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己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城乡之间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比较滞后。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化与升级,切实做到文化建设渗透基层组织,从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指由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向公民生产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综合。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明了建设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批准建立了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引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2017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责权和义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保证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但在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应根据区域经济,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农民实际需求等具体情况,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    长沙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成效
  近几年,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较大改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文化站”“图书馆”“农家书屋”“休闲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建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了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2014年被文化部确定为10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之一。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长沙市制定了《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对乡镇和村两级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面积、功能布局、公共服务、队伍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各乡镇文化站单独设置站舍面积500m2以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2000m2以上,演出、阅览、培训、展览、体育健身五类设备齐全等。截至2015年长沙市127个乡镇共建有标准化乡镇文化站86个,1242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90个。2018年长沙市“十个一”基本标准拟建设100个示范性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公益文化活动,例如看电影、文艺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等文娱活动及科普活动定期开展。但是据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农民参与率最高的休闲活动是打麻将,其他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率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呈碎片化局面,存在主体不完善、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资金不足、内容不丰富、农民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运行机制不畅、供给无效、区域供给不平衡等问题,难以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    长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2.1    供给主体定位失准,多元合作不紧密
  目前长沙市望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己经基本形成政府、企业、社会文化组织以及个人多元主体。但是主体仍然存在不均衡问题,政府依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力,达到了76.8%,而其他主体的供给占比均在8%以下。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动性不够,大部分没有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多以宣传企业形象和盈利为主要目的,导致其作为供给主体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对农民吸引力不大。其他社会文化组织主要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商业形式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导致农民的参与度不高。而个人因为素养与经济能力限制,即使组织活动,也是受众面非常小的一些公益活动,感兴趣的农民不多。
  另外,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不紧密,通过走访了解,长沙市望城区目前乡镇公共文化设施90%是由政府独资供给,每年组织公益文化活动和公益文化节目展演绝大部分也由政府牵头。偶尔也有企业、社会文化组织及农民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但也只是协助政府进行供给。其他社会文化组织和农民个人在进行文化供给的时候,多以自身立场为出发点进行,社会组织以盈利为目,例如商业汇演,农民以个人娱乐为目的,例如广场舞等,各主体之间合作欠缺,政府 “管得过多”,存在“越位”现象;企业多数功利性较强,合作供给时目的明确;其他社会组织供给则相对分散,而且其供给主观性及随意性较强,同其他主体联系不密切。
  2.2    供需沟通不畅,供需不匹配
  文化供给是否符合农民需求是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关键所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主要由基础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两部分组成。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望城区在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供给方面匹配度较高,农民需要的文化设施,如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健身设施等建设得较好,配备齐全;但是文化活动和相关技能培训的供需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错位现象,比如技能培训供给需求比分别为4.5%和20.5%,差距较大。同时,在供需调查中还发现,农民向政府表达文化需求的意愿并不强烈,政府调研农民文化需求的方法存在不科學、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致使政府与农民的沟通存在障碍,农民表达不足导致政府无法正确获得农民的真实需求,需求表达的缺失导致供需错位。
  2.3    供给效果不稳定,满意度不高
  调查发现长沙市望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与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都已建成,形成了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网络。但是因为公共文化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基本由组织者决定,导致活动与农民需求的匹配度时高时低;农民参与率时高时低,还有各供给主体组织活动的水平时高时低;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评价时好时坏。供给效果的不稳定降低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成效,致使农民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降低。因此,虽然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及服务日益增多,但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却一直不高。   2.4    多元资金投入不足,主动性不够
  目前长沙市望城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和服务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政府,少量来自社会捐赠或个人集资等方式,企业、社会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投入不足。受行政观念惯性等原因影响,农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及主要文化活动的举办一般由政府财政支出,企业、社会文化组织等文化主体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不够,使得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缺乏多元化。而政府投入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的经费与资源毕竟有限,影响活动开展的成效。
  3    长沙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对策
  3.1    供给主体多元化
  目前,长沙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已逐步发展为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主要还是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参与的比例非常低,应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通过“项目招标”“政府购买”“政企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才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配置能力、资金投入能力以及供给服务能力。构建政府、社会组织、民间、个人四位一体供给模式,根据供给内容合理选择供给主体与方式,例如对于文化站、图书馆、乡村文化活动室等公益性基础文化设施由政府供给;对于电影院、具有商业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场所等,可以利用市场经济的作用由企业独立供给或政府购买或补贴的形式供给;对于一些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团体组织等可以由民间自发组织,政府资助;对于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场馆,如个人艺术作品展览馆、个人收集的某一主题的艺术作品展,可以由具有资金能力的个人供给,或企业、政府资助形式多元合作供给。
  3.2    供给个性化、特色化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除了提供标准化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沉淀而成,反映了基层群众意识深层的价值取向及这种价值取向下的行为模式,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政府可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扶持,鼓励其形成地方文化特色,每年可提供一定的补助金或特别扶持金,资助民间艺人培养继承人。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能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更能使曾被历史尘封的传统艺术焕发生机,回应时代的号召。例如,长沙市望城区是雷锋故居、陶艺之乡、戏曲之乡、诗词之乡、书画之乡、剪纸之乡,可以结合其传统文化特色,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保证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的个性化和特色化,从而提高农民的参与率,还可以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3.3    供给机制高效化
  运行机制是供给模式高效运转的关键,完善运行机制,可以增强文化供给的科学性,提高模式的整体运行效率。一是要完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专业化、标准化、民主化,坚持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相统一,坚持专家指导和民间路线相结合;二是完善资金筹集机制,提高社会筹资能力,加强社会资本的引入,创新筹资方式,激发社会力量的籌资能力,建设筹资平台提高筹资效率;三是完善需求反馈机制,实现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创新沟通服务方式,搭建公众微信号等沟通平台,拓宽相应的农民表达渠道,畅通农民文化表达过程,实现双向需求动态反馈;四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供给过程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农村文化供给的管理精细化程度和科学性;五是完善各级文化联动机制,保障优质文化资源注入农村,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品质,保障其供给过程的有效持续。
  3.4    供给人才专业化
  有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管理设施,策划、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才能物尽其用,调动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保障农民的公共文化活动定期、有效开展。因此每个乡镇文化站至少应配备文化专干2人以上,配备公共文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人员1~2名。另外,要定期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建立一支爱文化、懂文化、会管理、能组织的基层文化专干队伍,保证公益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与时俱进,增强公共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可以组织一批热爱文艺活动的文化志愿者加入基层文化队伍,深入民间了解农民需求,策划、组织农民急需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或培训,保证供给需求匹配,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益。
  4    总结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还需要建立与之对应的供给模式,保障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更好地发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个性化、特色化;供给机制高效化;供给人才专业化的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1] 长沙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EB/OL].人民网,[2014-12-19].http://hn.people.com.cn/n/2014/1219/c195194-23273965.html.
  [2] 田芳.构建长沙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EB/OL].长沙晚报,[2015-4-26]. http://hn.rednet.cn/c/2015/04/26/3662029.htm.
  [3] 寇曦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模式—以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案例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2(10).
  [4] 毛敏.遂宁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8.
  [5] 刘晓坷,孙浩.善治视角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J].学习月刊,2012(2).
  [6] 毛敏.遂宁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8.
  [7] 刘亚磊.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8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