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鹏杰 吉桔平

  摘 要:陇右文化的多样性,为地方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以陇右文化为背景,在对陇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意义认识的基础上,就基本思路进行了论述,提出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要确立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理念。
  关键词:陇右文化;地方课程资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0)12-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92
   一、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促进陇右课程开发者“地方”理念的觉醒
   科学意义上的陇右文化研究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将陇右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在近几年才兴起,并且开发出来的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没有普及到中小学,可见陇右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部分学者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走“物以稀为贵”的“特色”开发之路,陇右地方课程开发显得势单力薄,对陇右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传统课程资源的开发的挑战,但由于大量的陇右文化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遗址鲜为人知,缺少必要的关注,不少遗址、文物、建筑、名胜的教育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对陇右文化的重视,一方面能够起到继承与发展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陇右地方课程在提高人的文化品位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陇右文化的作用,能够促进陇右地域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陇右文化作为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才显得举足轻重。因此,促进地方课程开发者“地方”理念的觉醒,成为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
   (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丰富多样,开放、包容、多元化的陇右文化,尚武的文化传统,以及陇右人民的质朴性,使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内涵更加饱满。然而部分教师教学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创造力的发展。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从人的整体性、生成性的角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作为主体性的人存在的价值,促进学生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的提升,彰显陇右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学科价值。以陇右文化为载体的陇右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能够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责任,在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理念以及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陇右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域风采,培养陇右地区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精神品格。
   (三)繁荣与丰富陇右文化
   作家冯骥才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家民生,但却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这句话生动地阐明了文化的价值,不管是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还是某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它都应该具备这样的功能。陇右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整合和积淀,它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兼容并包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陇右文化作为一种极其宝贵且又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于课程将其继承与发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是陇右人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持,将它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不仅是因为看中它的教育价值,我们更能够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文化重心逐渐东移,陇右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走向趋同,这又强化了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通过对陇右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陇右文化的觉醒,使陇右人明白陇右文化的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空间,获得新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和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机会,并能理解其他的民族文化,提升陇右人的文化批判和反思能力,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使陇右文化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推陈出新,焕发生机。
   二、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一)确立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1.体现促进陇右学生发展的取向
   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促进人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工具价值”,学生失去了应该有的天真与快乐,就当前教育而言,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学目标向“三维”目标过渡,又在努力实现核心素养。近年来,“撤点并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育结构,但是一些影响也接踵而来,尽管学校尽可能地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但寄宿制、封闭式管理让学生过早地离开了父母,失去了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本来在家里、村社活动或放学路上学到的东西,却不得不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实现。地方课程开发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在确定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上要突出陇右人的地位,以陇右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应看到由于历史积淀、历史文化的影响,陇右人形成了豪放、耿直、豁达的精神面貌,能歌善舞而心灵手巧,鲁莽冲动却又讲义气,忠厚老实而趋于保守等,如此多的性格特征突出了陇右人的地域性,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尊重陇右人的精神特性,促进陇右人与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更加独立与自信。
   2.体现陇右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取向
   一方面,课程“回归”地方,增强了课程的地域适应性,地方课程也具备了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在就业政策上鼓励各类人才回生源地参加地方经济建设,这内在的要求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上着眼于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和价值观,使其掌握必备的生活本领与生产技能,成才后能够积极投身于陇右地方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以文化为载体的课程促进了地方文化的整合与发展。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把适合学生心理发展,个体需要能进入课堂的文化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陇右文化的视野更加广泛,并且课程内在地将文化系统化,以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实践来实现文化的再构,这样,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能够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陇右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陇右文化的广泛传播。    (二)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陇右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经济发展较慢,教育理念、方式也相对落后,再加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信息闭塞,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努力实现新课改号召的前提下应该走务实之路,不能追求为了特色而特色,也不能只“拿来主义”而没有创新,真正地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就是我们陇右课程的特色。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考察、多调研、多总结、多反思,从“具体个人”的角度出发,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了解陇右文化,能够认识到陇右文化的内在价值及其历史成就,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自豪感,更加自信、自尊。同时,使学生通过对陇右文化与现实处境的对比、反思,增强学生发扬陇右优秀文化的危机意识,认识到文化的消极因素,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能力。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独立的发展,体现陇右地方课程的社会价值。
   2.关注教师成长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比作“园丁”“蜡烛”,这种比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教师开始自我反省,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观无疑是强调了教师的“工具价值”,同时也将学生置于了被任意“修剪”“设计”的境地,这对于教师来说已然成为心理负担。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正视教师的个体价值,使在陇右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
   体现在课程设计上,应该让教师也参与到陇右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来,作为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同时给予教师这样的权利,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普通教师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过渡,能够形成自主开发地方课程的能力,不断地成长。
   3.关注优秀文化传承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基础品性,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离开课程,文化便如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课程来源于文化又重新建构文化。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理念理应传承和发扬陇右优秀文化。
   如对陇右文学的传承,包括秦汉魏晋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的陇右文学等;对陇右旅游文化的发扬,包括古遗址与碑刻文化、风景名胜与建筑文化等;对陇右石窟文化的发扬,包括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庆阳的北石窟寺等;对陇右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包括陇右民间美术、民间音乐、舞蹈等。这些文化现象是隴右地域独有的课程资源,陇右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考虑课程文化的处境,课程设计也应突出对陇右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样,以人文精神为特征的陇右课程才能给陇右人提供一个重新思考和审视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的机会,建立起陇右课程的文化性格。
  参考文献:
  [1]李东.我国课程编制的文化性缺失——一种社会学视角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14).
  [2]王艳,吴洪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编制的文化性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6).
  [3]刘启迪.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建设的思考——基于中国文化整体关联的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
  [4]裴娣娜.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5]吕映.语文课程的文化研究:内涵价值与走向[J].小学教学研究,2007(8).
  [责任编辑 薛晓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724.htm