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孩子们远离那张“施舍”的桌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贾艳秀

  【摘要】成人,请停住那些高高在上的施舍者的说辞和教育仪式,从僵硬的俯视感中“脱身而出”,不让孩子们有被施舍的感觉。我们需要经常抬起头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与孩子的距离,看看与孩子之间那张决定“施舍”的桌子究竟有多远。教师或学校应该在孩子们接受资助的方式上下功夫,应该在“无形、无痕”上下功夫。一切都应该以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为前提,以激发孩子们更加勤奋学习的动力为落脚点。
  【关键词】远离施舍  自尊自爱  无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88-02
  一个刚刚升入转入新学校的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当我走过那个‘资助学生名单’的消息公示栏,我的脊背都禁不住要冒汗,那里面有我的名字,我永远忘不了一个同学对我的‘讨伐’:就是她,让别人救济还买那么贵的裙子……”另一个学生写到:“如果有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接受施舍,那种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名’的感觉真不好。”还有一个学生写到:“难道被资助的人永远都不能穿一些好一点的衣服吗?”
  的确,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被资助被施舍者”的名单上,更不愿意自己的“吃穿住行”被打上“被施舍”的烙印。每一个人,哪怕是草芥般卑微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与尊严,也有所谓的“面子”和“里子”;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也有一个禁区”,你“碰到了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毁灭了他”。或许,当孩子们知道自己将要“被施舍”时,而且是那种“大白于天下”的施舍,潜意识里就会推开与成人之间那张决定“施舍”的桌子;或者,尽管当时没有能力推开,却从此在心底留下雾霾、阴影或者雨水,“而且成为一种新的‘伤疤’粘连在心上。”[1]
  一些学校或者一些高高在上的“施舍者”,常常置孩子们的自尊心而不顾,一厢情愿地以为被施舍者应该恭敬地接受,应该感恩戴德,于是以一种看似温情的、充满“爱”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馈赠”、接受“施舍”,接受“帮助”。岂不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这种“登台亮相”的举动,已经伤害了孩子们。有多少孩子因为这样的“亮相”而从此有了不一样的心理,不一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情感。
  对于个体而言,这样的“施舍”更直接、更频繁地影响着学生、“改写”着学生——从此“他”被打上了一个烙印:不是通过自身努力,而是通过接济,通过施舍、通过别人才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事实上,孩子们在“施舍”之外,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有一个施舍者无法解读的世界;在他们被同情之外,有一个施舍者根本无法洞悉的现实:“我本来拥有这些该多好。”。
  而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种“教育漏洞”:施舍者由于缺乏尊重与倾听,缺乏在一个具体而多元的情境中理解被施舍者的情绪,缺乏那种真正的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因而不可能成为一种源头上的力量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反而成为学生心灵和自由的枷锁。个别施舍者,高高在上,常常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让被施舍者感受到的不是真诚和温暖,而是屈辱和霸道。一所学校的道德力量是否敞亮、显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对这些被资助的学生有真正的心灵和德性上的帮助。
  曾有专家指出:“德育不应该是坚硬的、棱角分明的……而应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资助学生、帮助学生也应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让其自然而然的发生,整个过程中少一些俯视感、假崇高和廉价同情,多一些平易近人、真诚理解和尊严体现。教师或学校应该在孩子们接受资助的方式上下功夫,应该在“无形、无痕、无为”上下功夫。“无形”:不张扬、不出榜、不搞排比;“无痕”: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这是施舍,而是通过努力应该得到的;“无为”:不是为了达到让学校扬名让慈善家出名的目的,就是简简单单的为学生帮忙的目的。一切都应该以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为前提,以激发孩子们更加勤奋学习的动力为落脚点。
  一所学校,不是将来自于资助的钱款直接发给贫困生,而是将之变成助学金,设置各种各样的奖项,如成绩进步奖、单科成绩最佳者、环保小卫士……于是,惊喜常常发生:一个贫困生仅仅因为主动打扫了寝室卫生就得到了“巨大”的资助,一个学困生因为体育成绩突飞猛进而有了校服免费的特殊待遇,另一个贫困生因为在校园心理剧的表演中比较成功也得到了价格不菲的奖励……这样的“资助”岂不是比公示“資助学生名单”后发放现金更高明?这样的方式岂不是比“刚硬尖锐”的施舍更温馨?
  所以,成人,请别在孩子们面前摆一张“施舍”的桌子——让孩子们远离赤裸裸的俯视感、同情感和怜悯感;让孩子们拥有真正的尊重、安全感和成功感。帮助的真正要义在于:从孩子真正的内心需要出发,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使助力自然而然地发生,并参与了孩子们咔嚓作响的生命拔节。
  参考文献:
  [1]陈春花.远离“狭隘”,就有可能走向公平[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