅茹……”其中“茹”指根系牵连在一起的样子,这是对白茅根生长状态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4]也将其列为中品,谓之“茅根”,并记载“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5]载“此即今白茅菅。《诗》云:露彼菅茅,其根如渣芹甜美”记载了白茅根有“白菅茅”的别称,同时也是“白”字加入白茅根名称的首次出现,并引用《诗》中记载的“菅茅”的别称。《说文解字》[6]云“茅,菅也。从草,矛声”中“菅”即是茅草的意思,“筋”则指植物的脉络。可见当时茅根的别名多与其植物形态相关。
  1.2 唐宋金元时期白茅根的名称考证 唐代《新修本草》为当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多综述前者医家所著。《新修本草》[7]载:“菅花,味甘、温,无毒”,但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茅根,味甘,寒”,宋代王介所著《履巉岩本草》[8]中记载的“茅花,性暖,无毒……”及附上的茅花图可知,《新修本草》及《履巉岩本草》所载“菅花”这一名称并非白茅根,而为白茅根原植物的花。唐代甄权著《药性论》[9]载“白茅,臣,能破血,主消渴”出现了“白茅”这一别称。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10]载“茅针,味甘,平,无毒。……成白花者,功用亦同,针即茅笋也。又云屋茅……”此处出现“茅针”这一名称,但根据其“针即茅笋也”可知,茅针所指并非白茅根药材,应是对白茅根原植物幼苗时期形态的描述。同时期的《日华子本草》[11]记载:“茅针,凉……。根主妇人月经不匀,又云:茅根,通血脉淋沥,是白花茅根也”故在唐朝时期白茅根增加了“白茅”、及“白花茅根”两个别名。宋代苏颂所著《本草图经》[12]载:“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可以看出此时期仍以“茅根”为白茅根正名,并明确提出“茅针”为其原植物幼苗。   1.3 明清时期白茅根的名称考证 明代《救荒本草》[13]载:“茅芽根,本草名茅根,一名兰根,一名茹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蒹杜,又名白茅菅。其芽一名茅针”。《本草蒙筌》[14]载“茅根……旷野平原,无处不产……俗呼过山龙”。《本草纲目》[15]载:“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本经所用茅根是也”。此处首次将茅分为白茅、菅茅、黄茅等多种,并认为药用的是白茅,且有俗称“丝茅”。同时,记载“白茅根……乃良物也”这是“白茅根”这一名称的初次记载。《本草崇原》[16]载“白茅根……其叶如矛,边有锋棱,又名刀茅”。综上,明代时期,白茅根名称众多,有:“茅芽根”、“刀茅”、“过山龙”、“丝茅”等。清代白茅根的名称逐渐开始统一,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17]载:“白茅……河南谓之茅荑,湖南通呼为丝茅,其根为血证要药”,此时记载河南地区有“茅荑”的别称。同期其他本草如《本草备要》[18]、《本草从新》[19]、《本草述钩元》[20]均记载其为“白茅根”。《本草求真》[21]、《本草便读》[22]记载其为“茅根”。可见自清代起,大部分本草逐渐以“白茅根”为正名记载此药,以区别同类中其他不作药用的“茅草类”植物。同时,关于白茅根别名的记载也逐渐减少。说明当时植物分类体系逐渐成熟,对植物的名称收录日趋严谨。
  综上,白茅根的名称历代以来变化不大,自东汉《神农本草经》开始以茅根之名记载,并根据其植株特征,以“兰根”、“茹根”为别名,《名医别录》则载有“地菅”、“地筋”、“兼杜”,此外还有白茅菅、白花茅根、茅芽根、刀茅、丝茅、白茅、茅荑等别名。自明代《本草纲目》以后,白茅根别名的收载开始变少,并逐渐以“白茅根”为正名记载。
  2 基原考证
  2.1 唐以前白茅根的基原考证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2]载:“茅根,味甘,寒。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淤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兰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可以看出其仅记载了白茅的性根味功能与主治,无基原植物或药材形态等信息。魏晋时期《名医别录》[4]载“茅根,无毒。……生楚地田野。六月采根”,亦没有白茅根基原的描述。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5]载:“此即今白茅菅。《诗》云:露彼菅茅,其根如渣芹甜美。……”,首次提出“此即今白茅菅”,但仍没有明确的白茅根基原。综上,在唐代以前基本无白茅根基原的记载。
  2.2 唐宋金元时期白茅根的基原考证 唐代《日华子本草》[11]载:“茅根……是白花茅根也”,截至此時的本草均尚未提及白茅根的基原,甚至药材形态都未提及,仅记载其功效、别名。直至宋代,本草中开始出现对白茅根原植物形态的描述,《本草图经》[12]载:“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详细描述白茅根植物形态的同时,还首次附上了两种白茅根原植物图(图1-A):鼎州茅根、澶州茅根。通过对比分析附图,可以发现两种茅根的根部及其植株形态存在差异。其中“澶州茅根”与《中国植物志》[23]描述丝茅(即大白茅):“多年生,具横走多节被鳞片的长根状茎。秆直立……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基本相近。另其中所绘“鼎州茅根”与《中国植物志》[23]描述白茅:“多年生,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节无毛。叶鞘聚集于秆基,甚长于其节间……秆生叶片窄线形……”基本相近。据文献考证,宋代时期“鼎州”为今湖南常德市附近地区,“澶州”为今河南省濮阳市附近地区。可见,至少自《本草图经》起,古人已开始将不同产地的“澶州茅根”、“鼎州茅根”进行区分,并均作为白茅根入药。
  2.3 明清时期白茅根的基原考证 明代《救荒本草》[13]载:“茅芽根……春初生苗,布地如针;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并绘制了插图(图1-C)。对比图1-C与图1-A发现《救荒本草》所载茅芽根与《本草图经》中的澶州茅根基本一致,可能为同种植物。《本草蒙筌》[14]也绘制了白茅根插图(图1-B),但对比图1-A后发现,《本草蒙筌》所绘制的澶州茅根与鼎州茅根与《本草图经》插图存在一致性,《本草蒙筌》所绘制插图是否复制古代书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本草纲目》[15]载:“拔茅连茹,是也。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本经所用茅根是也”,此处首次将茅分为白茅、菅茅、黄茅等多种。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纲目》认定《神农本草经》所用的茅根为白茅的根,俗称“丝茅”。而其记载的“夏花者为茅”与《中国植物志》[23]描述丝茅(即大白茅):“花果期5-8月”、白茅:“花果期4-6月”对比,均较为符合。不难发现,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认为白茅同为丝茅(大白茅),将白茅根药材的两种原植物混淆。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17]载:“白茅,本经中品,古以缩酒……河南谓之茅荑,湖南通呼为丝茅,其根为血证要药”,同样将白茅与丝茅(大白茅)混淆。其书中插图(图1-D)所绘“白茅”与现今各植物志中白茅的墨线图已非常接近。综上分析,自明清时期后,除《本草蒙筌》记载白茅根有两种基原植物,其他本草均只收载丝茅(大白茅)为白茅根基源。
  综上,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宋前历代本草均只记载其性味、功效等,无其基原的记载;宋代开始出现对于白茅根的原植物形态的描述,到了明清时期,白茅根原植物形态的描述更为详尽。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草描述及插图中,明代前所用的“茅根”具有两个不同的基原,即白茅和丝茅(大白茅)。而明代后,可能混淆了白茅及丝茅(大白茅),认为白茅即丝茅,对于基原不再细究,以致现今白茅根为单一基原药材。
  历版《中国药典》均记载白茅根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其基原中文名收载为白茅,但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23]及《Flora of China》[24]发现,白茅拉丁学名应为“Imperata cylindrica(Linnaeus)Raeuschel”,而药典记载的“Imperata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为大白茅的拉丁学名,即《中国植物志》收载的丝茅,可见药典所记载白茅根药材原植物中文名与其拉丁学名不匹配,存在混淆现象。此外,笔者查阅现代的中药学著作,如《中国药材学》[25]、《中华本草》[26]、《新编中药志》[27]等对白茅根基原的描述,均与药典相同。由于药典具有权威性,各时期中药学著作均摘录药典对白茅根基原的记录,导致各时期中药学领域著作中,出现白茅根药材原植物中文名与拉丁学名不匹配的现象。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需要保证其科学性及严谨性,故应该对其收录的植物药材基原物种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进行审查和修订。对于药典中白茅根基原收载的不规范,笔者建议对其进行修订。同时自宋代起,已有记载白茅根有两个基原;现今孙启时教授[28]等对白茅根药材的原植物进行分类、显微特征、薄层层析等初步研究,表明白茅根药材的原植物来源为FOC现收载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innaeus)Raeuschel及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Nees)C.E.Hubbard.。可见,历代以来白茅根均为多基原药材,明代的本草古籍和现今中药学著作对白茅根基原的记载存在重大疏漏。为保证药典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建议药典增加收录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Nees)C.E.Hubbard.作为白茅根的基原之一。   3 产地考证
  3.1 古代白茅根的产地考证 白茅根生境分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神农本草经》[2]:“茅根,味甘,寒。……生山谷田野”,但未提及白茅根产地。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4]载“茅根,无毒。……生楚地田野。六月采根”,首次记载了白茅根产地为楚地。据相关考证,楚地为今湖北省荆州市,说明当时白茅根的主产区在湖北地区,而后历代本草记载均无变动。宋代《本草图经》[12]载:“生楚地山谷、田野,今处处有之”,印证宋前白茅根产于楚地,但到宋代,白茅根产地发生变迁,即“今处处有之”,说明自宋代开始白茅根在全国范围均产。明代《救荒本草》[13]:“生楚地山谷,今田野处处有之”。《本草蒙筌》[14]:“旷野平原,无处不生”。清代《本草述钩元》[20]“ 又生湖南,及江淮间”。《草木便方》[29]:“ 生于山坡、荒地及耕种的砂地内。分布于我国各省区。”
  3.2 近现代白茅根的产地考证 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0]首次收载白茅根:“均系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产”,此后各版药典记载:“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均未再记载其产地信息。1996年徐国钧《中国药材学》[23]:“全国各地均产。华北地区产量较多。多自产自销”。1997年《中国植物志》[23]:“白茅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生于低山带平原河岸草地、沙质草甸、荒漠与海滨”。1999年《中华本草》[26]:“生于路旁向阳干草地或山坡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陕西以及甘肃等地”。1999年卢赣鹏《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31]:“白茅根商品均来源于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与出产,多自产自销”。2002年肖培根《新编中药志》[27]:“在我国南部草地优势植物,生态幅度广,生长于谷地河床至旱草地。向阳山坡,果园地、撂荒地以及田坎、堤岸和路边草地”。2010年《中华药海》[32]:“本品以野生者入药,喜阳耐旱,多生于路旁、山坡、草地中。全国各地均产”。
  综上,宋代之前古人认为白茅根主产地在楚地,即今湖北地区。宋代后白茅根产地变迁为“处处有之”,说明自宋代后白茅根产地逐渐变迁至全国均产,而后本草记载基本一致。与现今记载的全国各地均产,且华北地区产量大有共通之处。可见白茅根分布广泛,几遍全国各地。
  4 品质评价考证
  4.1 古代白茅根的品质评价考证 白茅根的品质评价以外观性状特征为主,并与其采收期、产地加工、炮制等密切相关。魏晋时期《名医别录》[4]载“茅根,无毒。……生楚地田野,六月采根”,首次记载了白茅根采收期在六月。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5]载:“此即今白茅菅。《诗》云:露彼菅茅,其根如渣芹甜美。……”,其引用了《诗》中记载白茅根味甜特征。宋代《本草图经》[12]:“茅根……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同样记载了白茅根的采挖在六月,以根洁白、口尝味甘美为特征。可见,宋代以前普遍认为六月采的白茅根质量最好。明代《本草蒙筌》[14]记载:“收采法去皮衣,掐断忌犯铁器。”提出白茅根产地加工时需去除“皮衣”,即去除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须根和膜质叶鞘。且在炮制过程中应避开铁器。《本草求真》[21]载:“茅以白者为良”,说明白茅根采收后需要及时清理洗凈,以根茎洁白者为佳。综上,古人认为白茅根最佳采收期为六月,采收时去皮衣,炮制忌犯铁器。白茅根药材根茎以洁白,口尝味道甘甜为佳。
  4.2 近现代白茅根的品质评价考证 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0]:均系野生;以条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3]: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1996年《中国药材学》[25]:全年可采,以秋季为好;本品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1999年《中华本草》[26]: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鲜用或者扎把晒干;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1999年卢赣鹏《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31]:白茅根商品均为统货,不分等级。白茅根商品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2001年《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34]: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晒干,捆成小把。一般均为统货。无臭,味微甜。2010年《中华药海》[32]:冬春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鳞片状叶鞘,洗净,切段或扎把晒干备用。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
  综上分析,古代认为白茅根六月采挖最佳,现今认为其全年均可采挖;由于白茅根药材有较多的须根和鳞片状叶鞘等非药用部位,故在采收后应及时去除,清理洗净;药材以条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
  5 小结
  白茅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历代本草中,根据其植物形态有许以“多异名和别名,但自清代起均茅根”、“白茅根”为其药材正名;白茅根药用古今基原基本一致,但自明代后基原的记载存在混淆现象,建议药典进行修订;其产地存在一定变迁,宋代之前白茅根主要分布在楚地地区,即今湖北地区,宋代记载白茅根产地逐渐扩大至全国均产,是产区较广、产量较大的中药材之一;对于白茅根采收加工,古人认为白茅根六月采挖最佳,现今认为其全年均可采挖,采收后应及时去除须根和膜质叶鞘,其品质以根茎粗肥、色白、味甜者为佳。
  1963年版中国药典均记载白茅根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其植物中文名为白茅,而拉丁学名为大白茅(丝茅)。从而导致现今各类中药类著作对基原的记载存在重大疏漏和不规范,出现中文名与拉丁学名不对应的现象。建议药典参考《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对白茅根基原植物白茅的拉丁名进行修订。其次根据考证分析,自宋代《本草图经》已有记载白茅根有两个基原,即白茅与大白茅,且均作药用,广为接受。同时现代调查研究表明,白茅根药材的原植物来源即为白茅及大白茅,可见历代以来白茅根均为多基原药材,且现今亦广为流通。而药典只收载白茅作为白茅根基原,与历代药用情况及市场流通现状不符,建议药典根据其药材药用历史及现今市场流通情况,增加收录大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Nees)C. E.Hubbard.作为白茅根的基原,保证药典的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07.
  [2]魏·吴普. 神农本草经[M].孙星衍,孙冯翼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65.
  [3]梁·海明译注. 易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3.
  [4]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42.
  [5]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0.
  [6]张章.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274、604.
  [7]唐·苏敬,等. 新修本草辑复本[M].2版.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3.
  [8]郑金生. 南宋珍稀本草三种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7
  [9] 唐·甄权. 药性论[M].尚志钧辑校. 芜湖: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 26
  [10]唐·陈藏器. 本草拾遗[M].尚志钧辑校. 芜湖: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 140.
  [11]五代吴越·日华子.日华子本草[M].尚志钧辑校.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处,1983:42.
  [12]宋·苏颂. 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5-186.
  [13]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救荒本草(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明·陈嘉谟. 本草蒙筌[M].张印生,韩学杰,赵慧玲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126.
  [15]明·李明珍. 本草纲目(第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810-811.
  [16]明·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77.
  [17]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8]清·汪昂.本草备要[M].余力,陈赞育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76.
  [19]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 郭薇,赵秋玉整理.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40.
  [20]凊·杨时泰.本草述钩元(第7卷)[M].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41.
  [21]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 赵贵铭点校.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4.
  [22]清·张秉成.本草便读[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0.
  [2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0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1-32.
  [24]吴征镒著. 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第22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84.
  [25]徐国钧.中国药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584.
  [2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8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7-360.
  [27]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1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48-352.
  [28]孙启时,路金才,张炜,等.中药白茅根原植物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4):270-272,310.
  [29]清·刘善述.草木便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1-62.
  [30]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86.
  [31]盧赣鹏.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7
  [32]冉先德.中华药海(精华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1111-1115.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75-376.
  [34]张贵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944-9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6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