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常小霞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完善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和思想文化情感的重要途径。当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28-02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素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艺术审美能力。在此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逐渐形成个人的美好情操。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情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也是情感教育的原则和初衷。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内容,将教师的讲解、语言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人文性,情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情感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共鸣,还要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才能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对汉语兴趣的培养,很少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应试教育迫使教师运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教育方法来教育汉语,这不仅不能使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还会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逐渐变得麻木和迟钝。
  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1.新课改的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语文语言和语文文化的具体研究,这与情感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文化情感)不谋而合,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学会语文交流并可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道理情操,进而提升语文文化素养,这是初中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新课改的主体要求。
  2.有助于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要在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养成探索、分析、总结问题和经验的能力,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我探究完成能力的提升过程,也可相应的培养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情感教育作为学生自我探究过程的主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引导学生情感的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而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正是以教师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培养学生总结语文要素的内在关联、探索语文科学的能力,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以引领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多元化、正向性发展。
  三、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和学生做朋友
  语文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其真实的内心需求,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呵护,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和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予以充分的尊重,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以朋友的身份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2.多赞美学生
  赞美即意味着赏识,所以教师必须在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积极渗透赏识教育,积极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支持,从而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而且,为了增强赏识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将赏识教育同激励教育、品德教育、发现教育和分层教育相结合,做到因材施“赞”,满足学生的虚荣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3.教學中激发情感因素
  语文教学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初中语文是祖国希望成长的营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佳作,有描写大自然山河之壮美,有体现人间真情的德育,有感悟人生的哲理……语文教师的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认识情感,懂得情感,珍爱情感……学会如何热爱祖国、拥抱他人,使语文教学成为激发学生成长情感的甘露,滋养他们茁壮成长。
  4.通过写作了解学生心理变化
  作文就是镜子,它不但能反映一个人的灵魂,而且通过写作展现个人的风采。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题材,引导学生思考情感的意义,从中感悟情感的伟大、可贵、可敬。在常规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让学生体会以情感控制文字,并结合生活经历对自身、家人、朋友的情感行为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情感意识及精神,提升自己珍视人类情感,达到“情感诚可贵”的效果。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循循善诱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需要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情感,所谓集体活动就是需要学生团结一心完成学习目标的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身处集体之中,无时无刻不感受着集体温暖(学习氛围),对培养其集体情感非常有帮助。
  6.营造情景开展情感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情感教育,就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所学习的作品的情感在思想上的交流。学生在课本上不同的文章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或是爱国爱家之情又或是胸怀抱负之感,这些情感上的体验除了能够锻炼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外,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三观的形成,从而完善学生的性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文理念。与此同时,学生与课本文章的思想上的交流深度以及广度极大地依赖于学生的个人思想的成熟度以及其所处的外界环境。一些思想成熟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文章之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与之建立起思想交流的桥梁,但对于那些思想与三观还没有成熟的学生而言,是很难感受到课本之中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以及表达的不同情感来营造不同的情景环境,来建立起学生与文本思想交流的桥梁,帮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例如学生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相关的实际场景或者事件,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直观之感。例如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让学生去想象没有风声和没有风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又比如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让学生自己去设身处地的感受以及体验,去猜测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感情。此外,教师在教学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在课堂上营造学习情境,并且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作者在文章对济南冬日风景的描述,使学生完成思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内容,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情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教师必须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做朋友,多赞美他们,同时在教学与写作中渗透情感教育因素,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余永梅.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华少年,2015(2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9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