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对相关金融人才的需求在逐渐加大,特别是一些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因此需要对我国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分析了现代金融及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介绍了金融人才的内涵和素质,探讨了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对策,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推动我国金融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现代金融;人才培养;高校金融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4-012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2        文獻标志码:A
   在当今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业发展速度都相对较快,所以对于我国金融行业而言,想要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活动,需要引进相关的金融人才,这要求高校在开展金融培训时能够转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过程,创新方法,从而为金融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专业金融人才,更好地满足金融业的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而且还能够对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提升金融业的专业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1]。
  1  金融人才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变得极为迅速,市场资源配置正在不断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的金融创新活动也在不断开展,我国的金融业已正式和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了有效接轨,使金融行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稳定,因此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人才支持。对于我国的金融业市场而言,其所需要的人才一方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心理素质也要过硬,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金融业的实践活动,准确掌握金融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现代金融人才所具有的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相关人才既要掌握充足的金融知识,又要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金融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大力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发展符合我国金融行业的要求[2]。
  2  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由于该专业需要为我国的金融行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要确保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但是,在现阶段的金融学培训主要侧重宏观理论,忽视微观课程,而且课程设置也较为单一,无法与相关的基础课程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导致培养的金融人才缺少综合性。此外,金融学知识内容和数学学科也有较强的联系,如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融入数学知识内容,那么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时将会十分困难。总而言之,由于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进而导致其培养出的金融人才专业水平也相对较低,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
  2.2  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落后
   受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和讲述式的培训方法,而这样的培训模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与到培训活动当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充分提高自身的创造才能,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进而导致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有效适应市场多变的形势,也不符合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
  2.3  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职业能力
   相关金融行业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特别是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后,金融行业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因此,为了保证金融行业稳定发展,金融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道德观念和职业理念,避免泄露重要信息。
   然而,在当前培养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没有强调培养服务意识,导致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缺乏正确的职业理念[4]。
  3  高校开展金融改革和培养现代金融人才的对策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高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提高金融人才的素质,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对策,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3.1  正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和市场的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我国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结合金融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确保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此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5]。
  3.2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改变高校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其由原本的宏观向微观过渡,例如可以增加金融创新学等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金融学课程还要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增加英语、数学等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设置课程时,应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完善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6]。
  3.3  创新人才培养手段
   高校在改革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引进模拟法、案例法等新型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展示一些图文并茂的案例,为其创造出具体的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8]。   3.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金融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能正确地进行实践操作。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开展实践培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高校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可以创建相关的网络平台和模拟实验室,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还可以建立实训基地,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也可以举办一些金融创新比赛,由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具体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9-10]。
  3.5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我国金融行业的相关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按照金融行业的相关要求,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校还可以开展具体的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满足金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11-12]。
  3.6  提高金融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培训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可以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优秀的教师队伍,并做好对本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国外进修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了解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可知,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缺少实践,相关的培训方法较落后,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没有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导致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与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脱离,因此需要大力改革培养高校金融人才的方式。
   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事业应有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提高实践培训质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满足金融市场对人才的相关要求,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梦婕.刍议现代金融人才培养及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财富时代,2019(10):135.
  [2]张玮.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研究[J].金融经济,2018(22):112-113.
  [3]王丛.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7(14):127-128.
  [4]李之光.改革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助推金融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2017(14):187-188.
  [5]蒋团.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之我见[J].经贸实践,2016(14):19-20.
  [6]虢羴犸.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6):62-72.
  [7]王曉军.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当代经济,2016(7):116-117.
  [8]姜雨丝,陈霏霏.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9(19):246-247.
  [9]刘潇亭.高职院校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49.
  [10]陈银忠.重庆高校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2):170-171.
  [11]范祚军,唐菁菁.我国高校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金融全球化的视角[J].创新,2012,6(4):    98-102,128.
  [12]郑小萍.构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6(9):86-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